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娟
[摘 ?要:疫情下,網(wǎng)絡教學興起,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該如何保持自己獨特個性與魅力,我們是否嘗試以開放性的閱讀隨筆寫作為突破口,促使學生根據(jù)寫作需要深入生活、廣泛閱讀,從而拓寬視野,增加積累,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讓寫作成為學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個體生命的過程。
關鍵詞:網(wǎng)絡教學;廣泛閱讀;核心素養(yǎng);思維重建;思辨性閱讀]
一、選題背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于“課程性質(zhì)”的描述中寫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jīng)驗”,以此培養(yǎng)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谡Z文實踐性的閱讀教學活動起點是生活,是生活中的閱讀個體。在閱讀活動中貫穿真實情境、任務驅(qū)動、言語實踐、知識重建、思維建構(gòu)、審美內(nèi)化。
二、活動意義:高中語文網(wǎng)絡閱讀教學模式有效性
既然是網(wǎng)上授課,何不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功能,網(wǎng)絡最大的功能就是電子資料的豐富性。由此,網(wǎng)絡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基于網(wǎng)絡文章書籍的便捷豐富,以教師的閱讀推薦、學生的閱讀自薦為來源,通過線上閱讀,然后以閱讀隨筆寫作為核心任務,輔助以閱讀分享課、閱讀朗誦課、閱讀隨筆寫作交流課、閱讀隨筆作品文檔制作展示,把閱讀活動與寫作活動有機融合,以讀促寫,以寫帶讀,讓閱讀活動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有效任務驅(qū)動閱讀思維, 讓學生從關注課本教材知識轉(zhuǎn)變?yōu)殛P注在實踐中建構(gòu)知識,拓寬閱讀的橫切面。由此,閱讀隨筆寫作成為網(wǎng)上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支架。
三、教學過程:在線閱讀隨筆寫作活動的開展
(一)閱讀對象的確定
疫情下,網(wǎng)絡成為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料庫,在線搜索文章很方便。教師為了進一步彰顯課外閱讀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需在課外閱讀興趣引導過程中,盡量發(fā)揮學生的主題作用,讓學生主動感知增加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高中生的閱讀作品在于擴大閱讀面,在于語文課堂語文性的載體體現(xiàn),選擇怎樣的作品推薦給學生,自是要一番充分的準備,做好閱讀前的廣泛調(diào)查和查閱相關的資料,參考有價值的文章。由此,可進行課堂調(diào)查表填寫,讓學生自薦,學生老師的綜合推薦。閱讀對象作品的推薦原則是基于“思辨性閱讀”下的感性化、理性化閱讀都涉及,并且偏向于理性化閱讀,除了必不可少的可讀性之外,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要略高于學生;二是在文化視野上,要略寬于學生;三是在寫作藝術上,要優(yōu)于學生。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在閱讀態(tài)度上,強調(diào)批判性閱讀,在閱讀的時候,就是邊閱讀邊評判,邊理解邊質(zhì)疑,邊沉浸邊反省,就是一種獨立閱讀的姿態(tài),以一種獨立的姿態(tài)、質(zhì)疑的眼光和思辨的過程。
閱讀中去除從眾心態(tài)與膜拜心理,不是跪著讀,而是站著讀。在此態(tài)度上,思考閱讀方法。
閱讀課有閱讀課的原則,閱讀有閱讀的方法。對于課堂文本閱讀的延伸,課外閱讀更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有效性。一是原生態(tài)閱讀,何謂原生態(tài)?自然是不添加閱讀。拿到一本書,一篇文章首先自讀幾遍,可以默讀,也可以出聲讀,但是咂摸語言,揣摩味道,然后抓住自己思考與體會的一閃而逝的思想之光,然后通過文字記錄下來;二是輻射型閱讀,所謂輻射型,自然是以推薦的文本為中心,從各個方向補充相關資料,以沈從文《箱子巖》的閱讀與隨筆寫作為例,可以找來沈從文其他的湘西散文閱讀,也可以去讀讀沈從文這個作家的特點介紹的相關文章,如賈平凹的《沈從文的偉大》,還可以讀對沈從文作品進行評論的文章,以作家作品為軸心,發(fā)散性閱讀,然后以此寫作閱讀隨筆,那么閱讀隨筆的內(nèi)容就可以更加的多維度化;三是比較型閱讀,這種閱讀在推薦的時候就是多篇一起推薦的,比如比較閱讀蔣方舟《莫高窟的掙扎》和余秋雨的《莫高窟》或者海子的《鷹》與博爾赫斯《雨》的比較閱讀,然后進行比較型的隨筆寫作,此類型對于學生閱讀思維的開拓,閱讀能力的提升很有價值。
(三)閱讀過程的體驗
閱讀是一種體驗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個體性非常強,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在此基礎之上,然后進行拓展性閱讀,這個過程應該是理性和感性并存,積累和思考齊飛。
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適時跟老師進行體驗的溝通,可以在隨筆之后提問的方式進行溝通,也可以進行發(fā)現(xiàn)閱讀的疑難點就及時溝通,線上教學在師生溝通方面比較方面,發(fā)個語音,發(fā)個文字,溝通與反饋都比較及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理解性的探討問題給學生,比如細讀文本,說說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從現(xiàn)實角度分析文本的價值等。以此,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四、閱讀隨筆寫作網(wǎng)絡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總結(jié)
閱讀隨筆寫作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課外閱讀和寫作的延伸,毋庸置疑,但是很多老師選擇了放棄這一項活動,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對語文學科缺乏本質(zhì)性的認識。作為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的學科,對于語言知識的運用和實踐始終是語文的本性,這種本來的味道需要維持。閱讀隨筆寫作,關注學生閱讀實踐,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讓學生在語言體驗中,實現(xiàn)知識重建、思維重構(gòu)、審美個性化。當然隨筆有其個性化,但不是隨意亂寫,有它的規(guī)則,語言表達自身的清晰、邏輯性、言之有物性都是它的標準。在實行的過程中教師會有一系列的步驟的,因此要有一種明確的計劃。網(wǎng)絡教學有其明顯的不足,也有它突出的優(yōu)點,作為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好網(wǎng)絡這個工具,把語文味發(fā)揮出來。由此,閱讀隨筆寫作成為網(wǎng)上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支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馮繪嬌.借力班主任工作開展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王培培.基于“元認知策略”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