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穎
摘要:其實,從語文學科本身來講,它是有其內(nèi)在魅力的,語文教師應該憑借語文教材的獨有的特點和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將生動有味的語文教學還原給學生。
關鍵詞:語文課堂;生動教學;教學效果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近代教育理論奠基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我們的教學藝術“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可現(xiàn)在,我們的學生有點害怕語文、逃離語文。其實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不能埋怨學生,而應該在我們語文教師自身上查找原因,怎么才能讓語文課堂生動起來呢?本人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個人的拙見:
1 突顯語文的魅力,讓語文課生動起來
1.1 學習語文要反復誦讀課本中的佳作
文學理論家劉勰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龍》里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說出了語文的巨大魅力。
在語文課本中,其實有很多的課文,比如現(xiàn)代文的《春》、《濟南的冬天》、《背影》、《蘇州園林》等,還有文言文,課外古詩文,都是美文!它們無論是寫人、敘事,還是描景、狀物,無不充滿著迷人的語文之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誦讀方法:大膽地試讀、自由大聲讀、細細品讀、分小組分角色讀、比賽誦讀、文配樂誦讀等,這樣,學生會越讀越有趣、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投入,慢慢的,就會真正品味到了語言的文字魅力。此外,還可推薦一些名家名篇,讓學生欣賞、品讀不同的文學著作,并作好閱讀摘記,交流誦讀,進而掀起了熱讀、愛讀詩文的高潮。
1.2 學習語文要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
記得我在和學生一起學《背影》這篇課文時的情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父子之間的親情。面對親情,學生的體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有的說:“父愛,給我幸福的家?!庇械恼f:“親情,讓我覺得我家很溫暖呀!”有的說;“我要感謝爸爸、媽媽!?!庇械恼f:“讀了《背影》,我會更加珍惜我的家?!薄@是學生們將文章中親情和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融合后和語文的嶄新對話。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沒有將學生生活積累調(diào)動起來,如果沒有將學生的自身的體驗的喚醒起來,怎么能有學生如此富有靈性的真情告白呢?學生的生活體驗就是我們的學生親近語文、學習語文、熱愛語文的寶貴源泉!
這樣看來,語文,是感性的語文,是民族的語文,是生活的語文!教師只要認真把握好人與語文的關系,相信,語文課堂的生動教育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2 注重學生的個性學習,讓語文課生動起來
在初中階段,我們語文教師要真正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應該了解這個階段的學生的特點,應堅決地拋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其引導到對語文課的喜愛和興趣上來。
在上朱自清的《春》時,在備課中、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至始至終都圍繞一個教學主題——學生學習的需要,所有的細節(jié)都針對學生的“學”設計。如我在課前將學生按自愿分成幾組,一組是繪春組,按《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幅圖,畫出自己心中的圖景,一組是尋春組,讓學生在電腦上,到大自然,去尋找春的景象和蹤影。在上課時,我讓學生們展示各自心中的春天,結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爭相上講臺展示自己找到的春天,這時,我適時地說:同學們,大家都找到了春天,非常好!非常棒!不過除了同學們都找到美麗的春天外,今天呀,還有大同學也找到了春天,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找的春天是怎么樣的呢?“想----”,一下子學生異口同聲的說,這樣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春》這篇課文了。
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設計,它必須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它需要充分地照顧到學生的生命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突出語文課本生動的教學。
3 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動起來
我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音樂是通往思維和記憶系統(tǒng)的高速公路,當高雅的音樂一旦被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的時刻,語言就會通過音樂這個媒體開啟學生獲取信息的通道,讓他們愉快的步入課文所營造的那座無比神圣的殿堂?!蔽以跍蕚渖暇拍昙墶吨侨∩骄V》一文公開課時,我就開始琢磨,怎樣才能讓學生從這堂課中,感受到梁山英雄好漢鮮明的個性、感受到我國四大名著的文學魅力。于是我想到了多媒體的手段:在導入時,我將多幅梁山英雄的圖片配上《好漢歌》,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看人物圖,一邊猜圖片中的人物,結果,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好漢的名字,相互間還爭辯著,這時,我適時的引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來說英雄”,其后,我依次根據(jù)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制作了“楊志趕軍漢”、“好漢智放蒙漢藥”等視頻,學生完全融入情節(jié)中,也讓人物的性格直觀地展露無遺,到時,學生歸納起人物性格來,就水到渠成了。
課堂教學生動,是一項教學綜合藝術的體現(xiàn),也是我們教師追求的一種教學境界,它和我們教師的教學知識積累相關、它和我們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相關、它和我們教師的教學藝術修養(yǎng)相關。筆者愿和各位同仁不斷的求索苦煉,為達到教學生動的藝術境界努力,讓學生能在語文的樂園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參考文獻:
[1] 王世發(fā).論語文教學的生動藝術[J].浙江師大學報(社科版),1997(05).
[2] 龔如君.趣味語文教學法[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3] 杜春梅.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J].成才之路,2009(15).
[4] 張煥然.讓語文教學生動起來[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10).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