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美
【摘要】新形勢下,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處處都有數學,體現了很強的實踐性價值。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思考、體驗、創(chuàng)新和解決問題的參考價值。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之后結合現狀,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構建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1問題的提出
從一定的程度上看,小學數學模塊的教育屬于啟蒙性教育。傳統理念下的“灌輸式”的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發(fā)展需求,需要在合作處理的基礎上,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在團隊的協作下,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現機會 ,還可以在相互學習分享的基礎上,加強理解,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在相互幫助下樹立自信,在小組當中發(fā)揮不一樣的價值[1]。另外,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彌補個人思維狹小單一的缺陷 ,將眾人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讓學生向著多角度的思維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鍛煉自己的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滿足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有效建設。但是,從目前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視角看,不少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更加傾向的是形式,外表的光鮮亮麗和繁華,實效性卻很難滿足。也就是說,小組活動重形式 ,缺乏實質性合作,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合作學習的時間把握不好,班級人數過多 ,不利于分組活動。面對這些問題的出現,怎樣引導學生利用更多的時間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構建路徑如何?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
2.1科學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做到取長補短
從現代化的視角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分組,只有科學合理的分組,才可以促進小學學習的有效性發(fā)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還不具備自己合理選擇小組成員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數學能力與水平實施科學的分組,最大限度的保持學生的綜合性均衡。不僅需要照顧到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還需要照顧到學習能力一般和偏弱的學生。在合理分配的情況下,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發(fā)言的機會,并且達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地步。在不同的小組之間,開展良性的競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千克的初步認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4到6人一個小組[2]。在學習千克這個單位之前,先測試一下學生的了解情況,之后,將基礎較好和基礎偏低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這樣學習能力偏低的學生就可以在學習能力較強學生的帶動下理解問題的本質。在小組之間學習能力較強的競爭中,可以互相分享知識的理解,在有效的問題探究中,就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對于學習成績偏弱的來說,可以清晰解題的思路,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小組的成員可以為其提供新的解題思維。
2.2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合理分配任務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處處都有數學。 從實踐的視角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明確自己面對的是怎么樣的一群學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約束力如何。怎樣分組才可以讓學生之間合理的探究之后,還可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興趣。貼近生活,拉近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距離。例如:在學習《直角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存在哪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分享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對數學知識產生熱情,加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滿足現代化的發(fā)展路徑[3]。再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問題,集體討論,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任務,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的質量。
2.3選擇合適時機,合理使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選擇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的將小組合作的價值體現出來。在實施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尋找合適的教學方式,抓住時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學習《小數的近似值》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動手計算題目,之后,在小組合作中互相檢查。遇到不會的問題需要先獨立思考,之后小組探究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知識分享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學到不一樣的知識點,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4]。再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三視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科學分組之后,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探究和謀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大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實物,在觀察之后,更加直觀的認識到圖形的三視圖是如何得到的[5]。小組觀察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大直觀的印象,還可以激發(fā)對應的學習興趣。完成作業(yè)的小組可以實施獎勵,對小組情況進行簡單的總結,提升小組的凝聚力。
3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小學階段學習的重點屬于基礎性的學科。并且小學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體現了很強的實踐性價值。但是,不少學生很難對復雜的數學實施有效的理解。此時,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合理的分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與他人比對中發(fā)現不足,結合實際情況,進而科學的定位自身,制定出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另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景安.? 寓教于樂,以趣激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種做法[J]. 科技信息. 2018(27)
[2]張緬.? “大空間”讓思維發(fā)展看得見——以“分數的意義”的抽象概括為例[J]. 小學數學教育. 2019(12)
[3]張雙成.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 黑河教育. 2020(05)
[4]何宇敏.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11)
[5]夏文江. 讓學生動起來,打造活力數學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 內蒙古教育.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