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怡
摘要:宮斗題材電視劇展現(xiàn)了后宮女性無法選擇與改變的悲劇人生。本文以《后宮》系列電視劇為例,從悲劇因素、悲劇的情節(jié)設(shè)置和悲劇美感三個方面展開闡述宮斗題材電視劇的悲劇美學。
關(guān)鍵詞:宮斗劇;悲劇;悲劇美學
《后宮》系列電視劇包括《后宮·甄嬛傳》(以下稱《甄嬛傳》)與《后宮·如懿傳》(以下稱《如懿傳》),是宮斗題材電視劇中的杰出作品,話題度、收視率和口碑等均名列前茅。宮斗題材電視劇圍繞皇帝與妃子之間的故事而展開,《后宮》系列電視劇屬于重點展現(xiàn)一位妃子的故事的“大女主劇”。女主角與皇帝曾經(jīng)擁有真摯的愛情與甜蜜幸福的生活,但與古裝偶像劇不同的是,《后宮》系列展現(xiàn)的并不是永恒的童話般的愛情故事,而是殘忍地將女主角推向了悲劇的深淵。兩部劇集的故事主題、情節(jié)設(shè)置與人物結(jié)局大不相同,但對于其中的人物來說,都是人生的悲劇。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睂m斗電視劇中的所有人物的人生幾乎都是悲劇,從女主角、皇帝、妃子到最底層的宮女、太監(jiān),沒有人能夠逃脫命運女神的掌控。甄嬛雖然最終成為太后,卻失去了摯愛,孤獨一人在這世界上,是一種勝利者的悲劇;如懿與皇帝形同陌路,積郁而死,是一種失敗者的悲劇。悲劇比喜劇更具有深刻的情感力量與生命力量。
一、宮斗劇的悲劇成因
(一)命運悲劇: 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人生
悲劇這一種戲劇形式起源于古希臘時期。古希臘人認為命運是一種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由命運所引起的災(zāi)難需要某個人來承擔,從而產(chǎn)生了悲劇,命運是悲劇意象世界的意蘊的核心。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之中,女子沒有選擇人生的權(quán)力?!墩鐙謧鳌分信鹘钦鐙忠驗楦赣H年邁,妹妹年齡尚小而被迫入宮選秀。在選秀時收斂鋒芒,卻因為容貌似皇帝的前任皇后而入選。《如懿傳》中女主角如懿與皇帝青梅竹馬,生性淡泊,卻因為家族的衰落而不得不卷入后宮的爭斗之中。對于這類女性來說,她們的人生似乎早已被命運標上籌碼。這種命運結(jié)合了多種因素:家族、父母、夫家等,對于個人來說無法自由掌握。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核心——皇帝,也是命運力量的受害者?;实凵鷣頉]有自由,生活著的每一天都在為成為皇帝而做準備,雖然所有人都唯命是從,卻極少能夠遇見真心相待之人。
命運的力量是無法捉摸的。當人類在遇到種種困難與痛苦沒有辦法解決時,只能歸因于命運的安排。雖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這一種力量是有特定的條件和前提存在的。人都會有與命運抗爭的意識,但是人的力量相對于命運來說實為渺小?!墩鐙謧鳌分械娜~瀾依本來是馬場中自由自在的馴馬女,因為皇帝的一意孤行入宮為妃。葉瀾依從不向皇帝示好,也不參與后宮中的斗爭。《如懿傳》中的寒香見是邊疆進獻給皇帝的禮物,她的真心隨著心愛之人的死而失去,從未對皇帝產(chǎn)生感情。這兩位女性在得到寵幸之初就主動飲下了絕子湯,一生不能生育。這樣的行為看似是在與自己的命運相杭衡,結(jié)果葉瀾依為果郡王殉情自殺,寒香見一生郁郁寡歡,她們的人生終究是一場悲劇。
(二)歷史悲劇:歷史的必然性。
葉郎在《美學原理》中提出:“與古希臘的悲劇相比較,中國古代悲劇顯示的命運的力量和命運感有著不同的歷史的、文化的內(nèi)涵?!鼻懊嫠f,命運掌握在個人的手中需要有前提條件。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下,人人受到思想與行為上的禁錮,尤其在皇宮中,悲劇的產(chǎn)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性所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毋庸置疑的生殺決定權(quán),享有后宮佳麗三千,他們共同生活在宮廷圍城之中。后宮中的女性一生只為皇帝與家族而活,自從進宮之后斷絕與家人朋友的聯(lián)系,失去了所有的情感支撐與自我價值。
(三)階級悲?。喝宋锏燃壊黄降取?/p>
