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完善,德育教育成為了基礎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作為改革的指導思想,進一步重申明確了學校德育目標: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而作為高中必修科目的地理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因此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師有必要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推動學校德育教育的深度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階段?地理教學?德育途徑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和未來發(fā)展的重任,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應成為學校工作的首要任務。目前多數(shù)高中學校都開設有專門的德育課程,但整體效果欠佳。高中學生本身承擔了巨大的學業(yè)任務,在心理發(fā)展方面也在加速,因此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去,將促進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地理學科不僅要傳授地理知識,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資源觀、環(huán)境保護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這與德育教育的目標極為相似。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十分重要的。
一、立足課堂,關注生活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地理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基本形式,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有意識地將智育、德育融為一體,下意識地觸發(fā)學生的美好心靈。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做好充分地準備,在課前多收集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地理素材,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靈活運用。比如在講解有關“太陽高度角”的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案例,運用所學知識計算高速公路上太陽能路燈的太陽能接收板的傾斜角度?在講到旅游地理中各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旅游宣傳片和精美的圖片等方式。地理知識源于生活,也忠于生活,地理素材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傳統(tǒng)的說教課堂方式很難適應德育教育的滲透,地理教師必須講究方式方法,運用幻燈片、圖片、電影、錄像等教學工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
二、課外活動,地理實踐
課堂上的教學是有限的,要輔之以適當?shù)氐乩碚n外活動。地理課外活動靈活性、豐富性、有趣性和易操作性的特點。結合學校實際和地理學科特點,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7]。地理教師既可以組織主題演講、專題講座、地理知識競賽、影視觀看、出黑板報等室內活動?也可以組織社會調查、實地參觀、小組走訪和野外實習等室外活動。
秋季本校組織了一場高二年級全體師生的遠足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場以“走進自然,擁抱綠色,超越自我”為主題的德育教育活動,全程往返26公里。一方面地理教師向學生發(fā)放了此次遠足的地圖和路線圖,引導學生會看地圖、會用指南針、會算實際距離。另一方面,在路途中,教師讓學生觀察路旁植被為常綠闊葉林,提示學生相同自然帶對應的氣候類型大致相同,讓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觀察和運用地理知識,理解并熟記了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通過地理課外活動,將理論是實踐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解決問題能力和地理實踐力。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外活動這一教學形式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鄉(xiāng)土地理,人文關懷
鄉(xiāng)土地理一直就是地理學科的重要內容。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加強鄉(xiāng)土地理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家鄉(xiāng)、祖國的熱愛之情,這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起點。地理教師在平時要注重鄉(xiāng)土地理素材的收集,地理教師要對自身所處的市縣的地理環(huán)境,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天氣變化等,要有十分清楚的了解,特別是要將當?shù)貭N爛輝煌的人文文化傳遞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氣質?另外,地理教師要關注身邊的經(jīng)濟政治形勢變化,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心家國天下事,豐富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領域。如果學校條件允許,地理教師還可以編纂本校的鄉(xiāng)土地理教材,將當?shù)靥厣娜宋牡乩砗蜕鐣乩碇R編入,在全校范圍推廣鄉(xiāng)土地理教育和德育教育。
四、結語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在高中學校推行德育教育,一方面是設置專門的德育課程,另一面就是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校的其他學科中去,做到“潤物細無聲”。地理學科不僅要傳授地理知識,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辯證思維教育、環(huán)境倫理教育和領導力教育,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感知、綜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和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有強烈愛國信念、有刻苦努力精神、有辯證思維方式、有環(huán)境保護理念和有扎實過硬本領的新一代接班人。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資助課題“基于三維互動的高中德育工作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編號:XJK19BDY01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芳.學生領導力發(fā)展的內涵及其策略[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32(Z2):111-115
[2]段玉山.《義務教育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基本特點漫談.[J].地理教學編輯部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學?袁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