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全隊最小的妹妹,但她的努力與刻苦不比任何一個人少。她也曾是賽場邊那個默默支持與付出的替補隊員,但她用勤奮與堅持最終成為冬奧賽場上的中國冰壺金花。
劉金莉,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現就讀于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原中國女子冰壺隊隊員,冰壺國際級運動健將,現任黑龍江省冰壺隊教練。
劉金莉與冰壺運動結緣是在她13歲的時候,當時家里的親戚是冬季運動項目的教練員,經親戚的介紹,母親決定送自己的小女兒去練習冰壺這個項目。就這樣,年紀輕輕的劉金莉只身一人從農村來到城市,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陌生。為了節(jié)省支出,她只能和隊友一起住在木質的房子里,即使到了冬季洗漱洗衣服都要到室外,這令她很難適應。因為冰壺是項舶來運動,傳入我國的時間并不長,所以訓練條件也極其艱苦,需要同冰球和花樣滑冰共用一個場地,所以每當冰壺隊訓練的時候,已是凌晨兩三點鐘。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艱苦的訓練生活條件,小金莉時常想家,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家里不住在城市里,所以隊里其他同伴放假回家的時候她只能留在隊中,加上當時交通條件也不是十分便利,所以她很久才能回一次家。
雖然接觸冰壺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在打基礎的階段劉金莉為自己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這使得她順利地進入了專業(yè)隊。從那時開始,參加冬奧為國爭光的種子也在她的心中播撒。進入專業(yè)隊的劉金莉并沒有因此而驕傲,她對自己的要求更加的嚴格。即使是隊里最小的妹妹,她的訓練強度和標準也從來不比任何一個人低,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讓她拿到了入選國家隊的資格,這對于年紀輕輕的劉金莉來說無疑是幸運的,無形中也給她帶來了更大的鼓舞。2008年劉金莉作為第五人,第一次代表中國女子冰壺隊出征世界錦標賽,雖然以替補選手的身份參賽,但她在場下的工作依然一絲不茍。任何一場賽前訓練她都要參加,并且輔助教練和隊友們完成每個壺的測試與記錄工作。每場比賽前,劉金莉都要為隊友們精心準備中場休息時的零食,為隊友補充能量,全力做好隊伍的后勤保障工作。這一年,中國女子冰壺隊與世界之巔僅一步之遙,最終獲得亞軍。
2009年,帶著與冠軍失之交臂的遺憾和對冠軍再次沖擊的信念,中國女子冰壺隊再一次出征韓國參加世界錦標賽。這一次,劉金莉依然作為隊伍當中的第五人來到韓國江陵。在去年她第一次隨隊前往世錦賽的時候,中國隊就獲得了亞軍的好成績,這也讓劉金莉在對這次世錦賽抱有期待的同時帶有些許緊張的情緒,尤其是坐在場邊記錄隊友比賽的時候,她緊張的情緒更是到達了極點。但是作為隊伍堅強的后盾,她不能將這種情緒帶給她的隊友,她必須做好場下的一切工作,即使在面對強手和緊張局面的同時,她都要在場邊保持鎮(zhèn)定,給隊友堅定的支持和鼓勵。中國女隊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最終戰(zhàn)勝經驗老到的瑞典隊,那一刻劉金莉在場下?lián)肀ё约旱慕叹?,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中國女子冰壺隊創(chuàng)造了歷史,而她有幸成為這個過程的創(chuàng)造者、見證者,她感到無比的驕傲。
因為在世錦賽上的成功奪冠,冬管中心和全國人民都對這支隊伍給予厚望,盼望著她們能在即將到來的溫哥華冬奧會上一舉奪冠,再次為中國冰壺創(chuàng)造歷史。背負著祖國人民的期望,劉金莉隨隊遠赴加拿大,開始了溫哥華冬奧會前的封閉訓練。這次的封閉訓練可以用殘酷來形容,教練組為隊伍在遠郊租了破舊的老房子,房子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沒有網絡,沒有電話,沒有電視和任何可供隊伍放松娛樂的設施,房間的窗戶甚至被木板釘起來。就這樣,劉金莉和隊友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由于房子在郊區(qū),每天一早就要步行前往訓練場地。