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風景畫、人物畫等作品來分析了解歐洲美術(shù)史上第一位“農(nóng)民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繪畫,并且深度探究他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關(guān)鍵詞:勃魯蓋爾;風景畫;人物畫
他是歐洲美術(shù)史上第一位“農(nóng)民畫家”,荷蘭畫派的最后一位巨匠,還是歐洲獨立風景畫的開創(chuàng)者,他以藝術(shù)家敏銳的洞察力與對知識的渴望造就了他的繪畫人生,他就是彼得·勃魯蓋爾。
范.曼德在《人生》一書的第一句中介紹勃魯蓋爾是“大自然的藝術(shù)家”,在他早期的繪畫生涯中,風景畫是最為常見的,并且畫工精湛。然而這些描摹細致的作品不只是單純的在旅行過程中記錄和描繪的風景畫,在他的風景畫中卻蘊藏著許多圣經(jīng)故事。舉例他的早期油畫作品也是最早被署下日期的油畫《播種寓言的風景》,畫面中群山連綿,河水蜿蜒,直到消失在遠山的盡頭。在山前一群農(nóng)民正在繁忙地播種,河邊有一群圍著的農(nóng)民,一個騎馬者正在從遠處行來。這些情景寓意著“河邊圍成群的人們暗示著基督正在傳教。他講道的內(nèi)容是快樂的福音,圖中前方出現(xiàn)的人物印證了這個寓意……從基督徒的角度真正理解這句話,意味著隨著耶穌美德的降臨,《舊約》將被《新約》所替代?!笨梢娺@時在觀者與畫者的視覺與心靈達成了共識,都將寓言藏在風景之中,這時的風景本身就是寓言。成功的藝術(shù)家往往不急功近利,只因為熱愛,并且想要表達,就用盡全身的力氣去創(chuàng)作,畫出了令人動容的作品。
雖然現(xiàn)代人總稱勃魯蓋爾為“農(nóng)民畫家”,但是筆者認為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哲學性。勃魯蓋爾的風景畫可謂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圣經(jīng)故事的目的是帶給虔誠的信徒們勸誡、教誨與希望,可以讓他們更靠近上帝,更靠近心中的理想國度。在勃魯蓋爾的繪畫生涯后期,也許是繼承了圣經(jīng)故事題材風景畫的精神宗旨。正如文章開頭所述“藝術(shù)家敏銳的洞察力”,這個時期的勃魯蓋爾似乎是對人性的善惡有極高的敏銳度——他將人世間“善”與“惡”的行為融入到自己的繪畫作品中,蘊含著人的一生所需要學習的人生哲理,或者諷刺,或是勸告。
當然,他不是用呆板的繪畫方式來敘述傳達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道德觀念,而是運用他真實,夸張,風趣的表現(xiàn)手法與清晰的視覺思路把這些觀點融入到日常生活情景中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1560年左右所創(chuàng)作的人像畫最為明顯,你可以看到當時佛蘭芒鄉(xiāng)村人民的精神面貌,日常服飾,勞作場景與日常生活情景?!爸两窀ヌm芒的鄉(xiāng)村仍保留著他畫中的一些情景,這些情景被稱為‘勃魯蓋爾主題’?!本湍米罱?jīng)典的作品《狂歡節(jié)和四旬齋之戰(zhàn)》《兒童游戲》《弗蘭芒諺語》來說,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目光掃視整個畫面,從左到右,再從上到下,每個角落都擠滿了動作、神態(tài)、寓意不同的人,使空間顯得格外局促。除此之外,勃魯蓋爾用了上帝的觀看視角來創(chuàng)作,畫中的地平線都十分高,大概處在畫面頂部。這樣的創(chuàng)作構(gòu)圖視角與另一幅作品《善與惡》相比要更成熟得多,也更能達到勃魯蓋爾想要通過畫作來對世人起到警醒的目的。當視線隨著人物的排列游走于畫面,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通常是兩三人就組成一個情景故事,內(nèi)容非常豐富,情節(jié)也是連在一起的,因此勃魯蓋爾的多人物畫被形容為“廣博的”。觀者在看這些畫面時并沒有得到畫家所提供的任何解釋,仿佛作者在和觀者做我畫你猜的游戲。
