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貴廷 郭曉蓓
摘要: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人群,對自己有正確的自我認知十分重要。這一群體正值社會化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工作都能產生有效的助力。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認知自己的價值觀、人生方向、性格特征、優(yōu)勢和劣勢,以及覺察自我情緒等。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認知;方法
心理學家?guī)炖谧晕艺J知層面提出了“鏡中我”的觀點,即主張個體將他人充當鏡子,從中看到并衡量自身,繼而塑造自我意識。而后庫利修正了自我的概念,將其看作是個體在其社會環(huán)境中,將自身和別的事物一起看成客體的現象。他也提出自我源于與他人的交往中,在個體間彼此的互動、交流中認識自己。所謂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維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征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jié)的重要條件。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也就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自我認知與自我覺察是進行清晰的自我定位的基礎,也是個人職業(yè)與事業(yè)生涯的起點。
此外,心理學家米德在《心靈,自我,社會》中強調指出,正如人類用符號指稱環(huán)境中的其他成員一樣,他們也能象征性地將自身標示為客體,這也是人類自身評價和估計的基礎。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將自身想象為評價客體的能力是有賴于心靈過程的,就像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所說,神、人、獸的區(qū)別在于神全然自知,獸全然不自知,而人則是時而自知,時而又不自知。在米德看來,借助自我概念,個體行動獲得了前后一致性,因為以這些行動作為中介貫穿于個體作為某類人而穩(wěn)定并始終如一的態(tài)度、意向或意義之中了。
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人群,對自己有清楚的定位十分重要,其正值社會化的關鍵時期,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工作都能產生有效的助力,更有利于其清晰定位自己人生的選擇方向,少走彎路。相反,自我認知能力差的大學生則會在面對未來時感到迷惘,面對許多重要抉擇時不知如何取舍。在培養(yǎng)自我認知能力的過程中也常常會出現偏差,如在大學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卻往往無法都進行深入了解,這時第一印象便成為對這個人的定義,而且是深刻的,但經常又是不準確的或者與現實不相符合的。此外,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大多數人可能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批評自己,從而導致犯錯了也從他人身上找錯誤,全然不從自身上找問題,這時自我批評不僅能使自身先冷靜下來,還能在錯誤中找到問題并改正。大學生正值年少,在很多方面可能會意氣用事,善于進行自我批評可以使其更加成熟穩(wěn)重,鍛煉處事不驚的能力。因此大學生要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認知能力,以期能夠變得更加優(yōu)秀。
一、自我了解
自我意識的基礎就是對自己的生理情況、心理情況以及社會情況有所了解。在生理方面,身高或者長相是會導致個人產生自卑或自信等心理情緒。然自己的體型樣貌都不取決于自己,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要學會坦然接受,不要因其不夠好而感到自卑也不因其完美而驕傲。也許你沒有帥氣甜美的外貌或是完美身材,但你為人處事的方式也會為你加分,真誠對待人或事也會得到肯定。此外,總結在生活中經常出現,但人們都是用它去對別的事物做總結,很少對自己總結。但是對自己進行總結十分重要,通過總結,完整的自我才能得以呈現。在大學暢想未來工作的樣子,以及自己能否勝任的問題,都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回答出來。
二、他人評價
現在網絡十分發(fā)達,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互相交流,可以給遠方的親人視頻聊天。正是這網絡的發(fā)達,使他人的評價不斷增加,甚至是能收到來自陌生人的評價。在意他人的評價是把雙刃劍一一好的一面在于你會因此改變自己的不足,揚長補短;壞處則在于你如果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會給予自己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情緒的不穩(wěn)定,也會對自己發(fā)出質疑。原本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也容易被混淆。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女主正是迫于他人的輿論而深陷其中,一點點變成他人口中的模樣,所以也要分清他人評價的對錯。在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后,理性看待他人的評價,可以有助于更加的了解自己。顯而易見的是:只從一個角度看待事物往往是不夠全面的,我們要吸收、聽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繼而從多個角度分析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到一個更為立體的自我,從而有計劃性的調控自己的優(yōu)缺點。
三、社會參照
雖然他人評價與自我了解已經能夠產生一個較為立體客觀的自我認知,但是這個客觀會依然會伴隨個體的主觀情緒。這時我們也可以從社會中尋找和自己水平相似的人群進行比較參考。大學生在校園中尋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作為參照并非難事,如果能夠善于汲取他人的優(yōu)點,將非常有助于自身發(fā)展。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是樹立正確自我意識最為關鍵的一步。自我反思相當于一個整體認知,而自我了解、他人評價等方面則是組成部分,將幾個部分整合在一起才能對自己有一個完全的充分的認知,才能讓自己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認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小結
就大學生而言,社會是怎樣還是未知的,擁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能助力其更好的得審時度勢。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yōu)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因此,只有正確的認知自己才能夠克服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在生活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顏吾佴,孔琳.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與理想信念[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2]岳寶華.大學生自我認知發(fā)展和完善的途徑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5).
[3]俞國良.社會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游貴廷(2000-),男,陜西西安人,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工作系2019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郭曉蓓(1984-),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