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營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日常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情況,從“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課堂,增加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三個方面出發(fā),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改革;網絡資源;情境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51-186
在近些年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下,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逐漸出現(xiàn)在了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同時,其也以極快的速度成為了當前最倡導的教學理念之一,核心素養(yǎng)其實指的就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數學核心素養(yǎng)它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數學能力,而是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該將其充分的與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結合,選取傳統(tǒng)數學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勢,摒棄其中的劣勢,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數學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真正的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并且能夠主動的投入到對數學的學習中去,從而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一、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各科的課堂教學中已經非常的常見,但是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過去陳舊和形式化,在教學時過去渲染多媒體的運用,而忽略了最實質的數學教學內容,不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另外,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且教學的速度過快,學生的學習強度太大,學生就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因此,教師要想好好的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數學教學,就要首先學會反思自身在多媒體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豐富教學的方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一絲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課的知識時,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半徑、直徑及其特征,理解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而在此基礎上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進行授課,從而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們快速掌握本課的知識核心和重難點內容。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找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的物體圖片進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種互動式的課堂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意識,從而保證了課堂的高效性。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出示課件,讓學生找出圓,并比較圓和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并且可以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認識圓,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們的空間抽象思維,最終充分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課堂,增加學生主體地位
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做數學練習題,學生沒有真正的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也就失去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與數學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點進行一個有效的結合,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生活化的學習情景,教師可以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到這個教學情景中去,進而促使學生真正的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促使學生更加容易去理解數學中的知識點,與此同時,還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鍛煉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一)”這一課的知識時,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是:“使學生初步認識百分數,并且能夠用百分數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而在此基礎上就可以結合情境教學進行授課,比如教師提出問題“某班學生作了一個種子發(fā)芽實驗,你能不能像計算達標率一樣,也總結出一個計算發(fā)芽率的公式呢?”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于此問題的思考,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思考得出發(fā)芽率的公式,并真正的算出發(fā)芽率,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
三、引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式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模式,同樣團體合作能力也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中所需要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意識的形成,而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也是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的。但是教師需要處理好學生之間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的關系,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彼此交流學習經驗,進而取長補短豐富自身的學習技巧,還可以彼此互相鼓勵,增加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最終一步步突破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內容。
例如,在教學“扇形統(tǒng)計圖”這一課的知識時,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結合實例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調查全班學生最喜歡的體育運動,并用扇形統(tǒng)計圖將統(tǒng)計的結果畫出來,進而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通過一系列的收集活動最終得出結論,進而不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需要教師去對數學課堂進行一些列的全新改變,還需要教師去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創(chuàng)建出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真正的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促使學生一步一步的突破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數學中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的數學思維,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紀海. 淺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實踐[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7, 000(035):102.
[2]張炳意. 彰顯學生主體:核心素養(yǎng)取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意蘊與路徑[J].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7, 000(0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