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中段語文教學的難點,由于教學雙方的原因導致小學中段部分學生無話可說、懼怕寫作,習作教學收效不明顯。文章將從豐富寫作素材、糾正偏頗認識、拓展教學方式三個方面探究提升小學中段學生習作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中段;習作;效果;策略
新修訂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的學生要“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但現(xiàn)狀卻是很多學生無素材可用、無話可說。如何提升小學中段習作教學效果,筆者將從原因分析和策略研究兩方面探討。
一、 習作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習作素材匱乏
素材來源于生活感受和讀書積累,小學生活動范圍一般是兩點一線,如果不注意觀察感受生活中的細節(jié),習作很容易缺少具體內容,像流水賬。沒有養(yǎng)成讀書積累的習慣,即使有話可說,也是語言乏味。
(二)學生對習作標準認識的偏頗
認識偏頗有兩種表現(xiàn):第一,認為好詞就是成語,好句就是課本中常用的排比句比喻句。第二,為了避免被認為思想境界不高,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思想。習作中的老師和同學都是只有優(yōu)點沒有缺點,習作中的自己很少有憤怒、抱怨等“不良”情緒。
(三)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個性化指導
教師對學生習作的指導一般都是寫之前引導學生說思路并指導,但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出并找到自己適合的切入點。
二、 提升小學中段學生習作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豐富生活體驗,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以習作內容為導向豐富學生生活的方式有兩種:第一,課余時間由家長協(xié)助,可以郊游發(fā)現(xiàn)“這兒真美”,也可以指導幫助學生或記錄下“一項小實驗”;第二,把游戲環(huán)節(jié)或安全便攜的動物植物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并在同學的互動中激起寫作的熱情。
引導學生精準體驗生活,需要讓學生用語詞明確要表達的是什么,然后分類引導學生精細化思考。如,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首先讓學生明確表達出使自己心怦怦跳的原因的詞語,是緊張、興奮、憤怒或是害怕,然后鎖定這個詞語通過回憶再現(xiàn)進入情境,再將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變化寫下來,重點放在最令人“緊張”或“興奮”的那一刻。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課內外協(xié)作的產(chǎn)物。第一,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在學生的知識體系中建立起閱讀和寫作的靈活多樣的銜接方式。小語教材中很多寫景的文章都以時間或空間為順序展開。學生寫景時會注意時空順序,但在寫人的時候就不會想到。以“我的媽媽”之類習作為例,如以時間為序就能展現(xiàn)出媽媽的變化,以空間為序則體現(xiàn)出媽媽在不同場合的不同側面,增加了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第二,課外閱讀在數(shù)量和多樣化上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教師推薦的課外拓展閱讀可依據(jù)相似性和互補性原則進行,如推薦和學生所學內容手法相似或形成對比的作品,也可以推薦和學生興趣愛好相近或迥異的作品,相似的易產(chǎn)生親切感、鞏固所學,相反的則能更好地完善學生的思維體系。教師對課外閱讀效果的監(jiān)督是閱讀習慣定型的關鍵,可以采用檢查小組合作預習、讀書知識競賽、讀書筆記評比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包含真實情感,運用恰當詞句
鼓勵學生在習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使他們明白正視自己、反思改進才能進步;第二,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如視頻、表演等喚起、激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第三,以欣賞而非挑剔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不成熟的思想,明確習作的評價標準是真實而不是偽飾。
習作語言的標準不唯一,過度追求語言的優(yōu)美會妨礙情感的傳達。推薦閱讀的作品可以增加兒童文學類作品,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看似千篇一律的生活中蘊含的情趣,并模仿習得適合表達自己情感的語言。
(三)多方發(fā)散拓展,聚焦適合的點
盡管部編版教材落實了學生習作寫前的引導,但還不夠。教師還應針對某一題材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匯總各種思路,學生自己選擇最想寫的那個點。如要寫秋天,可以采用“????(的)秋天”的形式,讓學生填空,可以是表現(xiàn)秋天特點的“色彩斑斕、瓜果飄香、氣候宜人”等,也可以是自己探尋秋的過程,如“尋找、品味”等,還可以是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如“我愛、憂郁”等。教師引導的時候注意打破學生的從眾心理,如果連著幾個學生都是針對某一類展開,就必須截住話題,引向其他方向。這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靈活性,又提供了足夠多的可能,確保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點。
依然可以通過填詞語然后作比較的方式,幫助學生聚焦到含金量最高的點??梢越o學生半命題作文的形式,如????的????(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中的某一位),前面的修飾語按照質量由低到高依次可以是:代詞,表示人物性格品質的詞語,表示人物喜好、狀態(tài)的詞語以及所處環(huán)境的詞語?!俺厍坏哪棠獭北绕稹按认榈哪棠獭备癸@出地域特色和人物特點;“夕陽中的爺爺”有了環(huán)境的烘托更容易傳達出深沉真摯的感情。
綜上所述,通過教師引導、師生共進,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持之以恒,小學中段習作教學定會呈現(xiàn)出高質量有活力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J].語文建設,2018(8).
[2]陳宏梅.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開展與銜接的對策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2).
作者簡介:
高慧,陜西省西安市,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