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摘要:高職英語課程的全院性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高職英語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肩負起立德樹人的職責。本文從分析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幾點課程思政實施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的內(nèi)涵就是教書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立德樹人。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核心途徑,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進整個教育教學中,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方面的提高,因此,各類課程要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
1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英語是面向全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公共課,是一個很好的全面育人平臺,承載著立德樹人的使命,教師在教授學生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任務,指導學生客觀地看待中西文化的沖突,培養(yǎng)學生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對于剛剛步入大學校園,處在人生成長關鍵期的學生,把課程思政融入到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正確分辨西方意識形態(tài),學習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
2高職英語教學中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
2.1部分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薄弱
教育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正所謂“欲育人先自育,欲言教先自教”。但是,有些教師則認為,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思政課的任務,是輔導員的職責,自己應該更重視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關注高職英語的工具性的同時,忽略了其人文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文精神,只是單一地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沒有挖掘教學內(nèi)容中的德育教育,不能將思政教學和英語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
2.2英語教材缺乏中國文化元素
高職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能有效地使用英語。隨著國際化的深入,學生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同時,也應該肩負起傳播中國傳統(tǒng)的使命,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教師教授知識離不開教材,但是,英語教材往往重在介紹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缺少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元素,從而導致中國文化輸入不足。學生在學習此類教材的過程中,往往會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缺少民族自豪感。在和外國朋友交流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語來介紹中國文化。
3高職英語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施方法
3.1高職院校要明確課程思政的要求
高職院校要與時俱進,進行行之有效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改革。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明確課程思政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如培養(yǎng)具有良好人文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有效傳播中國文化的高素質(zhì)人才。如何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3.2提高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
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教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課程思政的重要講話,讓教師學習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經(jīng)常開展德育經(jīng)驗交流會,讓教師相互學習課堂思政的心得體會。加強師資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完善課程思政的考核制度。
教師個人也應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養(yǎng),學習中國優(yōu)秀文化,在傳授西方文化時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教師應該多積累有關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為學生打下傳播中國文化能力的堅實基礎。
3.3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思政內(nèi)容
教師在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要不斷發(fā)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能夠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包括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思政要求。
以《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2中的一篇閱讀文章“Thank you, Volunteers!”為例,講述了在感恩節(jié)當天各行各業(yè)如何對他們的志愿者提供的服務表示感謝的方式?!案卸鳌本褪沁@篇文章的德育元素,教師可以圍繞這一點設計一系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開展德育教育。課前,讓學生分組,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感恩節(jié)的起源、活動,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在學習、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同學老師表示感謝,可以是制作感恩卡片,寫一段感謝的話語,或是給對方一個擁抱等。讓學生明白,懂得感恩,就是不要把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當作理所應當;懂得感恩,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做到心中有愛。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更有責任感、更有擔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有效地發(fā)展課堂思政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高素質(zhì)人才。
4小結(jié)
“課程思政”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一個必然趨勢。高職英語課程思政也是高職英語課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高職英語課程的全院性決定了其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和重要作用。高職英語教學在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應肩負起立德樹人的職責,為國家培養(yǎng)出有責任、敢擔當、愛國的有為青年。
參考文獻
[1]張微.基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思考[J].才智,2019(14):49.
[2]杜剛躍,孫瑞娟.高校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4):122-126.
[3]張華.思政教育體系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4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