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摘?要:高三,學生們進入了最后的緊張學習階段,匯總并溫習知識是主要的任務。但是由于知識量較多,采用傳統(tǒng)方法按部就班的復習必定是低效且枯燥的,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并且加深學生記憶是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將提出幾點高三數學復習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三數學;復習;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復習不應該是籠統(tǒng)的,這樣一帶而過,根本達不到作用。但是,復習更不能是過于細致的,如同重新授課一般從頭到尾帶領學生們溫習一遍,這是不現實的,也是有限的復習時間所不允許的。既要達到效果,又要節(jié)省時間,這便是高效復習的目的。那么,針對繁雜的高三數學知識點,如何組織學生們展開高效的復習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總結。
一、利用思維導圖,復習基礎知識
相信一些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的教師對思維導圖并不陌生,它是一種圖文并茂的知識呈現方式,利用圖像進行知識內容的分類,幫助加深記憶。它的這一作用在知識復習中也能夠很好的體現,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歸類,并運用圖像呈現,能夠顯著提高知識復習的效率,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引導學生復習“集合與函數概念”這一章節(jié)數學知識時,我便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了本章節(jié)數學知識的復習。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準備好數學筆記本和筆,使學生能夠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接著,將本章節(jié)的題目,即集合與函數概念作為思維導圖的一級標題。然后,讓學生在一級標題下引申出集合、函數及其表示、函數的基本性質這三個方面,使學生能夠將這三個方面作為思維導圖的二級標題。二級標題構建完后,我會讓學生在每個二級標題下進行一定的引申,如由函數的基本性質這個二級標題,引申出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繪制函數圖像這兩個方面,并將其作為思維導圖的三級標題。以這樣的方式繼續(xù)下去,直到學生引申出本章節(jié)所有的數學知識為止,思維導圖才算構建完成。在學生構建好思維導圖后,我會引導學生仔細地探究思維導圖中涉及的每個數學知識點,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基礎知識復習。
二、引導習題訓練,總結解題方法
在復習知識點時,教師不要不斷重復地強調概念、公式等理論,這樣會占用很多時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何,通過做題就能夠準確地反應出來,做題也起到了鞏固訓練的效果,喚醒了他們對知識點的記憶。因此,結合一些重要知識點設計習題訓練是很必要的,教師還要結合經驗向學生普及一些解題的技巧。
以近幾年的高考題為參考,前三個大題分別是三角函數或數列、立體幾何、概率統(tǒng)計,這幾個題一般難度相對較小,容易得分,所以應該通過后期專題訓練確保萬無一失,爭取既準又快。同時解題一定要規(guī)范,俗語說,“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因此要求學生務必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解答訓練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審題要慢,要逐句逐字看題,找出關鍵句,發(fā)掘隱含條件,尋找突破口;二是運算要準,爭取既準又快,為此,熟記一些常用的中間結論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解題過程的語言表達要條理清楚,步步有據,書寫規(guī)范簡潔,優(yōu)美整齊;四是題后反思,做題在精不在多,養(yǎng)成題后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是否熟練,是否存在不足,這樣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在后期復習中要認真學習高考評分標準,多看往年高考題的參考解答,學會踩得分點。
選擇題、填空題都是客觀試題,它的特點是:題量大、分值高、概念性強、量化突出、解法多樣、形數皆備、思辨性強,體現了對“三基”的考查。每次訓練應不斷積累、強化選擇題的解法,如特值法、數形結合法,排除法等,充分利用題目自身提供的信息,化常規(guī)為特殊,避免小題大做,真正做到準確和快速 [1]。
三、應用錯題錦集,提升復習效果
不同學生對同一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各不相同,而教師組織的復習訓練是統(tǒng)一性的,很難照顧到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難免會有學生跟不上進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將自己在習題訓練中做錯的題目統(tǒng)一記錄下來,分析自己對哪部分的知識點掌握得最為薄弱,有針對性得補充[2]。
在平時做題中如果發(fā)現有基本題做錯了,一定要及時改錯,分析錯誤原因,找準對策,并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查漏補缺,將問題解決在考前。不要將自己出現的錯誤簡單地歸結為粗心大意。我們的錯誤都有其必然性,一定要究根問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時改正,并記住這樣的教訓。查漏補缺僅僅停留在改正錯題上是遠遠不夠的。錯誤往往帶有反復性、頑固性,下次遇到同樣的題仍然可能出錯,所以要再做幾個同樣類型的題加以鞏固。還有運算能力是多數學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平時要養(yǎng)成對重點題目一定要算出答案的習慣,哪怕問過老師或者看了解答,也應該再動手演算。
我在課下會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質的網課和數學網站,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錯誤點查找專門的課程去學習,查漏補缺。網課視頻大多內容精練,不會占用過多的時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知識水平的提升。
四、分階段復習,構建知識網絡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數學復習時,需要循序漸進,分三個階段由淺到深地進行整體知識的學習,同時由點及面,重視基礎的提升。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重點復習基礎知識和章節(jié)。這一階段的復習有助于學生牢牢地掌握數學知識點、解題技巧、解題方法,建立清晰的知識框架和網絡。圍繞歷年高考的知識點進行數學的鞏固。其二,突破教材中各章節(jié)的界限。教師可以采取小綜合、大單元、專題訓練的形式,將知識點進行整合。將數學解題思路和方法作為復習的大方向。其三,解題能力和知識點的全面提升環(huán)節(jié),這一部分教師可以通過歷年真題和模擬題對高三學生開展強化練習[3]。
五、結語
高三數學復習效果關乎學生的高考成績,也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是沖刺高考的最后一關。面對繁重的復習任務,教師絕不能先亂了陣腳,應該制定出完善可行的方案,結合學生們出現的問題及需求不斷變通方法。爭取在優(yōu)化復習效果的同時減輕學生的負擔。
參考文獻:
[1]王雙悅.高三數學總復習的方法與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39.
[2]施益軍.高三數學復習的方法與策略[J].中學數學月刊,2014(1):44-45.
[3]仝琴.講究科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用科學方法指導高三數學總復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