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初中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從知識學習指導生活實踐角度來講,如果從課堂教學推而廣之到生活應用,它也就有了所謂的“大語文”之稱。“大語文”相對于課堂教學的“小語文”,二者并不相悖,而且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對其學習其他科目知識必然起到幫助作用。但是,不少學生只將語文作為應試科目來學習,并沒有深切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與語文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有關。為此,文章結合初中語文教學有關內容,就如何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多元化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多元化;分析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思維雖與時俱進,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之下,仍然存在比較多的弊端。諸如教學比較刻板、缺乏活力、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而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想辦法做出改變,促進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才能有效發(fā)揮出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那么文章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展開探討也就具有一定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的有關概述
(一)多元化教學內涵
如今新課改不斷推動著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的發(fā)展,而多元化教學是指教師利用各種有效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和層面來講解知識,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的一種教學思維。所以,多元化教學不只關乎教師,也關乎學生的學習權益。
(二)語文多元化教學的必要性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也在其內。而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仍有非常多的教師無法走出固有單一的教學模式,習慣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因此,教師轉變傳統(tǒng)固有教學模式,尋求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十分必要。同時,多元化教學也對學生和教師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首先,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其次,教師也可以在多元化教學思維下展開更多的語文教學方法探究,有利于促使教師走出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梢?,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一)從以生為本角度開展初中語文課程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初中語文課堂之中,而從以生為本角度開展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從以生為本的教學角度,來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其中,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如果教師適當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引導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迎合了以生為本的語文教學思維。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加語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正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語文課程教學。
(二)運用課堂互動方式開展初中語文課程教學
課堂互動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都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對實現(xiàn)語文課程教學多元化具有一定的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互動模式,通過設置有效的交流環(huán)節(jié),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生生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地交流和互動,從而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進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其中,教師可以針對語文課程問題,安排適當?shù)慕涣骰訒r間,讓學生展開互相的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進而促使學生有更多地機會表現(xiàn)自己,最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展開創(chuàng)新性地討論,以促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展開多元化地學習,從而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先進教學技術展開初中語文教學
通常在學習一些故事、小說片段內容時,學生往往感覺這些內容十分枯燥無味,無法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讓語文課程教學略顯呆板。所以,教師想要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多元化,提高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除了改進和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式以外,還需要豐富現(xiàn)有的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提升語文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性,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其中,在許多普通中學,都引進了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集合多種媒體信息,來優(yōu)化和豐富語文教學內容,使得語文的教學內容多元化。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視覺、聽覺體驗,從而讓學生投入到語文課程的學習和研究。
(四)運用競爭性環(huán)節(jié)展開初中語文課程教學
適當?shù)母偁幮越虒W環(huán)節(jié)也可提升語文課堂的效果,也促使學生在競爭中增強學習欲望,以轉變傳統(tǒng)單一的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可以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加入一些競爭性環(huán)節(jié)內容,比如知識競賽、知識搶答等,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然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比賽、搶答結果進行適當?shù)鬲剟?,從而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這對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起到很好地幫助作用。同時,教師適當?shù)莫剟钸€能刺激他們的競爭心理,使得學生更加容易投入到語文課程的學習和研究。最后,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隨時補充和添加有關的競爭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促使語文教學更為多元和有趣。
(五)結合課程實踐教學方式展開初中語文教學
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既叛逆性強又具有比較強的求知欲,他們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回顧以往的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主要局限于課堂,很少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體驗周邊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不僅局限了學生的學習視野,也導致課堂教學單一和沉悶,這與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相違背。其中,如果教師可以結合適當?shù)膽敉鈱嵺`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走進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去實際體驗真實的生活場景,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自由和快樂,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課程實踐活動(比如“研學”等),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
三、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案例分析
下面文章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中國石拱橋》課文為例,談一談如何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展開語文教學工作,以促進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進而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語文教學前
教學前的準備對后續(xù)課程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前,教師可以融入多元化教學思維,為語文課程內容補充更為豐富有趣的教學素材,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文知識。其中,就可以利用上述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為《中國石拱橋》課文補充生動直觀且有趣的圖片、立體模型圖等,以此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結構特點、功能。此外,還可以引入課文之外的其他石拱橋圖片模型,從而讓學生展開對比分析,進而加深學生對中國石拱橋的印象,最終實現(xiàn)語文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二)語文教學中
為了鼓動學生參與語文課堂的討論,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設計針對性的語文課程問題,并且組織課堂內的問題討論。同時,在課程討論中,加入適當?shù)母偁幮原h(huán)節(jié),使得課堂互動更為刺激,也更加多元化。比如,針對《中國石拱橋》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課文1-2段講了中國石拱橋的哪些特點?在課文4-5段中,為什么會說趙州橋是驚人杰作?而課文6-8段又是如何體現(xiàn)盧溝橋聞名世界的?在問題中,教師還應該懂得循序漸進地提問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展開課文的學習,同時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募?,使得每位學生都能產生學習探討的欲望。
(三)語文教學后
語文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語文世界,才能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其中,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語文教學問題,展開課后的實踐探究學習,以在實踐探究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比方說,以“中國石拱橋”這個主題,讓學生自己利用課余時間,從網絡又或者是書籍查閱等途徑,搜集中國各類型的石拱橋,并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所學的說明文內容,按照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技巧,嘗試其他中國石拱橋的說明文寫作,以初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說明文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語文寫作,進而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同時,為了實現(xiàn)語文課后教學的多元化,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將若干學生組合在一起,并針對某一“中國石拱橋”進行描寫,盡可能發(fā)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探究深度和廣度,進而實現(xiàn)學習上的共同進步。那么學生就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針對課后探究主題展開組內資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具體的寫作,并且花費一些時間展開合作交流,促使學生真正走進語文課堂、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推動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并從教學內容、教學前、中、后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融入多元化教學思維,對語文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從而有效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進而幫助學生從知識的理解到知識的運用,最終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衛(wèi)紅,姚彤.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中學課程,2018,13(34):130.
[2]歐淑瑜.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課外語文,2018,26(21):53-54.
[3]趙全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中外交流,2016,12(33):148-149.
[4]齊麗艷.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10):248.
[5]蘭家中.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教育科學,2016,14(21):109.
作者簡介:葉聰奇,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廣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