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倩婷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中職院校教學理念逐漸完善,作為社會應用型人才的供給源頭,中職院校愈發(fā)重視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較高素養(yǎng)的應用型人才。引進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之后,中職數控專業(yè)教學效率得以提升,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改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滿足了現(xiàn)代社會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營造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本文簡要闡述了中職數控教學問題,分析了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基本特征,對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中職;數控教學;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各界對數控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對中職教育數控專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中職數控專業(yè)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社會中職學生的需求,無法培養(yǎng)出能夠全面適應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的專業(yè)人才。在中職數控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數控教學基礎設施較少。針對這些問題,中職數控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教學理念,靈活運用網絡化、現(xiàn)代化的教學平臺,為學生生動、具體的數控操作,促使學生形成較為直觀的學習體驗[1]。
一、中職數控教學問題
首先,中職數控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揮空間,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堂教學知識。此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踐性,無法提升中職數控學生的綜合能力[2]。
再次,傳統(tǒng)中職數控課堂模式單一。在中職數控課堂教學中,實訓教學是核心內容,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開展實踐。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讓學生處理各種單一的零件,是一種機械化的操作,沒有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降低了教學效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厭煩心理,對數控知識缺乏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控專業(yè)素養(yǎng)。
最后,由于中職學校的教學資金有限,學校會將更多的教學資金投入到環(huán)境建設及師資力量建設方面,忽略了數控機床等專業(yè)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認識到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價值。因此,中職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并且還可能出現(xiàn)教學設備數量無法匹配專業(yè)學生數量的情況。
二、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基本特征
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啟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形成自主教學、啟發(fā)教學及合作模式教學相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相較于單一的課堂教學,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轉變“教師、板書”的刻板教學模式,調整課堂教學結構,打破數控機床實訓演示教學的時間、地點限制,充分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此外,網絡化、數字化的課堂教學平臺,能夠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案,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3]。
三、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
(一)融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全過程展示操作細節(jié)
在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平臺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形成正確的數控專業(yè)教學觀念,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課堂教學體系,全過程展示實踐細節(jié),加深學生對數控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綜合能力。
以《數控加工技術》中的“數控機床的認識”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網絡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普通教室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車床與銑床的組織結構、外型、材料、規(guī)模、作用、操作方式等通制作成短視頻,并通過教學平臺播放出來,讓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從而對車床、銑床產生深刻的初印象,加深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理解。此外,在車床及銑床的使用操作視頻中,教師可以利用院校的實訓車間及設備錄制視頻,讓學生能夠看到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便于學生掌握詳盡的操作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充分發(fā)揮教學平臺的數字化優(yōu)勢,創(chuàng)建多元化數控課堂教學模式
在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平臺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平臺的資源優(yōu)勢,引進更多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數控加工技術》的數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進數字化設計內容,將設計、工藝技術、編程及平臺等相結合,建立一體化的生產流程,給學生重點講解“車床簡單程序的編制”等內容,固化實訓教學成果,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編程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4]。
(三)建立課程教學評價,深化教學平臺應用效果
在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平臺應用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定期開展課堂教學評價,鞏固課堂教學成果,讓中職數控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引導學生發(fā)揮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結合中職學校的實際情況,適當邀請合作企業(yè),共同制作教學評價表格,設定教學評價結構。然后,要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平臺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保存學生的操作影像及圖片,形成教學評價的參考信息。
結語:綜上所述,引進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平臺,能夠有效解決傳統(tǒng)中職數控教學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數控教師要想靈活運用網絡化、數字化的教學平臺,就要積極融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充分發(fā)揮教學平臺的數字化優(yōu)勢,建立課程教學評價,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數控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社會提供具有較高素養(yǎng)的數控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欣.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8(23):410.
[2]鐘山.信息技術在中職數控課堂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5):254.
[3]張紅霞.信息技術與中職數控實訓教學的深度融合[J].職業(yè),2018(20):103-104.
[4]雷智斌,應富強.淺談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數控機械教學改革[J].職業(yè),2016(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