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蕊
【摘 ? ?要】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長期占據(jù)主導地位。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長期是舞臺上的主要演員,而學生只扮演觀眾的角色。教師只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養(yǎng)成了被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學習效率低、學習成績不理想。隨著英語課堂改革的推進,教師應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問和探究。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誕生的,它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響應了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號召。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高中英語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65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建立自我探究、解決探究、再探究和應用拓展。這四個階段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通過運用自學、合作、體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能夠主動學習英語,最終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文以高中英語閱讀課為例,說明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課堂的角色
在新模式、新思維、新觀念、新要求下,教師必須轉(zhuǎn)變觀念,準確定位角色。新模式要求教師成為教學過程的參與者、設計者和指導者。在傳統(tǒng)的課堂舞臺上,教師總是起主導作用,少數(shù)尖子生作為輔助角色,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扮演觀眾和觀眾的角色。教師只是盲目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讓學生重返課堂,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以平等的身份積極參與學生的提問和討論。教師把學習的自由時間留給學生,把表達的機會留給學生,把想象的自由空間留給學生。教師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提問、思考、討論的習慣。讓他們成為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和分析者。教師應使用鼓勵性語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展示自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和研究者。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業(yè)務能力
新模式的課堂,不是教師預設的課堂,而是問題不斷涌現(xiàn)的課堂,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各種各樣的知識儲備,學生需要一杯水,教師可能就需要儲存一桶水。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智慧,科學引導學生提出準確的疑點。教師要想駕馭新模式下的課堂就要不斷充電,學習各種新知。比如學會制作課件,使用多媒體,學會在網(wǎng)絡上搜索需要的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三、教師要加強教研,增強整個團隊的實力
教師隊伍中基本都是老中青搭配,在實施新模式的時候,教師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惑。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才能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怎樣讓合作探究更加高效?這樣就需要教師在一起討論研究。
四、教師要有效組織英語探究活動
“形式?jīng)Q定內(nèi)容”,因而活動形式的選取與設定直接影響著英語探究教學活動內(nèi)容與活動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顒觾?nèi)容是高中英語活動化教學開展的基礎,因而每一種活動形式的組織都以充分考慮活動內(nèi)容為前提;活動目標是高中英語活動化教學開展的目的,因而每一種活動形式的開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由此可見,活動形式的設定與組織直接體現(xiàn)著活動內(nèi)容與活動目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因此,為了避免無實效、無意義、華而不實或偏離主題的活動形式,教師組織高中英語活動化教學的活動形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每一種活動形式的組織都應以充分考慮活動目標與活動內(nèi)容為前提,以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即活動形式要契合活動目標、內(nèi)容與學情;第二,教師確立某種活動形式時,要充分考慮參與活動的方式、人數(shù)、條件以及策略等方面內(nèi)容,不組織無意義、無秩序、無準備的活動形式;第三,同一活動內(nèi)容或目標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組織不同的活動形式,同一種活動形式也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體現(xiàn)不同的活動內(nèi)容與目標。因此,教師要用教學機智巧妙、有效、有序地組織活動形式;第四,活動形式的組織要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同時,活動形式的組織要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認知——拓展——遷移——整合的知識意義建構過程。
五、教師要建構探究教學多元評價體系
新課改精神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智能。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有效性特征也包括著:教學目標是多維的,側重于教學的發(fā)展性功能;教學準備全面充分;教學活動強調(diào)主體間的交流與互動;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恰當應用各種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全面且具有針對性。據(jù)此,我們的評價模式也應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提倡摒棄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的終結性學業(yè)評價方式,因為它嚴重制約了學習者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孤立于學習者之外存在的,而是學習者依據(jù)先前的認知結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互動合作進行自我的意義建構的。因此,評價模式體系也應與教學策略模式的改革同步進行,改變傳統(tǒng)評價模式中唯知的單一標準,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及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相結合。平時表現(xiàn)與考試結合、把學業(yè)測試與升學考試結合并將之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指標,這種考試與考查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給學生在開放的英語學習情境中進行有意義的知識建構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的平臺,同時起到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及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陳明燈.高中英語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式建構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