皇宮是一個微型的社會,不同人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后宮悲劇的產(chǎn)生很大部分取決于每個人受到的不平等與不合理待遇?;实墼诮鹱炙淖铐攲樱麄兊谋瘎∈且环N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主角的悲?。赫鐙峙c如懿曾經(jīng)都是受到極致恩寵的妃子,她們善良美好,從不主動引起后宮斗爭。但是由于生活中的各種磨難與問題,導致了她們與皇帝情感破裂、彼此疏遠。寵妃的悲?。骸墩鐙謧鳌分械娜A妃與《如懿傳》中高貴妃曾因家門顯赫受到皇帝的盛寵。華妃的悲劇始于皇帝賜予她的避孕歡宜香,不允許她生下兒子,防止其哥哥年羹堯外戚干政、爭奪皇位。皇帝喜歡華妃卻更以江山社稷的穩(wěn)固為重,華妃縱使再驕傲,得到無上的榮華風光,最終也是以悲劇收場。其他妃子的悲?。汉髮m中大多數(shù)妃子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是人生中最有希望的部分,但是這種日日企盼的希望并不會有美好的結(jié)果,因此等待就成為了她們?nèi)松凶钔纯嗟牟糠帧K齻儽魂P(guān)在皇宮的大牢籠中,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悲慘的。
(四)性格悲劇
黑格爾認為性格應(yīng)該是悲劇美感魅力的核心。從《后宮》系列電視劇中可以看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往往沒有好的結(jié)局。榮格曾說“性格決定命運”,命運的力量縱使不可抗拒,但性格的差異可以使人生路徑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甄嬛在進宮之前在寺廟里許愿:嫁與世間上最好的男兒,與他白首到老,不被選入進宮。在除夕夜時,倚梅園中許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見甄嬛對愛情的期待與重視?;实叟c她渡過了一段相知相許的日子,可在她得知自己被皇帝當作前任皇后的替身時傷心欲絕。皇帝欲和她重歸于好,她卻負氣離開皇宮,甄嬛對感情的執(zhí)著致使她與皇帝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而如懿本來與皇帝具有青梅竹馬的感情基礎(chǔ),因為如懿不爭不搶,遇到誤會毫無解釋的性格,最終兩人產(chǎn)生了不可修復的裂痕。兩位女主角的性格影響了她們的人生走向,但無論是堅持自我,還是強顏歡笑地討好皇帝換取榮華地位,對于她們本人來說都是一場毀滅性的悲劇。
在兩部影視作品中,皇帝都是敏感多疑、自私冷漠的性格。皇權(quán)和地位勝于一切,包括愛情、親情和其他情感。這樣的性格最終致使他們的皇后與妃子逐一疏遠和背叛,致使兄弟反目成仇,致使臣子不再為其效力。
二、宮斗劇的悲劇情節(jié)設(shè)置
《后宮》系列的兩部電視劇在情節(jié)設(shè)置中具有相同之處?!墩鐙謧鳌分姓鐙纸?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展現(xiàn)了她與皇帝初戀時的甜蜜;第二個階段中她了解了皇帝的內(nèi)心,傷心失望而離開皇宮進入寺廟修行,與果郡王相愛;第三個階段甄嬛重新回到皇宮,與皇帝貌合神離,運用手段登上高位?!度畿矀鳌分腥畿惨步?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描繪的是她與皇帝青梅竹馬的美好愛情;第二個階段如懿成為了皇后,與皇帝相伴相守、互相扶持;第三個階段如懿與皇帝心生芥蒂,逐漸疏離,形同陌路。他們的愛情悲劇是造化弄人,也包含自己的選擇。創(chuàng)作者運用三段式的層次結(jié)構(gòu),利用情節(jié)突變、對比和遞進的手法使戲劇的悲劇性更加復雜與深刻。
三、宮斗劇的悲劇美感
宮斗劇中運用了許多審美意象進行隱喻,《甄嬛傳》中的貓、菊花、朝顏花、合歡花等,《如懿傳》中的凌霄花與綠美盆栽象征著人物關(guān)系和人物結(jié)局,更增添了凄美之感?!睹缹W原理》中悲劇的美感有三種因素:憐憫、恐懼和振奮。在整個宮斗劇的審美體驗中,觀眾的情感是多元且復雜的一個變幻過程。審美快感并不是只能依靠主角美滿團圓的結(jié)局而獲得,由悲劇產(chǎn)生的力量使觀眾在憐憫、恐懼、振奮的遞進過程中進行深刻的思考,得到精神的震撼與心靈的升華。
參考文獻:
[1]葉郎.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武青.中國悲劇藝術(shù)中的美學思想[J].美與時代(下旬),2013(08):44-45.
[3]李向陽.電影《鬼子來了》的悲劇性美學策略[J].視聽,2019(01):71-73.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藝術(shù)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