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
自主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活動,它為幼兒提供了寬廣的平臺,使幼兒在不斷的交往中獲得發(fā)展,對于促進幼兒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通過自主游戲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從而真正將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呢?我以常州市銀河幼兒園跟崗過程中的小班跟蹤觀察案例“米米的故事”為例,談談自主游戲中小班幼兒能力發(fā)展的一些粗淺理解。
美工區(qū)內,米米正在對一幅畫進行涂色,萱萱在桌子的那頭玩超輕黏土。在觀察她們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我和同事輕聲交流時不自覺地說了一句方言。米米抬頭看著我說:“你們說的是英語嗎?我也會說英語哦,我說給你聽??!你知道apple是什么嗎?”不等我回答,米米就自言自語地說:“是蘋果啦,這個都不知道!”我表揚道:“哇,你很厲害呢!”旁邊的萱萱聽見了,說:“我也會說英語,我知道ball是球。”米米不甘示弱道:“我還知道pig是豬呢!”說完,兩個人就一邊進行手工作品,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英語單詞接龍,說得不亦樂乎!
分析:
自主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氛圍。此案例中,幼兒的交往愿望在游戲中得到了滿足。受成人交流的刺激影響,米米和萱萱主動加入成人之間的交流對話,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夠從幼兒與成人的交往過渡到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往,說明她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已經初步發(fā)展。她們通過交往,提高了游戲能力,增進了感情,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而當她們沒有等到老師的回應時就急著自問自答,這正體現(xiàn)了小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特點。
因為蹲著觀察她們的時間較長,腿有點酸,站起來時我的眉毛不自覺地皺了一下。米米發(fā)現(xiàn)了,問道:“老師,你是不是很累呢?你需要一張椅子嗎?我們教室門口有椅子,你可以坐一下的?!蔽艺f:“好的,謝謝你,我等會兒就去搬。你們的作品完成后想展示在哪里?”米米說:“我們等會兒會在前面進行分享,你到時候可以聽我講一講。你最喜歡我畫的哪一朵花?我最喜歡藍色的這一朵?!薄盀槭裁??”“因為這是冰雪女王的顏色呀,她可以變魔法的。”
分析: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此案例中,通過和成人的交流對話發(fā)現(xiàn),米米已經擁有了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經驗,并能夠將它們有效結合起來,再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明確地表達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和事物,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主性。其次,米米在完成手上作品的同時,還能捕捉到成人的肢體動作和細微表情,并進行關心和詢問,說明米米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都較強。
繪畫作品完成了,米米開始尋找新的游戲。她帶著作品來到科學區(qū),捧起了一個里面裝著水和各種顏色小球的魚缸,將小手伸進去玩弄了起來?!袄蠋?,我在玩水寶寶。你最喜歡哪個顏色的水寶寶?我最喜歡藍色的水寶寶?!彼贸鲆粋€放大鏡,把“水寶寶”一個一個從水中小心翼翼撈出來擺放在上面,說:“我想做一個藍色的水寶寶花朵?!闭f完,她就把“水寶寶”拿出來又放進去,放進去又拿出來,長時間重復著這個動作。
一段時間后,我輕輕地問:“米米,水寶寶摸著是什么感覺呀?”“是涼涼的、滑滑的,你想試試嗎?”“好的呀!”我應她的要求從水中拿起一個“水寶寶”放在手上捏了捏:“哇!還真是涼涼的、滑滑的呢!還有其他感覺嗎?”“還有點毛茸茸的、軟軟的!”“嗯,你用的詞語真好聽!”我把放大鏡靠近魚缸,邊看邊故作疑問:“咦?水寶寶在水里和在放大鏡上面的時候是一樣的嗎?”聽了我的話,米米重新觀察“水寶寶”,她看看水里的,又看看放大鏡上的,說道:“放大鏡上的水寶寶小,魚缸里的水寶寶大?!薄盀槭裁磿@樣呢?”“因為它在水里呀!老師,送一個水寶寶給你吧,你要保護好它哦!”“謝謝你,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它的!”
分析: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異同和聯(lián)系的過程。小班幼兒年齡小,探索能力初步萌芽。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喜歡接觸大自然,喜歡探究,經常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其明顯特征,能用多種感官去探索物體,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而這個時期也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索意識的關鍵時期。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契機,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
此案例中,米米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探索,可當探索行為因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受到限制時,教師用“水寶寶摸著是什么感覺?它在水里和在放大鏡上面的時候是一樣的嗎”等不顯山露水的詢問式語言介入幼兒游戲,保護了幼兒剛剛萌生的探索火花,鼓勵米米繼續(xù)進行探索,幫助其提升經驗。這樣不僅能保證幼兒的科學游戲順利開展,還能推動科學游戲向更高一級水平發(fā)展,提高幼兒的游戲質量。
幾分鐘后,男孩好好進入了科學區(qū),他來到了米米身邊想一起玩水寶寶。米米看見了說:“我在玩水寶寶,你不可以玩的?!焙煤貌环獾貑枺骸盀槭裁床豢梢裕俊泵酌渍f:“因為老師說過,每個玩具只可以一個人玩,所以你不可以玩?!焙煤脹]辦法只好離開,一邊走一邊嘴里還在嘟囔著:“我才不要玩!”
沒過多久,女孩囡囡拿著一個公主皇冠進入科學區(qū),米米看見了主動地說:“囡囡,你要和我一起玩水寶寶嗎?”囡囡看了看米米手里的“水寶寶”,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皇冠,想了想說:“我不要玩,我要去表演區(qū),我想請芒果一起去?!泵酌卓粗镟锏幕使?,輕輕地問道:“我可以一起去玩嗎?”囡囡說:“可以呀!”米米聽了笑著說:“等我一下,我馬上就來。”說著,她將手中的水寶寶快速倒進魚缸,將魚缸和放大鏡放回原處,拿起她的作品跟著囡囡走了。
分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同伴交往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huán)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
此案例中米米表現(xiàn)出較明顯的同伴交往的目的,對于自己不想交往的男孩好好,她用“老師說過每個玩具只可以一個人玩,所以你不可以玩”這句話明確拒絕同伴的加入,而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囡囡,她用“囡囡,你要和我一起玩水寶寶嗎”的語言主動發(fā)出交友的意愿。當邀請信號沒有被接受時,米米并沒有氣餒,繼續(xù)用“我可以一起去玩嗎”主動申請加入她喜歡的朋友的游戲,整個過程都反映出米米有著較強的自主選擇同伴交往的能力。
而對于好好進入科學區(qū)被拒絕,教師可以在游戲分享時,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米米換位思考——“如果你被囡囡拒絕去表演區(qū)玩耍,是什么感受”,讓她學習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多發(fā)現(xiàn)同伴的優(yōu)點和長處,多溝通、多交流,從而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過對米米的跟蹤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真正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自主體驗。作為教師,在組織開展適宜的區(qū)域游戲后,應該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這時,教師不再是輸出知識的教育者,而是提供舞臺,指出方向,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導師”。只有這樣,幼兒的語言表達、科學探索、同伴交往、社會情感等能力才能在寬松、溫馨、愉悅的自主游戲情境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