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蘭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教學;開展
在近些年的國內(nèi)教學改革當中,不僅生成了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還形成了許多全新教學模式,極大提高了教學活力,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深度學習是現(xiàn)階段教育領域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學不同,不贊同完全由教師展開知識傳授,轉(zhuǎn)而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則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側(cè)面引導,帶領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探索和學習。教師在將深度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時,需要認識到深度學習不可以完全圍繞課本知識學習進行,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即能夠以知識學習為基礎,逐步形成相應的實踐方法,便于強化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開展,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進行探索學習,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問題應當進行準確指導,避免學生出現(xiàn)學習卡殼的狀況,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較為流暢有序,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提出引導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雖然深度學習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有著相當大的重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實踐,但如果一開始便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會由于自身經(jīng)驗不足出現(xiàn)盲目無措的狀況,不知道如何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學習時,需要做好深度學習的前期導入,帶領學生正確認識深度學習,并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學習狀態(tài)。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雖然整體較為簡單,但畢竟屬于全新的課文內(nèi)容,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陌生感,不知道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問題用來鋪墊,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語文探索心理。如:在閱讀課文以后,了解課文講述了哪些內(nèi)容,又是圍繞怎樣的方法進行講述的?作者通過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些問題都是引導類型的問題,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很容易進入語文閱讀學習狀態(tài),并認真地展開閱讀學習。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性,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不可以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該對學生進行側(cè)面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解決這些問題,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搭建知識橋梁,發(fā)現(xiàn)語文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同課文雖然都有自身的閱讀特色,但不少課文也包含著一定的聯(lián)系性,尤其是同一單元的課文,往往都是具有相同的課文主題。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深度學習時,便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展開教學,為學生搭建良好的語文學習橋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語文課文都是故事性質(zhì)的課文,這些課文在講述趣味故事的基礎上,滲透了一定的生活道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這些課文進行歸類總結(jié),選擇其中的一篇代表性文章展開學習講解,并要求學生采用相同的方法學習其他課文。這樣做的本質(zhì)目的在于培育學生的課文學習方法,學生在掌握一篇課文的學習方法以后,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其他文章進行探究學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印象,還可以幫助學生生成深度學習認知,逐步了解語文課文的學習與解析思路,提高語文學習質(zhì)量。
為了保證深度學習的科學準確性,整個學習探究過程需要由學生完成,教師不可以過多干涉。如果學生容易出現(xiàn)較多學習問題,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接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語文課文探究學習,進而通過小組解決學生個人的問題,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
三、歸納學習技巧,培育學生學習思路
深度學習的本質(zhì)在于學而不在教,教師的教學在深度學習課堂中僅僅能夠發(fā)揮側(cè)面引導的作用,并不會完全覆蓋學生的學習流程。在學生的深度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都能通過自身努力解決一定的學習問題,并且會隨之形成一定的學習技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這些學習技巧進行歸納總結(jié),用來培育學生的學習思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比如,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一些學生提倡第一次先進行淺讀,第二次對課文進行深讀,第三次則需要帶領問題進行閱讀,這本身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技巧。教師可以對這一技巧進行歸納總結(jié),提倡其他學生學習這樣的閱讀方式,合理運用到以后的文章閱讀當中。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自身的一些語文閱讀學習經(jīng)驗給學生講解,并與學生交流討論合適的語文學習方法,一旦學生提出了良好的建議,教師需要認可,與學生積極嘗試這些實踐方法的可行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并不是課堂上的主導者,需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培育學生的多樣化學習思路。
四、鼓勵學習交流,培育學生深度學習思想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較為簡單,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初步掌握這些文章包含的知識內(nèi)容,并且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感悟。但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能夠由學生自主學習,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難度較大或者不容易理解的課文內(nèi)容,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因此,教師還有必要在學生自主學習以后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還能夠分別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改善,為學生明確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方向,推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成長。同時,教師還應當培育學生的深度學習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深層次的學習探索,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在培育學生深度學習思想的時候,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提出一些趣味性的問題,使學生對語文課文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的語文課文學習變得有效合理。只有持續(xù)培育學生的深度學習思想,才能夠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習觀念,穩(wěn)步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認知,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實踐素養(yǎng)。
五、學習拓展,結(jié)合課外文章展開深度學習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僅僅是范例,要想真正實現(xiàn)深度學習效果,教師還需要進行學習拓展,結(jié)合課外文章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在通過自身努力學習完一些課文以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并且會跟隨教師的引導展開探索學習,相應的語文實踐能力已經(jīng)得到提升。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篩選一些與課文主題類似的課外文章,并要求學生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方法學習這些全新的課外文章,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技巧與實踐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認識。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展開積極的課外學習拓展,積極搜索一些課外文章,將課堂上掌握的課文解析與學習方法應用到這些文章的解讀上,形成良好的文章閱讀學習習慣。學生如果在課外文章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還可以與教師討論,獲得相應的學習指導,從而更好地開展深度學習。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本身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迎合了當前國內(nèi)教育改革需求,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了更加明確的實踐方向,要求教師不可以簡單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應當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思想與方法。在將深度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時,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帶動學生展開深層次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并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合理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學習問題,深層次培育學生的深度學習認知,最終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