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聰聰
摘 要:《天才槍手》(Bad Genius)是根據(jù)2014年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由GDH559影視公司出品,納塔吾·彭皮里亞執(zhí)導的一部影視作品。該片講述了出身平凡的天才高中生小琳從剛開始利用跨國時差幫助富二代作弊牟取暴利到最后改過自新去自首并下定決心做一名教師的過程。筆者將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從人格結構的角度對《天才槍手》中女主人公小琳的本我人格、自我人格、超我人格進行深度分析。
關鍵詞:《天才槍手》;小琳;人格結構
本影片講述的是出生平凡的天才少女小琳在憑借自己的才能與智慧進入貴族學校后,結識了兩位同學葛瑞絲與阿派,他們都是家境優(yōu)越但是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富二代,當小琳發(fā)現(xiàn)幫同學作弊,對自己不會有什么損失,而且還可以賺到不少收入,她慢慢的從開始的懂事聽話到后來的通過幫助同學作弊牟取錢財,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考場作弊生涯。
同時,影片中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記憶力很好的班克,他發(fā)現(xiàn)了小琳和富二代所做的交易,剛開始他很厭煩這種行為,覺得這是違背道德的事情,他認為自己是絕對不會做的。影片最后小琳接下最后一單在國際考場上利用時差為富家子弟作弊的天價委托,小琳覺得自己勢單力薄,就想起了記憶力超強的班克,小琳利用巨大的籌碼作為誘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班克最后妥協(xié)了,決定和小琳一起去完成這次交易。
在澳洲考試中,班克因為心理素質不好,在廁所使用手機被發(fā)現(xiàn),結果班克被取消考試成績,同時終生不得參加STIC考試,這件事情的發(fā)生讓小琳既擔心又后悔,是自己讓班克失去新加坡獎學金的機會,又是自己讓班克因為STIC考試作弊而無法出國留學,拼盡全力完成這次交易的小琳沒有拿自己的酬勞。經過這次事情,小琳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想要去做一名教師。然而對于一開始一直反感這種行為的班克在STIC考試后立刻拿走了自己的報酬,還用這件事情威脅小琳和他一起繼續(xù)這些交易,小琳拒絕了,她親自去自首,完成自己的救贖。
一、小琳的本我人格分析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處于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人格結構的原始基礎,包括一切的激情、不道德的欲望、行為和被壓抑的罪惡等。遵循快樂原則,它是無意識的,追求本能沖動和滿足被壓抑的欲望,不受理智及道德的約束[1]。
入學之初格蕾絲幫助小琳弄頭發(fā),因為這個溫暖的小舉動感動了一向高冷的小琳,兩人也因此成為了好閨蜜。后來,格蕾絲想加入戲劇社,而加入的條件是考試成績達到一定分數(shù),對于學習方面不是很擅長的格蕾絲很難達到這個要求,但對于小琳來說就是輕而易舉,于是為了幫助閨蜜,小琳幫助閨蜜考試時作弊,使她獲得了一個很好的成績,也因此開啟了作弊生涯,這一切都為之后埋下了禍根。
當小琳意識到幫別人作弊并不會影響到自己,而且還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從那以后,格蕾絲覺得這樣做對自己來說幫助太大了,她和派特、小琳三個達成協(xié)議,小琳負責幫助他們作弊,他們會給小琳一定的酬勞,派特和格蕾絲成績“越來越好”,此時小林的本我人格已經體現(xiàn)出來。對于金錢的欲望已經忘卻了道德的底線,為了獲得酬勞,幫助富二代作弊。緊接著派特的父母準備送他們去波士頓留學,甚至是格蕾絲的費用也全包。但是出國留學必須通過STIC考試,這時格蕾絲找到小琳,想讓小琳幫助自己最后一次,而且付給小琳大量的報酬。
剛開始小琳是拒絕的,畢竟這件事情不是那么簡單,是違法的,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琳發(fā)現(xiàn)了STIC考試的最大漏洞就是全世界都是同一天考試,但是由于時區(qū)不同,有些地區(qū)的考試時間會早。于是小琳最終進行了這次交易,并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完成最后一筆交易拿到自己的天價酬勞就結束。她要賭一次,用自己的天才和勇氣,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她要在STIC考試中作弊,這樣既讓自己取得STIC考試成績,又能夠拿到資金出國留學。
此時小林的本我人格已經很大程度地展現(xiàn)出來,對于金錢的向往,對于未來生活的向往,這些欲望使得她放棄了自己的道德底線,而且開始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只是,這個計劃需要班克的參與,班克因為天價的酬勞參與了進來。他們的計劃大概就是:首先,由于時差,小琳和班克先飛到澳洲參加考試,然后小琳和班克各記一半的答案,在休息時間用事先藏在廁所的手機將答案發(fā)給在泰國的派特,派特和格蕾絲將答案轉換成條形碼和數(shù)字粘貼到2B鉛筆上,然后把2B鉛筆發(fā)給所有向他們付費的參加考試的學生,并用摩托車把他們及時地送至考場參加考試。
二、小琳的自我人格分析
“自我”在人格結構中具有雙重性?!白晕揖褪沁@樣被本我驅使,受超我所限制,遭現(xiàn)實所排斥,艱難地完成它的效益任務,使它所遭受的種種內外力量和影響之間達到調和”,“在它企圖周旋在本我和現(xiàn)實之間時,它常常不得不用它自己潛意識的文飾作用,來掩蓋本我的無意識的要求,以隱瞞本我和現(xiàn)實的沖突”。自我既要調和與現(xiàn)實的矛盾,同時又常陷入困惑中無法自拔[1]。格蕾絲是派特的女朋友,他們都出身貴族。由于格蕾絲把小琳幫助自己作弊的經過傳到了派特的圈子中,因此以派特為代表的的這些貴族學生開始不斷尋求小琳的幫助。每科每人3 000株,一年23.4萬株,這個收入對于小琳來說已經很好了。
