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情感教育逐漸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僅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而是在教學中更加注重老師本身以及教材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使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xiàn)了品德素養(yǎng)的提高,完成了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標。本文從高中物理學科中情感教育的運用策略角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感教育:運用策略
所謂情感教育,是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積極的情感體驗,發(fā)展和完善自身的情感調控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進而得到素質的全面提升。高中物理作為高中階段理科中國的重要科目,需要高中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持續(xù)滲透情感教育老師激發(fā)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 借助情感教育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特點,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借助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激發(fā)起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注意力持續(xù)集中在教學內容上,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并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逐漸對物理產生濃厚興趣。
比如高二學習“楞次定律”這節(jié)內容時,需要學生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夠用楞次定律來解答相關的問題。其中教學的難點是楞次定律中“阻礙”和“變化”的理解。物理老師在開展這節(jié)課教學時可以首先借助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老師展示了條形磁鐵自由下落的物理實驗,讓條形磁鐵穿過與電流表連接的閉合導線,然后假設條形磁鐵在自由落體過程中最高處的動力勢能為500J,引導學生思考,條形磁鐵落地時的動能是大于還是小于500J?老師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然后鼓勵學生針對討論后的結果進行實驗驗證。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喚醒了自身的情感意識,積極的在求知欲的指引下展開思考和討論,并在最終的物理實驗中驗證了自己的答案,進而對楞次定律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完成了本節(jié)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內化。物理老師在本節(jié)課中輕說教重引導,幫助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來完成楞次定律的理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會了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2 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科學情感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感知到高中物理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進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物理老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要融入情感教育,使學生不僅了解到科學家的物理科學探究過程,而且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科學情感的培養(yǎng)。
比如高二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物理老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對本節(jié)物理知識擁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物理老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法拉第定理的發(fā)現(xiàn)歷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理是基于1831年法拉第的物理實驗,在1820年,H.C.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流磁效應后,許多物理學家便試圖尋找它的逆效應,提出了磁能否產生電,磁能否對電作用的問題;在1822年,D.F.J.阿拉果和A.von洪堡在測量地磁強度時,偶然發(fā)現(xiàn)金屬對附近磁針的振蕩有阻尼作用;1824年,阿拉果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做了銅盤實驗,發(fā)現(xiàn)轉動的銅盤會帶動上方自由懸掛的磁針旋轉,但磁針的旋轉與銅盤不同步。稍滯后,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電磁感應現(xiàn)象,但由于沒有直接表現(xiàn)為感應電流,當時未能予以說明。通過物理老師介紹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過程,學生形成了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認識到借助物理實驗來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激發(fā)起學生科學探究的欲望和興趣,提升了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 運用情感教育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對學生既是情感教育的實施者同時也是喚醒學生情感意識的引導者,需要物理老師改變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為積極主動的探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積極的與老師展開良好的互動,在互動交流和討論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進而促進了學生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高三學習“分子的熱運動”時,物理老師可以借助物理實驗來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欲望。物理老師將紅墨水分別注入盛有冷水和熱水的燒杯中,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去總結歸納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學生在物理實驗的輔助下對分子的熱運動擁有深刻的認識。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在與老師的互動交流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4 總結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激發(fā)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xiàn)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潘高成.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文摘版):00032-00032.
[2] 馮峰.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17(16).
[3] 馬小靜.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A版,2010(02).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