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
摘要: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最大的難點在于“審題”和“立意”兩方面,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是思維容易錯亂,而且分不清主次,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學生的作文立意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作文“跑題”現(xiàn)象。所以,在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教學引導中,教師應讓學生學會構建自我的正確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創(chuàng)作能力,提高學生審題、立意的準確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重要作用;教學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占有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著困擾。尤其是在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推動下,作文的寫作題目形式有了更多的變化,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對新作文材料的出題方式不適應,沒有真正把握材料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未提取正確的立意要求,以致學生的作文出現(xiàn)偏題現(xiàn)象,不符合題目要求,直接影響語文整體成績。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加強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轉(zhuǎn)變寫作教學模式,教授學生審題技巧,鍛煉其新材料作文寫作能力,從而提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
一、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低,并不是完全通過書面表達體現(xiàn)出來的,還體現(xiàn)在思維能力上?!靶虏牧献魑摹备幼⒅貙W生通過對材料的精讀,然后有多個不同的“立意方向”,站在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對材料表達的意旨進行探究,并通過文字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對材料的理解。通過對材料提煉立意之后,然后利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的脈絡逐漸展開,從而有思路、有條理地完成開頭、正文及結尾。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來進行。
(二)有助于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測試
通過作文題目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測試,這是史無前例的,這也充分表明了國家教育更為重視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當前我國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有著高度的一致性。新材料作文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必須精讀材料,對材料所表達的敏感詞匯進行深入分析,然后確立其主題,并通過語言總結出自己對材料中心思想的理解,最終形成一篇文章。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能力,提高其“立意”的學習能力,所以新材料作文的一大亮點即通過對材料的閱讀理解,對學生思維方式進行測試。
二、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延伸思維,學會多角度理解“審題立意”
新材料作文通常需要學生對文章含義有一個全面的理解,然后抓住其中的一個角度或點來創(chuàng)作。事實上,新材料中的觀點可以有多個,不同的角度,其得到的觀點可以不同,因此,教師在引導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而發(fā)散性思維則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圍繞新材料不斷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將思考和分析到的角度或點記錄下來,教師也可在日常作文訓練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多視角地聯(lián)想,為學生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的多樣性、創(chuàng)造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會對學生的審題能力有直接的影響,高考作文材料重點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健全的知識結構,要求其能通過閱讀材料,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從多個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的觀點。為此,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學生應擁有自我的人文情懷。如果學生表現(xiàn)出較弱的審題能力,那么這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即是個人精神世界的空洞與缺乏。由于我國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接觸到的閱讀都是機械化地分析與解答,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的真實思路有所偏離。對此,就需要引導學生逐漸把所學的語言知識與個人的精神世界進行結合與滲透,不斷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整體感知度,從而更加準確、深刻地理解材料的語言形式和思想。其次,應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生應是教學的核心主體,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其個人的情感活動中擁有自我的思維方式,使其有思考、感悟和發(fā)表個人看法的權利和能力,從而建立學生個人的審美能力。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從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跳脫出來,充分呈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由此才能讓學生主動發(fā)揮其思考與感悟的能動性,更好地將所學的語文知識與個人精神或情感世界的認知相結合起來。
(三)引導學生善于對社會生活予以關注,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歷年的高考命題作文,大多數(shù)都反映的是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對此,大部分學生分析的角度始于難易性,這并沒有任何問題,但事實上,如果只是簡單的“難易”會導致判斷的太過于“功利”,作文創(chuàng)作的好或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從寫作中真正得到啟發(fā),并體驗和感悟到生活之美,這才是寫作的意義所在。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善于對社會生活予以關注和思考,從中意蘊出一些值得深思或給人啟發(fā)的內(nèi)容。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其最大的特點即豐富性、廣泛性以及開放性,對此,教師應與時俱進,以更為開放的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并引導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其語文知識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審題立意的準確性與新穎性。
參考文獻
[1]趙秀艷.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分析[J].漢字文化,2018(19).
[2]吳娟.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