即使是如此大的誘惑,剛開始小琳也是拒絕的,此時小琳的自我人格在調和內心的欲望的道德底線之間的矛盾,但是在得知學校要收取每個學生20萬的援助費之后,在經濟壓力下小琳動心了,想到父親作為老師辛苦工作卻收入微薄,新衣服也沒舍得買。于是,小琳開設了自己獨創(chuàng)的“鋼琴課”,開始通過敲擊鋼琴音符的手勢來表示選項答案ABCD,而且為了避免成績相同,還采取四個答案取其三的方式。小琳在進行這次交易的過程中心思縝密,操作性強,不易發(fā)現(xiàn),簡直是一個天才。通過開設自己獨特的“鋼琴課”,小琳獲得了不菲的收入,進入了學校的“上流社會”。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班克的舉報讓小琳失去了校長的信任,父親對小琳也失望至極,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件事情她失去了競爭新加坡全額獎學金的資格。小琳出國留學的夢想破滅了,此時的小琳開始反思自己,認為自己考試作弊確實不對,甚至打算拒絕小巴格蕾絲作弊STIC考試的要求。這是小林的自我人格已經很大程度展現(xiàn)出來,由于自己夢想的破滅,讓她意識到自己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不應該那樣做。但是,在她送還STIC輔導書的時候,小琳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時差進行完美作弊,這時小琳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要用自己的天才和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她要在STIC考試中作弊,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取得STIC考試成績,又能夠拿到資金出國留學。此時很明顯,小琳的自我已經壓制不住本我的欲望。
三、小琳的超我人格分析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頂層,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道德、法律的規(guī)范,形成的觀念不斷約束“本我”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的規(guī)范,遵循道德原則[3]。在STIC考試作弊中,班克心理素質不好,導致他被抓,而且被取消考試成績,終生不得參加STIC考試??粗嗫吮粚弳枙r的場面,小琳在那一刻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終于意識到了自己一直以來幫助別人作弊時不對的,之所以會發(fā)生這些事情都是自己的提議,是自己讓班克失去新加坡獎學金的機會,也是自己讓班克因為STIC考試作弊而無法出國留學,或許自己不找班克就不會有今天的事,此時的小琳想起了父親一直以來的教育,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考場可以作弊,但人生無法作弊,人生僅有這一次。在火車站的小琳抱住了以為是自己和班克一起出去玩的父親放聲痛哭。小琳意識到了自己犯了嚴重的錯誤,打算痛改前非,去做一名教師,一個曾經走錯路的天才少女回到了正途。此時她的超我人格已經顯現(xiàn)。
班克在STIC考試后就立刻拿走了自己的報酬,越陷越深的班克后來找小琳并威脅她一起再次進行作弊,作為所有事情的始作俑者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受害者。小琳在不斷地進行思想斗爭以后,最后決定親自向STIC考試機構自首了,也就是影片結尾的一幕,STIC考官詢問作弊情況。電影的結局也充分展示小琳已經實現(xiàn)了自我的救贖,完成了從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升華。
四、結語
《天才槍手》是一部一個關于青春、成長的校園犯罪劇,它以驚險刺激的畫面展現(xiàn)了主人公在作弊時的各種情況,并向我們展示了天才少女的自我成長史。考場可以作弊,但人生不能作弊。影片中的小琳和班克都是出身平凡,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在追逐自己夢想過程中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差點毀了自己的人生。人都有七情六欲,對名利的追逐,對金錢的追逐等這些,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長,有的人在逆境中頹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但是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中,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要相信我們終將到達彼岸。
本文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從人格結構角度對《天才槍手》的女主人公小琳的本我人格、自我人格、超我人格進行了分析,讓讀者了解到一個依靠自己的天才去牟取暴利的女性小琳是如何完成自我救贖和人格升華的。
參考文獻:
[1]鄧希雯.從“本我、自我、超我”理論分析人格結構[J].歲月(下半月),2012(6):6,8.
[2]劉暢.從人格結構角度分析《洛麗塔》中亨伯特的人物形象[J].戲劇之家,2018(2):188.
[3]劉暢.從人格結構角度分析《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悲情女主人公的形象[J].戲劇之家,2018(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