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
【摘? ? 要】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國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美術的情感教育目標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進行情感教育滲透,讓初中生在情感熏陶中塑造全面人格。
【關鍵詞】初中美術? 情感教育?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078
美術學科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美的能力。美術課程的情感體驗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但是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美術課程變成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部分教師不夠上心、學生更不重視,甚至出現(xiàn)其他學科教師隨意占用美術課的現(xiàn)象,因此美術教師必須重視美術教學,重申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并進行深刻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情趣
情感是人對待周圍現(xiàn)實和對待自身態(tài)度的一種穩(wěn)定而持久的體驗。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想情感還不夠成熟,想法稚嫩,而美術課程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看待事物的情感體驗,豐富精神生活。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欣賞、制作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能夠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美術素材大多為自然景物,學生經過精心制作形成熱愛大自然以及生活的良好態(tài)度,在收獲美術知識的同時得到情感的升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些思想會進一步影響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二)提升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美術是能夠傳遞人類精神文化最主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作品來傳遞思想和情感是世人喜愛的一種文化表達方式。中國畫是我國特有的文化標識,在世界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畫蘊含豐富的美術技巧與方法,通過學習中國畫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文化中的精粹,還可以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文化自信,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此外,在美術課程學習中,學生還能通過視覺等感知能力提升思維能力,豐富形象儲存,用美術形式和表達方式積極參與文化的交流和傳承,從而發(fā)揚中華文化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文化。
(三)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美術活動是我們接觸最早的動手操作活動之一,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這彰顯了美術的人文性特點。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美術課程能讓學生暫時從緊張的學習任務中解放出來,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泄。美術課程沒有枯燥的文言文,也沒有難以理解的公式,學生能夠在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有益于學生身心素質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二、加強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的舉措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美術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講解美術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教學內容要貼合學生的情感經歷,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抒發(fā)內心情緒。比如在學習《梅花》的時候,讓學生欣賞著名畫家的優(yōu)秀作品,分析作者要通過這幅畫表達什么感情,讓學生互相交流有關梅花的故事或知識,展示形容梅花的詩歌詞賦,經過分析解讀,讓學生和作者達到共情,了解作者用水墨繪畫來傳遞感情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情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考討論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體會感情的基礎上進行臨摹作品,學會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來抒發(fā)情感,讓繪畫作品更有生命力。
(二)善于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中,教師總是粗略講解畫的主題后讓學生沒有目的地開始作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不到正確的方法繪畫,更談不上由畫產生情感體驗。因此,美術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式,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效率地學習,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感受美術,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掌握美術技能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情感教育滲透。以《橋》這節(jié)教學為例,教師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在上課前實地考察,搜集、觀察、整理橋梁制作的信息,掌握橋梁設計構思,進而運用到繪畫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學習到橋梁的特征、作用、造型結構等,讓各層次學生在互動、探討中順利激起探索欲、求知欲,同時獲取情感體驗,豐富生活經驗。此外,繪畫的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鉛筆畫、彩筆畫、國畫等。通過展示繪畫作品,讓學生豐富橋的知識以及感受不同畫的形式所傳遞的感情,最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展示加以總結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發(fā)揮多媒體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效果,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優(yōu)秀作品傳遞給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精神價值。
(三)適當開展課外寫生活動
實踐是獲取知識、體驗情感最直接的辦法。美術教師要將情感教育有效滲透到實踐活動中去,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實踐任務以及情感目標,促使學生能在實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情感體驗,從而彰顯情感教育的獨特魅力。寫生是美術實踐活動最主要的一種方式,通過寫生活動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大自然,直觀地感受繪畫素材的分配,在情感熏陶中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識。教師要在學生寫實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將美術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根據寫實景物闡述繪畫的表現(xiàn)方式、基本繪畫技巧、主題思想表達等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抓住繪畫的重點,學習構圖知識,并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比如,在教學《素描風景寫生》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樹林進行寫生,讓學生制作一幅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并且向學生講授運用鉛筆畫樹木的方法和步驟,在繪畫中掌握遠景和近景的處理方法,懂得如何區(qū)別主次。通過戶外寫實活動,學生既能掌握如何處理以樹為主風景畫的空間感,同時也能提高對美術課堂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周圍美好事物的能力,讓學生懂得自然美和藝術美之間的關系。
美術學科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對初中生形成正確的人格、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學校應該重視美術課程的開設,教師應該改進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魅力,促進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提高感受情感的能力,從而促進自身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進而使自己適應社會全方面發(fā)展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