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艷君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具體發(fā)病與激素水平有關,子宮內膜組織生長至子宮腔外,對盆腔臟器造成浸潤,多發(fā)于育齡期女性。有關臨床報道[1,2]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率高達10%~15%,此病病程較長,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狀況,且會影響患者生育能力,給患者造成巨大壓力,需及時進行有效治療。目前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來曲唑應用廣泛,能夠抑制機體雌激素合成,促進卵泡發(fā)育生長,但單藥治療作用機制單一,療效欠佳[3,4]。因此臨床重視聯(lián)合給藥方案探究,其中地屈孕酮應用廣泛,能夠預防子宮內膜增生,但聯(lián)合給藥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值得進一步探究。本文探究了地屈孕酮與來曲唑聯(lián)合應用方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治療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診治的9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6例。對照組中,年齡22~50歲,平均年齡(36.43±4.92)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13±1.32)年。試驗組年齡23~51歲,平均年齡(36.76±4.77)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4.55±1.5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來曲唑(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冊證號H20140149,2.5 mg/片)治療,叮囑患者在月經(jīng)結束后2 d服藥,1次/d,1片/次,持續(xù)給藥5個月,月經(jīng)期間停藥。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荷蘭Abbott Biologicals B.V.,注冊證號H20170221,10 mg/片)治療,2次/d,1片/次。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必須嚴格遵醫(yī)囑服藥,禁忌性生活,飲食清淡,增加營養(yǎng)物質攝入,并配合適當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判定標準[5]:顯效:治療后患者下腹疼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紊亂等癥狀明顯改善,彩照檢查結果顯示盆腔包塊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改善,彩超顯示盆腔包塊縮小;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對比兩組患者雌激素、VEGF、CA125水平,雌激素包括: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激素(LH)、E2,FSH、LH、E2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VEGF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CA125應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試劑盒由齊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雌激素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SH、LH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2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VEGF、CA125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EGF、CA125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EGF、CA125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雌激素水平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雌激素水平對比 ()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表3 兩組患者VEGF、CA125水平對比 ()
表3 兩組患者VEGF、CA125水平對比 ()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影響育齡期女性生育功能,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壓力,目前此疾病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確定,大部分學者認為與子宮內膜存在侵襲性有關,并受患者機體內激素水平影響,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式,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藥物方案選擇尚無統(tǒng)一標準,值得進一步探究[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2、VEGF、CA125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分析如下:來曲唑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應用廣泛[7,8],其為芳香化酶抑制劑,能夠對雌激素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促使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從而使得機體內源性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更利于促進卵泡發(fā)育,同時藥物還能夠對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過程起到抑制作用,增加了卵泡中轉化生長因子-1的分泌量,且與其他內分泌因子協(xié)調發(fā)展,更好地促進卵泡發(fā)育,促進排卵,但是單藥治療作用機制單一,且患者病程較長,單藥治療效果不理想。而地屈孕酮是口服孕激素[9],促使子宮內膜進入完全分泌相,預防由于雌激素水平導致的子宮內膜增生情況,并具有癌變預防功效,同時藥物對脂質代謝影響較小,聯(lián)合給藥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強化治療效果,并改善患者激素水平[10]。此外本次研究還指出,患者治療后VEGF和CA125明顯降低,前者為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子宮內膜血管增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后者是高分子糖蛋白,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過程中敏感性較高,試驗組上述指標變化更為明顯,提示聯(lián)合給藥更利于改善患者機體血清指標水平,利于促進疾病恢復。
綜合上述,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治療中,地屈孕酮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效果顯著,并改善患者血清雌激素、VEGF、CA125水平,利于病情恢復,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