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莉
摘要:小學階段是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時期,也是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小學生面臨相對單一的環(huán)境,基本上會受到學校家庭的影響。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為起點,他將生活經(jīng)驗融入了教學倫理和法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著眼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探索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價值,并將結合其中包含的挑戰(zhàn)探索利用體驗式教學提高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應用
引言
2019年六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深化教育培訓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zhì)量發(fā)表了意見。意見認為,道德教育、全面發(fā)展、知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以及使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至關重要。作為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使德育和法制教育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播上,而且體現(xiàn)在學生的道德和靈魂的形成上。
一、體驗式訓練的意義和意義
“知識的獲取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斌w驗式學習是基于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學習條件的充分理解。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實踐活動等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鑒于目前德育和法治教育培訓的現(xiàn)狀,一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體驗式教學是道德形成的催化劑。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被帶出課堂,并走進社會進行觀察、思考、感知和練習,使教學更接近生活體驗。學生可以體驗各種活動,使用各種技能,例如自學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來實現(xiàn)全面的改進。
二、在道德和法治課堂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靈活運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
任何知識都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的,尤其是基礎階級的道德和法治。它們的每個部分都涉及生活,例如角色扮演、漫畫和小游戲。情景喜劇和迷你游戲可以向所有學生開放。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相互影響,并學會更有效地掌握相關的道德和法律知識,提高知識應用技能和靈活性。例如,當在講解“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時,使用了游戲介紹方法。在本課開始時,可以先請幾個孩子參加彈跳比賽,給孩子們排球,籃球,乒乓球和網(wǎng)球,故意讓他們玩而不講游戲規(guī)則。所以有些孩子先玩投球,然后再運球。由于球的彈性不同以及比賽的開始時間不同,孩子們對比賽結果的看法非常不一致。許多孩子大喊:“不公平!不公平!”這時,教師可以故意問學生:“你為什么感到不公平?”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表達了他們的觀點。緊接著,教師再次問:“同學們,你們認為玩游戲時你們的行為符合規(guī)則的要求嗎?”基于此,孩子們意識到游戲需要規(guī)則,規(guī)則無處不在。
(二)豐富游戲活動并增強參與感
小學生處于活躍的年齡,因此教師應通過講道德和法治,適當豐富游戲活動,并提高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小學生的玩味本質(zhì)。教師做長時間的課堂教學,學生只能聽。這樣的前提下,小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種完全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經(jīng)驗模式,使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獲得新知識并提高教學效果。當老師講道德和法治時,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游戲來釋放小學生的本性并寓教于樂。例如,通過講授“購物知識”,可以組織小學生模擬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場景,例如在超市中模擬購物,以便在購買小家電時,學生習慣于檢查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日期,有效期和包裝、始終檢查手冊,證書,保修卡和其他習慣,以了解如何正確解決購買糾紛。在模擬的購物游戲中,小學生會感受到強烈的參與感,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
(三)做功課,實現(xiàn)學習目標
在小學進行道德和法治研究不僅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還需要終身學習,解決特定事件并實現(xiàn)“教學、學習和行動”的統(tǒng)一。家庭作為教學的延伸,家庭作業(yè)必須與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便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愿。因此,老師應該改變想法,主動處理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并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開始。例如,當教“我們不亂扔”時,老師可能會進行一次小型調(diào)查,以收集學生在校園內(nèi)的不文明行為并解釋原因。通過調(diào)查,學生對亂扔垃圾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鼓勵其他不文明的行為,并實際上實現(xiàn)了“我們不亂扔”部分中“走進健康文明的生活”的教學目標。實際上,以生活為導向的家庭作業(yè)主要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行為和事件,并通過熱愛實踐來體現(xiàn)一些獨特的品質(zhì),例如熱愛家園和認真學習。
(四)專注于評價教學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是否積極參與了這項活動,他們是否參與了這項活動以及學生的感受。要及時評價這些教師,使學生明確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內(nèi)化活動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例如,在對“我做合格小公民”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扮演角色,與父母爭吵以及與父母平等溝通。在會議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不同的交流方式對父母和孩子的影響,并要求參加角色扮演的學生談論他們的感受。學生的回復表明,學生希望與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并了解父母自學并不容易,但他們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做。因此,鼓勵學生積極與父母討論學校生活,不要以為長大后不需要父母。還可以通過“簽署合同”與父母進行合作,例如幫助父母按自己的喜好完成家庭作業(yè)并每月舉行一次家庭會議。通過指導和評估,學生對本課有更深的理解,并了解要成為合格的小公民,學生必須首先孝敬父母,只有做好工作和維護小家庭才能使社會更加凝聚。
結語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實施,教師不再追求單一的知識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情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關于道德和法治的課程都是基于指導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的經(jīng)驗。通過體驗式教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開展小組和討論等多種體驗式教學,以真正識別生活與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并幫助學生識別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簡而言之,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實施都離不開學生的特殊性和教學內(nèi)容的結合。為了將體驗式教學納入基本道德和法治課程,教師需要制定具體的指導方針,加深學生對道德事件的理解和評估,并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以及教學實踐的實際條件。
參考文獻:
[1]徐靜.“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09).
[2]李艷麗.淺談“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3]任志慧.“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J].新課程(上),2017,(09).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4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