加拿大的冬季時常下雪并且積雪非常的深,遇到雪后的早晨,劉金莉和隊友只能通過踩著前面人的腳印的方式艱難前行。訓練場上,除了大強度的訓練之外,教練組還時不時的用言語刺激的方式來為隊員數著冬奧倒計時,隊員在承受身體上疲憊的同時,心理上也不斷承受著各種壓力的刺激。日復一日,隊員在心理上開始變得抑郁甚至麻木。作為隊里最小的隊員,劉金莉面對這前所未有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挑戰(zhàn),顯得有些不知所措。這時,她更加想念遠在祖國的父母和哥哥,可是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的地方,連個能聯(lián)系上家里的電話都沒有,這讓劉金莉近乎絕望。溫哥華冬奧會如約而至,當初對奧運會的期待與渴望一點一點的被磨平了。在溫哥華冬奧會開幕之前,劉金莉與其他四個姐妹沒放過一天的假,雖然一開始是有很多抱怨,但冷靜下來思考,我們還有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正式比賽時,隊員們和之前在韓國江陵的情緒狀態(tài)相比顯得很沉穩(wěn),并不是一年前那支桀驁不馴的中國隊,而是更加成熟的中國隊。最終,中國女子冰壺隊奪得溫哥華冬奧會的銅牌,這是中國冰壺首次在奧運會賽場上站在領獎臺上,是中國冰壺歷史零的突破,看領獎臺上的姑娘們都是帶著激動的淚花,因為她們不僅僅是代表著自己,更是代表著中國冰壺項目發(fā)展的旗幟。
溫哥華冬奧會之后,中國女子冰壺隊的其他隊員紛紛面臨結婚生子等家庭上的問題,不得不臨時離開冰壺賽場。而劉金莉在這個時候依然堅守在賽場,代表中國冰壺征戰(zhàn)世界賽場,她隨后參加了2012、2013、2014、2015、2017五屆世界錦標賽。與之前相比,她從那個稚嫩的替補隊員成長為中國女子冰壺隊的主力選手。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她男子化的擊打和掃冰另很多喜歡冰壺的人記住了這個姑娘,從此擊打這門技術也成為了劉金莉的代名詞。
2018年,韓國江陵冰壺運動中心,這個中國女子冰壺隊奪得世錦賽冠軍的地方,平昌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如期而至。同第一次參加冬奧會不同的是,這次劉金莉作為中國女子冰壺隊的二壘選手出戰(zhàn),這也是她從剛剛接觸冰壺的那一刻起就夢想著的畫面。第一場比賽,中國隊迎戰(zhàn)歐洲勁旅瑞士隊,瑞士女隊曾在2012年開始五年奪得四次世錦賽的冠軍,但隊員們的心態(tài)很放松,技戰(zhàn)術都很好的發(fā)揮了出來,最終以大比分獲得了首場比賽的勝利。緊接著,北京時間大年三十,在親朋好友歡度佳節(jié)的時刻,中國女隊一天雙賽,而這兩場比賽在平昌對于中國女子冰壺隊來說像是噩夢一般的存在。兩場比賽中國女隊都輸掉了,劉金莉在比賽中也出現了致命的失誤,這對于她的內心來說是及其痛苦的。傷心、自責各種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就在這時,在遙遠家鄉(xiāng)歡度春節(jié)的爸爸媽媽第一時間就給小莉打了視頻電話,讓她不要因此而失掉信心,給了她莫大的鼓勵。第二天的比賽,她很快的調整了過來,并且以漂亮的擊打和擦冰幫助中國隊在加局當中勝了日本隊,劉金莉和隊友們都為此而很激動。不過在剩余的比賽當中,中國隊的狀態(tài)開始出現起伏,最終帶著遺憾,獲得了這屆冬奧會的第五名。賽后,劉金莉接受中央電視臺的采訪,在賽場上看似堅不可摧的她終于忍不住地哭了出來。
她對記者說道:“我們這支隊伍從組建到今天僅有十個月的時間,我們在這十個月非常珍惜每一天的訓練、珍惜我們投出的每一個球、每一次掃冰,我覺得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帶著激動與遺憾的淚水,劉金莉結束了她第二次奧運會之旅。平昌奧運會之后,劉金莉離開了她征戰(zhàn)了十幾年的賽場。
離開賽場的金莉選擇了進入北京體育大學繼續(xù)深造,但她并沒有離開她熟悉的冰壺運動,她在學習之余還被國際冬季博覽會邀請作為嘉賓,分享她與冰壺的故事。每當冰壺賽季的時候,CCTV5還會邀請她作為嘉賓解說冰壺國際賽事?,F在的她,成為了黑龍江省女子冰壺隊的主教練。雖然身份不同了,但劉金莉依然沒有離開她熱愛的冰壺運動,她用其他的方式,依舊續(xù)寫著她與冰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