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敏其其格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高中歷史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夠達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高中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這時期的歷史教學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和歷史觀,從而獲得全面發(fā)展,成為新時代的人才。本文將從高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如何轉(zhuǎn)變高中歷史教學理念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
高中歷史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全局的掌控能力以及利用歷史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應當注重對學生應試技巧的訓練,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擴展他們的眼界,讓他們能夠用開闊的思維進行思考。但是由于高考壓力巨大,當今歷史課堂中更重視要求學生背誦歷史知識點,對歷史教學展開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一、高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不夠深刻
學習歷史事件需要學生進行思考之后總結(jié)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沉淀為自己腦中的知識。但是由于他們即將面臨高考,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學習很多科目的知識,使得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與沉淀,導致他們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不夠深刻,只是淺顯地了解事件的意義或者是背誦教材中的知識點。這就導致學生在歷史考試中可能會在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點上拿到分數(shù),但是如果遇到較高難度的思考題,他們便會感覺無從下手。這不論是對學生綜合成績的提升還是全面素養(yǎng)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教師應當針對這一現(xiàn)狀改變教學觀念。
(二)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較差
由于高中歷史教師的歷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機械地跟隨教師學習而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jié),使得他們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地位。這對心智較為成熟、已經(jīng)具有自己獨立意識的高中學生來說,是與他們的天性相違背的,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下降。如果有的學生記憶能力較差,并且沒有在學習中利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那么他們很快就會忘記學習過的知識。在這種不良循環(huán)下學生的歷史成績自然無法提升。
二、轉(zhuǎn)變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方法
(一)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地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就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與個體差異。這樣才能夠鍛煉學生思考歷史事件具體意義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讓他們在面對歷史問題時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中,涉及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這一內(nèi)容。這一歷史事件代表著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歷史發(fā)展的一大進步,因此在高中歷史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但是學生在學習時,由于對英國的國家特點不夠了解,他們在學習時只是機械地背誦。例如在問到他們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意義時,他們可能會很流利地背誦出來。但是如果讓他們稍加思考,例如詢問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什么影響時,他們便不能自信地說出答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不應當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進行記憶,而是應當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在課堂中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jié),提出問題,與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二)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為學生布置習題進行練習,或者是要求他們記憶知識點,在課堂上進行抽查。這種方式會引起高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師應當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讓“題海戰(zhàn)術”成為次要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讓他們制作思維導圖,串聯(lián)每一個時代的歷史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歷史內(nèi)容的印象,還可以讓他們以用較為嚴謹?shù)倪壿嬎季S思考歷史問題。
例如在學習過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繪制中國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歷史發(fā)展重大事件的思維導圖,尋找這些事件當中的密切關系,了解中國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都經(jīng)歷了哪些輝煌與挫折。這樣可以讓學生以全局觀念看待歷史問題,而不是零散地記憶知識點。
(三)加強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
歷史規(guī)律和人物的處世智慧包含在了歷史成長衰亡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可以利用前人的經(jīng)驗,為自己提供實踐指導,總結(jié)為人處世的道理,明白人情世故,這就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學習歷史的重要目的。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中“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這一課時,學生就要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中國的大國風范,并且以國家為榜樣,成為一個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主義新青年。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他們“以史為鑒”,以更加清醒的頭腦對待歷史問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參考文獻
[1]黃世堂.高中學生歷史科自主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孫詩涵.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研究[D].渤海大學,2017.
[3]卜銀玲.探究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