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要:隨機抽取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初三女生作為研究對象,每組20人,對照組采用耐力跑傳統(tǒng)訓練,實驗組采用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實驗組在實驗后800米成績優(yōu)于實驗前的成績(P<0.01),與對照組比較,雖然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實驗組800米成績提高的幅度更大,成績更好。
關(guān)鍵詞:初中生;800米;供能特點;間歇訓練
一、目的
HIIT對初三女子800米成績的影響。
二、對象
隨機抽取對照組與實驗組的2014屆初三女生各20人。
三、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知網(wǎng)查閱文獻資料并結(jié)合教學實際,提出采用HIIT發(fā)展初中生有氧耐力的設(shè)想。
(二)實驗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低強度重復跑練習;實驗組則用HIIT的教學方法。每周訓練三次,每次練習為20—30min,持續(xù)四周。
四、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實施
(一)訓練強度
次最大強度:持續(xù)時間約1min,85 —90%VO2max,間歇時間約4min。
最大強度:持續(xù)時間約1min左右,95—100%VO2max,間歇時間約3min。
(二)訓練內(nèi)容
1.訓練前期200米×3組—150米× 5組,間歇跑,90%VO2max,間歇時間3—5min;
2.訓練前后期400—600米跑×2—3組,間歇跑,85—90%VO2max,間歇時間3—5min;
3.訓練中期可采用100—150米×5 —8組,間歇跑,90%VO2max,間歇時間2—3min;
4.訓練中后期可采用(100+200+300 +300+200+100)×1—2組的組合跑,85— 90%VO2max,間歇時間3—5min;
5.訓練后期400米—400米或400米—200米間歇跑2—3組,接近極限強度水平,間歇時間3—5min。
(三)訓練計劃實施
訓練計劃是在高強度間歇訓練中發(fā)展初中女生有氧耐力,為期四周,分五個階段進行訓練。
1.訓練前期
主要采用次最大強度間歇訓練方法,發(fā)展速度耐力,同時提高機體適應(yīng)能力,采用短距離的150—200米的間歇跑,90%VO2max??筛鶕?jù)個人實際情況進行3—5組的練習,每組間隔時間3—5min,剛開始組間間隔時間可稍長,后面的訓練間隔時間可稍短。
2.訓練前后期
發(fā)展速度耐力,并且讓機體進一步適應(yīng)間歇訓練方法。采用400—600米間歇跑×2—3組,85—90%VO2max,間歇
3—5min。訓練時可讓學生完成400米間歇跑,之后過渡到500米間歇跑,甚至是600米間歇跑,注意控制學生的運動強度,不宜過高,間隔時間根據(jù)跑的距離相應(yīng)增加。
3.訓練中期
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可采用100—150米間歇跑×5—8組,90%VO2max,間歇2—3min,訓練開始可采用100米間歇跑,后過渡到150米間歇跑,距離越長組間間隔時間稍長。當學生適應(yīng)后,不斷增加距離和組數(shù),間隔時間不斷減少。此階段是關(guān)鍵時期,應(yīng)安排多一些訓練時間,不斷提高學生的速度能力,從而加強心肺功能的提高。
4.訓練中后期
訓練中后期可采用(100+200+300+ 300+200+100)組合跑×1—2組的,85— 90%VO2max,間歇3—5min。組間間隔時間可以不斷縮減,從而增加學生無氧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有氧能力。
5.訓練后期
采用400米—400米或400米—200米間歇跑×2—3組,接近極限強度水平,間歇時間3—5min。這個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速度和速度耐力,能夠在極限強度水平進行練習,練習的組數(shù)較少。此時,可從運動成績和運動心率看出訓練的效果,也可從訓練的主觀感受了解學生的訓練情況。
五、結(jié)果與分析
(一)結(jié)果
在耐力跑教學中結(jié)合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教學實踐研究所得,實驗班與對照班女生耐力跑成績見表1。
從表1可知,HIIT組女生耐力跑成績顯著性地提高,與對照組比較雖然沒有差異,但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二)分析與討論
1.耐乳酸訓練的涵義
運動的強度可用血乳酸的水平來控制。在訓練實踐中,運動員的有氧和無氧耐力可采用無氧閾強度的長持續(xù)跑和短于比賽距離間歇時間短的極限強度跑。人體運動的直接能源供應(yīng)是磷酸原系統(tǒng),只能維持6—8s。大于這個時ATP再生成必然來自于糖酵解系統(tǒng)。
據(jù)Mcarodle1981年的研究表明,極限強度的400米跑會導致肌肉產(chǎn)生大量乳酸,原因是糖酵解供能在肌肉釋放了乳酸,乳酸快速進入到血液及體液中,使血液酸堿度下降。高強度運動的限制因素部分是由于肌肉中大量的乳酸堆積,導致了血液PH值的變化。最終,運動強度越高,機體運動水平下降。
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教練員在訓練實踐中,只能運用經(jīng)驗來進行控制。耐乳酸訓練的強度可以用心率控制來進行。
2.耐乳酸訓練
在耐乳酸訓練中,其原理是利用重復性間歇性的高強度練習方法,讓血乳酸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狀態(tài),一般為12mmoll左右,讓機體提高耐受乳酸的能力,同時提高機體肌肉中的LDH的活性和對乳酸的緩沖釋放能力。在我們的次強度的間歇訓練,其強度基本保持在85%到90%最大攝氧量左右,每次跑的時間約為1min,次間歇時間大約4min。
3.最大耐乳酸訓練
最大濃度耐乳酸訓練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人體的適應(yīng)性、無氧糖酵解能源系統(tǒng)生成能量的能力和在高乳酸濃度環(huán)境中的大腦皮質(zhì)工作能力。
最大濃度耐乳酸訓練方法是一次快速跑的時間約1min,強度一般為95—100%VO2max,次間間歇一般為3min左右。根據(jù)我們設(shè)置的訓練任務(wù)和女生體能水平,一節(jié)訓練課安排400米—400米或400米—200米間歇跑兩到三組,接近極限強度水平,次間歇時間約為3min。在訓練后期的訓練安排,次間間歇的時間尤為關(guān)鍵,一定程度的間歇休息可以讓肌肉能夠完成下次高強度訓練,同時血乳酸濃度還是維持較高水平。3min左右的間歇時間能夠使肌肉中的氫離子基本降至運動前水平,此時肌肉無氧糖酵解能力基本得到恢復,3—5min后血乳酸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如此反復多次練習,血乳酸越來越高,機體耐受最大乳酸濃度能夠保持較長時間。
六、結(jié)論
1.高強度間歇訓練方法能提高女子800米跑的成績,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
2.在女子800米跑的速度耐力訓練中,應(yīng)根據(jù)女生的速度和供能特點,合理安排磷酸原供能、無氧、有氧能力練習的節(jié)奏與比例和運動負荷等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韋永福,王金枝.對長治體校女子中跑運動員耐乳酸訓練的探討[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6:74-75.
[2]毛海峰,劉顯東.800米跑的供能特點及其體能訓練初探[J].宜春學院學報,2007,8:29-17.
[3]萬文君.速度耐力跑運動員乳酸耐受訓練的理論與實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51-53.
[4]胡俊,楊紹昌.淺析800m跑的供能特點及其訓練手段[J].保山學院學報,2002,21 (2):56-58.
[5]陳蓓蓓,錢強,趙禹.清華大學800米跑運動員訓練追蹤調(diào)研[J].科學大眾,2007,6: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