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部門的多次改革工作,各個教育結構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大學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站,學校需要重視培育學生的思想品德,促使學生可以成長為一個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而大學想要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就需要積極開展實效性的教育工作。當前大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依舊存在部分不足之處,教師需要根據這些因素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以及完善,從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圍繞提高大學思想品德教育實效性展開研究,以期為廣大的教師提供部分教學意見。
關鍵詞:大學;思想品德;教育;實效性
大學生作為青年學生中的優(yōu)秀群體,其也是我國的未來希望以及支柱。而思想品德作為精神文化產物之一,大學教師的主要教學重點就是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從而推動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建站。因此,大學在積極推動學生掌握更多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時候,需要顯著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最終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書育人。并且,顯著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實效性,是各個大學展開實際工作的重點內容。而大學進行實效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以及判斷。
一、將學生作為重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大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重要性,通過發(fā)揮學生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顯著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精神[1]。大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生產力,并將其結合到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中。因此,大學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的實際需求作為首要內容,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情況,促使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要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角度出發(fā),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立足于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訣思想問題與解訣實際問題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思考和實踐接受先進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使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增強實效性。從而從實際上達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任務。
二、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以及理念
大學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如何讓學生在校期間通過教師的培育,形成良好的思想真的素養(yǎng),需要諸多的大學思想政治教師對其進行研究[2]。隨著我國網絡信息的迅速發(fā)展,大學內的思想政治教師也需充分發(fā)揮網紅文化內容,從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師具有良好的辨別能力,通過分析諸多網絡紅人發(fā)展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宣傳,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解讀網絡紅人所具有的正能量。并且,教師還需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激勵引導,可以充分借鑒網絡紅人經濟發(fā)展的運作模式以及相關經驗,并通過諸多的網絡教學平臺,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創(chuàng)業(yè)。此外,大學政治教師還需充分利用學校內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以及教學平臺等,通過積極開辦相關的專題欄目以及相關活動的,最終對學生的思想認知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及教育[3]。
三、創(chuàng)新并擴展思想政治教學模式
我國大學內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常是教師在規(guī)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并完成教育工作。但是,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學內的思想政治教師可以突破傳統(tǒng)時間以及空間的教學束縛,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引導工作時,還可以結合網紅文化信息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過引用正能量的網紅進行榜樣教育,可以對學生展開線上線下的全面思想引導工作?;ヂ?lián)網上傳播的短視頻等是網紅主要的發(fā)展平臺。大學內的思想政治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因素,積極創(chuàng)造出校園內的網絡紅人,并對學生展開全新的思政教育工作,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除此之外,大學思政教師還可以使用QQ、微信等客戶端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有助于思政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另外,大學思政教師展開線下思政引導教育工作時,還可以通過結合紅色文化內容實習基地等,培育學生踏實認干、積極進取的優(yōu)良作風,并讓學生正確看待不良的網絡紅人現(xiàn)象。
四、展開網絡監(jiān)督管理、加強網絡文化建設
由于當前網絡監(jiān)督管理技術還不夠完善,網絡空間內存在的約束比較小,致使諸多的不良信息存在于網絡世界中,最終對大學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4]。因此大學內的私人教師需要積極展開網絡監(jiān)督管理工作。學校通過加大網絡監(jiān)管力度,教師也需提升學生的辨別能力,降低不良信息對學生思想認知產生的影響。并且,大學思政教師也需充分認識到網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利用網絡文化展開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大學思政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通過在網絡文化中積極傳播正能量、我黨的方針以及策略,可以讓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并弘揚傳承中華民族特有的社會使命感,最終成為當代具有較高抱負、有理想、有作為的良好青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實效性的重要性,通過積極展開實效性的工作,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水準,促使學生成長為誠實守信、廉潔修身、遵紀守法的高素質人才。此外,大學通過開展實效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還能提升學校內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以及約束能力等,最終實現(xiàn)執(zhí)行統(tǒng)一的目地。此外,大學內的思想政治教師想要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就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通過積極的探索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策略,從而對學生的思想認知進行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可以良好就踐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降低網紅文化對學生思想政治認知產生了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朱嘉偉.論提升大學兼職思想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現(xiàn)實路徑[J].高教學刊,2019(25):174-175+179.
[2]布超,邢姝.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長效機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Z1):137-140.
[3]王祝華.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與大學德育方法選擇[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05):85-88.
[4]陳善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強化路徑和評價體系[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8):169-170+172.
作者簡介:
郭宇(1991.8-),女,漢族,湖南長沙,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