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芬 張霞
【摘 ?要】 目的:研究心理干預對骨腫瘤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影響。方法:選擇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骨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患者均為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應用心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30例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骨腫瘤患者應用心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護理效果,幫助改進不良情緒,具有推廣和使用價值。
【關鍵詞】心理干預;骨腫瘤;負性心理情緒
【中圖分類號】R25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84-02
骨腫瘤主要指發(fā)生在骨骼位置的一種腫瘤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較大。患者易出現(xiàn)焦躁、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乃至干擾治療效果。故而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需尋求一種比較適宜的護理干預方式,心理護理干預是針對骨腫瘤患者而制定的適宜患者治療進程中病情恢復的一項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式,此種護理方式,可明顯改進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治療的依從性。本研究中,特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骨腫瘤患者60例作為樣本,旨在分析心理干預對骨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現(xiàn)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骨腫瘤患者作為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n=30)和實驗組(n=30。對照組患者當中,男14例,女16例,最大年齡是67歲,最小年齡是25歲,平均年齡是(55.98±5.42)歲;實驗組患者當中,男13例,女17例,最大年齡是68歲,最小年齡是26歲,平均年齡是(56.14±5.51)歲。經(jīng)過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呈正態(tài)分布(P>0.05),可以開展本次研究。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實行營養(yǎng)支持、生命體征監(jiān)測及健康指導等干預。實驗組則在此之上使用心理干預方式。(1)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注重和患者進行友好溝通,特別是在溝通的過程中,應體現(xiàn)出醫(yī)院對患者的重視度,提升患者的信任度,以便建立較好的護患關系,進而保證后續(xù)治療及護理干預的順利進行[1]。(2)環(huán)境干預: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內(nèi)環(huán)境的整潔和干凈,將室內(nèi)溫度及濕度調(diào)整至以患者舒適為宜;與患者進行交流時,語氣應輕柔,設備操作及關門等應盡可能小的聲音,以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2]。(3)健康宣教:患者因為對疾病知識了解的不足,極易出現(xiàn)緊張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詳細說明,并定期開展健康教育,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同時將積極配合治療的必要性對患者進行說明,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及依從性。(4)心理干預: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身體極易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致使患者出現(xiàn)焦躁、煩悶等不良情緒,失去康復的信心。護理人員應聯(lián)合家屬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將臨床治療成功的病例進行分享,改進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治療的配合度[3]。
1.3指標觀察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心理狀況,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評估,評分采用百分制,評分在70分及以上者為重度抑郁或焦慮;評分在60-69之間者為中度抑郁或焦慮;評分在50-59分之間者為輕度抑郁或焦慮;評分在50分以下者說明其心理狀態(tài)良好。得分越高,則說明其心理狀況越差,抑郁或焦慮的程度越重。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況應用( ±S)描述,檢驗值是t,當差異P<0.05時,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不同護理方式前,實驗組SDS及S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大(P>0.05),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實驗組SDS及S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3討論
骨腫瘤是指集中在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腫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極易致使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降低,進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4]。綜上所述及時有效地護理干預方式,對骨腫瘤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實行心理干預不但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而且還能夠幫助患者在治療進程中維持較好的心態(tài)。為患者創(chuàng)建一個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時的舒適度;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及時糾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心理進行疏導,可及時改進患者的不良心態(tài),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提升治療的積極性和信心,進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本次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實驗組SAS及SDS評分均較優(yōu),對照組均較差,由此說明,心理干預對骨腫瘤患者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綜上,在骨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使用心理干預方式,可明顯改進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護理效果,完全值得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建娜,趙潔.心理護理干預對骨腫瘤患者的護理效果及改善負性心理的積極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95):333+335.
[2] 湯佳駿,張瑩,阮琪,沈曉曉,普鷹.心理護理干預聯(lián)合健康教育對股骨上段骨腫瘤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4):2503-2505.
[3] 何玲,童文先,黃亮.循經(jīng)按摩聯(lián)合系統(tǒng)康復功能訓練對下肢骨腫瘤患者人工假體置換術后肢體功能康復、Barthel指數(shù)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9,17(13):1609-1612.
[4] 姚晉囡,王輝,高艷英.成人膝關節(jié)惡性骨腫瘤全膝關節(jié)置換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與近期效應分析[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9,39(05):1059-1064. .
[5] 潘東升,徐文紅,馬文娟,王銳,宋建民,付來華,李晶,霍靜茹.循經(jīng)按摩配合系統(tǒng)功能訓練在肢體腫瘤保肢康復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yī)藥,2018,31(1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