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晶 李同彥
摘要:高校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除了新增一些體育項目,在體育課程教學的力度上也有所增大,這意味著體育課程中針對學生體能開展鍛煉和提升的項目在數(shù)量上有所增多,為了提高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和安全系數(shù),需要針對體能的康復引起充分的重視,康復體能訓練機制的引入對于提升高校學生體育運動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在運動前按照科學的方式做好準備工作,才能確保取得良好的運動效果。
關鍵詞:體育運動;康復體能訓練;機制
在全面健康的背景下,體育運動的質(zhì)量和水平需要從學校教育的層面上進行著力的提升和加強,康復體能訓練是在大量的體育運動開展前需要進行的一項準備性質(zhì)的內(nèi)容,科學的引入康復體能訓練對于其作用的有效發(fā)揮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一、康復體能訓練的意義分析
從本質(zhì)上的意義角度分析,康復體能訓練主要是為了給體育運動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并且通過訓練逐步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zhì)。隨著體能康復訓練內(nèi)涵的豐富,現(xiàn)階段這方面的訓練工作還包括了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三方面的內(nèi)容。對于大學生來說,體能康復訓練的主要意義包括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
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基礎身體素質(zhì)。康復體能訓練最基本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在正式的體育運動開始前所進行的準備工作。如果大學生能夠長期堅持在進行大量的體育運動前先進行康復體能訓練中相關項目的活動,則能夠切實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這對于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運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而無論是從全民健康這一與國民個人身體素質(zhì)相關的層面上來講,還是從國家建設這一宏觀的角度上來講,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都起著基礎動力的作用。
(二)保障大學生的體育運動安全
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上來說,參與體育運用的過程中,安全問題是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如果不經(jīng)過規(guī)范的前期準備就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必然會出現(xiàn)受傷的問題。因此,引入康復體能訓練機制,對于保障大學生的運行健康和安全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康復訓練機制引入的適宜性
在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康復訓練機制屬于一種新型的運動訓練機制,在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育中并沒有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存在,從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已經(jīng)將康復體能訓練課程作為了競技體育運動訓練開展前的一門準備性課程。這也從一個側(cè)面放映出康復性訓練機制引入的必然趨勢。具體來講,機制的引入有以下幾方面適宜性。
(一)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教育系統(tǒng)全面推行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也需要進行適當?shù)母母?。從改革的形式上來講,不僅包括了課程教學的形式的變化,新的課程內(nèi)容的引入和實施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法??祻陀柧殭C制的引入,從基礎意義和形式上,都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2]。
(二)符合優(yōu)化高校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要求
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講,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思想觀念的影響,大學生本身對于體育運動的主觀興趣并不高。另外,大學生的體育運動從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不科學的問題,有了系統(tǒng)性的康復訓練機制作為基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升就能夠做到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這對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體育運動的能力提升也具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符合大學生的主觀需求
當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了生活水平的提升,當代大學生除了對個人的身體素質(zhì)有一定的要求外,對于其個人形體方面的美感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標。上文已經(jīng)提到,康復體能訓練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形體美感也有相應的作用。這也是激發(fā)大學生從主觀上接受和參與到體能康復訓練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康復訓練機制的引入形式
康復訓練機制的引入需要從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在引入訓練機制時,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和訓練需求選擇適當?shù)姆椒ㄒ搿?/p>
(一)課內(nèi)的引入方式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體育運動項目,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入康復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例如,在田徑類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教師可以從運動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角度入手向?qū)W生進行講解[3]。隨后按照運動強度由小到大的順序逐步開展運動前的體能訓練,給學生一個充分適應的時間。另外,教師還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踐能力,先選擇一些實施便捷性較高的康復體能訓練項目在運動開展前進行,便于學生接受和實施,為進一步引入系統(tǒng)性的康復訓練方法打下基礎。
(二)課外引入方式
從身體鍛煉和增強體的角度上來說,體育運動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運動方式。只有將體育運動訓練的范圍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范圍,才能起到切實提升其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的作用。在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內(nèi),康復體能訓練可作為一種室內(nèi)體育鍛煉的項目存在。教師應當選取一些占用時間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類型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訓練。另外,由于課外訓練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性,教師在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體育運動與鍛煉的基礎上,要重視針對鍛煉效果的考核,可以通過組織競賽或者針對性考核的方式對課外的訓練效果進行檢驗,為課外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提升提供保障。
四、基本訓練方法的探討
康復體能訓練從本質(zhì)上來說也屬于一種體育鍛煉方式。常規(guī)的來講,體育運動訓練的方式也是具有多樣性的。下文主要介紹幾種比較常見且能夠取得切實訓練效果的運動訓練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按照首先引入理論知識,隨后組織進行實踐訓練的方法,按照規(guī)范性的步驟開展訓練。
(一)肌筋膜組織喚醒訓練
這方面的訓練需要借助泡沫軸、扳機點等運動器材達到運動訓練的目的。在訓練中,這種器材主要的作用是擠壓肌肉群。并且對人體的全身肌肉系統(tǒng)進行梳理和喚醒[4]。在整個康復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中,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后續(xù)訓練的最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性最強的環(huán)節(jié)。
(二)軀干力量訓練
這方面的訓練內(nèi)容可細分為以下幾個項目。第一,人體平衡訓練。第二,核心訓練。第三,動態(tài)拉伸訓練。其中,拉伸訓練在整個體能訓練中屬于牽拉訓練中的一種類型。第四,動作整合訓練。
(三)動作整合訓練
整合訓練主要是指從運動的整體協(xié)調(diào)性的角度出發(fā),提高運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達到身體鍛煉的目的。
(四)神經(jīng)激活訓練
這部分訓練的內(nèi)容主要強調(diào)的是人體運動中的協(xié)調(diào)性訓練。訓練的效果是,能夠強化人體的肌肉和身體運動功能,對于預防運動損傷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神經(jīng)激活訓練還能根據(jù)不同的運動項目類型,按照其運動強度強化個人的身體素質(zhì)。
五、康復體能訓練的注意事項
在從理論上對整體的訓練流程和步驟進行分析后,下文主要從參與體能康復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具體問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選擇適當?shù)挠柧殢姸?/p>
基于康復體能訓練的運動安全保障作用,在從事相關訓練時,學生的運動安全也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康復體能訓練時,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體育運動基礎和強度承受能力選擇適當?shù)挠柧氻椖颗c體育運動進行融合。
(二)注意循序漸進的開展訓練
上文已經(jīng)將相關訓練的規(guī)范性流程進行了具體的闡述,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訓練時,也應當注意嚴格按照規(guī)范的訓練流程進行逐步訓練,避免出現(xiàn)漏掉相關步驟的問題。一旦訓練規(guī)則被打破,則不僅會影響訓練開展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也意味著參與運動訓練的危險系數(shù)有所增高。
六、結束語
總的來說,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素質(zhì)的提升是當前高校體育課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為了取得更好的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切實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積極引入并嚴格執(zhí)行康復體能訓練機制具有長期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睿睿.體能訓練模式融入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應用分析[J].山西青年,2019 (19).
[2] 湯志遠. 探析大學體育籃球課中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與策略 [J]. 明日風尚, 2018 (017):257-257.
[3]林玉凱.新時代背景下全方位混合體能訓練在高職院校中的滲透[J].體育風尚,2018 (9).
[4]徐翠麗.功能性體能訓練干預對大學生中長跑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 (6).
(通訊作者:李同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