更值得一提的是1560年所創(chuàng)作的《兒童的游戲》,這件作品在繪畫史上可謂是舉世無雙的,猶如一套關(guān)于游戲的百科全書。在圖中勃魯蓋爾大約描繪了80余種游戲,我們所熟悉的跳馬、滾鐵環(huán)、騎木馬、打陀螺、抬轎子都被他放在畫面中,畫面亂中有序,十分熱鬧,由此可見勃魯蓋爾也算是一位面面俱到的藝術(shù)家了?;蛟S不難發(fā)現(xiàn),畫面中的孩子并非全是想象中孩子的模樣,“童年是近代的產(chǎn)物,因此當我們看到圖中有很多像小大人一樣跑來跑去的孩子時不必吃驚,而且游戲的內(nèi)容也跨越了不同的年齡層?!碑嫾也]有刻意的強調(diào)孩子應該有的形象特征,觀者所看到的游戲者年齡都是模糊的,或許勃魯蓋爾正暗示著些成人世界的游戲吧。用上帝視角的方式來告知人類,在上帝的眼中人類,都是孩子,人類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游戲,上帝才是主宰一切的,并非人類。這樣一幅看似技法樸拙和主題明確的畫作,卻承載著無比深刻的哲學道理。
勃魯蓋爾的作品除了富含哲理以外,還有一個特點——矛盾而又合理。上文所提到的《狂歡節(jié)和四旬齋之戰(zhàn)》《兒童游戲》《弗蘭芒諺語》這三件作品,除了關(guān)注廣場式的大場景中的人物以外,周邊的建筑也值得觀者去深入探究。相比起他所繪的人物與情節(jié)來講,建筑顯得缺少了幾分想象力,在建筑物的表現(xiàn)上他沒有使用夸張和變形的手法,規(guī)規(guī)矩矩,工工整整。勃魯蓋爾所采用的繪畫筆法也是細膩入微,建筑的透視也把握得相當好,真實再現(xiàn)了當時的建筑樣貌。如此逼真的建筑場景與前景大多為不可思議的故事場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許正是這樣的對比為勃魯蓋爾的畫面營造出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矛盾而又合理”。勃魯蓋爾所創(chuàng)作的人物形象蘊藏著各種含義,筆者認為建筑在他的筆下也一定被賦予了它特定的意義。仔細觀察,觀者可以從建筑的門窗中窺探到屋中也有不少人物形象,有的從窗戶中探出頭,有的倚靠在門框,靜靜地看著外面世界所發(fā)生的一切?;蛟S在勃魯蓋爾的繪畫中,建筑是人類最堅實的庇護所,可獲取一定的安全感。
提到勃魯蓋爾的建筑就不得不提他的作品《建造巴別塔》,在這一作品中他將《創(chuàng)世紀》中建造巴別塔的故事用畫筆記載了下來,那時候的人都講著同一種語言,他們想要建造一座可以通往天堂的塔,讓世人有一個共同的歸屬,上帝看到這一幕,施展了法術(shù)讓他們無法溝通,并把他們分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來警誡世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他們都能辦得到的。人類還需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被心中的貪欲所控制。
雖說彼得·勃魯蓋爾是一位農(nóng)民畫家,可他的作品永遠都充滿了哲理。他的兒子楊·勃魯蓋爾和小彼得·勃魯蓋爾繼承了老彼得·勃魯蓋爾的繪畫王朝!
作者簡介:章贊,1994年生,女,漢族,浙江紹興人,碩士,研究生,油畫。
參考文獻
[1][德]沃日恩格爾著.勃魯蓋爾[M].北京:北京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