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瑜 張涵
摘要:我們的教育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意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幼兒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展水平和成長軌跡,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吨改稀分刑岢觥耙姓J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自身的發(fā)展契機,賞識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關鍵詞:特別;愛;信任;鼓勵;尊重;因人施教
幼兒教育要面向全體,注重個體差異。我們的教育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意個體差異因人施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沒那么簡單。面向全體和因人施教這一原則不能割裂開,面向全體幼兒是幼兒園工作中就好比是“面”,因人施教是“面上的點”,沒有面也就沒有的點,有了點就組成了面。所以,只有面向全體才能更好的因人施教,只有注意因人施教才能促進整體提高。面向全體和因人施教相輔相成,二者的關系就像人的左右手,只有兩手一起抓,我們的工作I才能不留缺憾。
一踏進幼兒園的大門,我們極力做好對全體幼兒一視同仁。幼兒園的孩子不可能整齊劃一,這時 我們教師就要靈活掌握,因人而異因人施教了。我們都希望整齊劃一簡單明了,可事實不會如此,生活紛繁復雜,3——6歲的孩子更是變幻莫測。需要教師有高度的職業(yè)敏感性和責任感。才能自如掌控孩子。如何針對幼兒個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育呢?這就需要老師有愛心有耐心尊重信任幼兒。
今年新小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孩子——博博,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博博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性格急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聽不進任何勸阻——逆我者亡。不僅自己一天能打哭幾個孩子,而且還能鼓動一幫孩子跟他學,班級騷動不安的狀態(tài)和他有直接關系,他能推波助瀾使整個班級充斥著活躍的沸騰的氣息,導致其他幼兒跟他學完全沒有任何規(guī)則意識,所以班級的幼兒都我行我素沒有章法。博博是典型的活潑好動攻擊挑釁性格的孩子,另外他還高度敏感、反抗叛逆。
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孩子,班級的三位老師提起博博不僅有如履薄冰的感覺而且還感到陣陣寒心。老師上班兒的時間里,我們得有百分之七十的精力耗在他身上,時不時的他會搞一些狀況,老師批評他他也不聽,說他一句他犟一句,而且還霸道的一手叉腰一手指著老師,不講道理沒有禮貌。在家里博博媽媽說,有時會揍他,所以他跟著媽媽相對省心些。爸爸中年得子嬌慣溺愛博博,所以不怕爸爸。另一個原因是博博很小的時候 害過一次大病差點要了命,身體比較弱,所以,家里人都寵他,養(yǎng)成了跋扈的性格。這些還不算,他媽媽說,在奶奶家那邊,博博是最小的孩子;在姥姥家這邊,僅此一個孩子,所以,雙方老人也寵。特別是姥姥沒原則的慣著他。了解了博博家的一些情況,我大概知道博博的性格之所以這樣,跟他爸爸媽媽和他的家庭教養(yǎng)有直接關系。
首先,我和博博的父母要有默契達成共識,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一致才能有效。博博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總會出些狀況,博博媽媽經(jīng)常和我們老師聊起孩子,借此機會,我們老師站在家長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發(fā)自肺腑的跟她講: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很快過去,博博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學校怎么上課怎么和同伴友好相處。小朋友們?nèi)遣黄鹂偠愕闷?,同伴都避之唯恐不及,對孩子良好性格養(yǎng)成有益嗎?有時他自己都說:“老師,我不是個好孩子?!彪y道這么小就讓孩子這么評價自己嗎?博博的媽媽也有這樣的顧慮。但是她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有問題,她急的時候揍孩子一頓,當時見效果,事后于事無補,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扭轉(zhuǎn)這個孩子,我告訴她:要打持久戰(zhàn),有長期的心理準備。
其次,我們從禮貌待人入手,幫助博博改掉跋扈的行為。博博有一個標志性動作叉腰指著老師,特別是老師阻止他的出格行為時,他會氣急敗壞的跳著腳指著老師說一些不禮貌的話,甚至會有罵人的臟話。每每此時此景,我總怕班級的其他孩子會因為他的負面影響而跟他學。因此,我要趁熱打鐵趕快補救,和班里的孩子一起分析評價博博的行為,大家紛紛發(fā)言,指責博博的行為不禮貌。小朋友在我的引導下,告訴他正確的承認錯誤的方式方法。這樣的陣勢讓博博有些不知所措,雖然嘴上還硬氣著呢,已經(jīng)沒有跋扈的氣焰。這時我出來當和事佬,告訴他:“如果你真誠的道歉,我們會原諒你!你還是好孩子!”他問:“我是好孩子嗎?”我說:“你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樣,都是好孩子,只不過這一次錯了,改了還是好孩子?!焙髞硭麑胰苏f,謝媽媽說,我是好孩子。后來用這一方法博博改掉了不少的壞習慣。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因人施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沒那么簡單?,F(xiàn)在的孩子見多識廣,思維敏捷。愛那些聰明伶俐乖巧聽話的孩子容易,而愛那些多動叛逆比較個性的孩子就需要老師擁有寬闊的胸襟博大的愛心了。幼兒教師和孩子朝夕相伴,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給身邊的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經(jīng)常反思并具有穩(wěn)定的情緒、良好的行為、謙和的性格,和孩子一起暢游在童年的時光隧道。
人們總把教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花園里,百花盛開,形態(tài)各異,雖然玫瑰有刺,可是也改變不了我們的喜愛之情。在幼兒園的大家庭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神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老師滿懷愛心來讀,一定收獲豐厚。
參考文獻
[1]孫瑞雪 .愛和自由[M].中國婦女出版社, 2009版.
[2]孫云曉 . 與孩子一起成長[M].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7版.
[3].陳素娟 . 心理暗示的力量 [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