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運梅
(贛州市贛縣區(qū)婦幼保健院,江西 贛州 341100)
梅毒是全身性慢性傳染病,蒼白密螺旋體是其主要病原體,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機體感染梅毒后,一般會在3周左右發(fā)病,螺旋體進入淋巴管,然后再進入血液和全身[1-3]。在妊娠期發(fā)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其發(fā)病與懷孕時感染、妊娠期感染有關,病毒通過胎盤造成胎兒感染,對孕婦及胎兒影響極大[4-6]。為了減少梅毒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進行產前抗梅毒治療十分必要。我院開展了產前抗梅毒治療對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預后影響的研究。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2 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以孕周為標準納入研究,患者均<20周,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1 例。觀察組年齡(28.67±6.55) 歲;初產婦17 例,經產婦4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 例,高中及以上17 例;病理Ⅰ期3 例,潛伏期18 例。對照組年齡(29.45±7.87) 歲;初產婦18 例,經產婦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 例,高中及以上18 例;病理Ⅰ期3 例,潛伏期1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妊娠期梅毒臨床特征,梅毒的血清檢測中快速血漿反應速度試驗(RPR)和蒼白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均呈陽性;患者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合并感染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不符合本研究干預方案者。
觀察組行產前規(guī)范抗梅毒治療。肌肉注射240萬U的芐星青霉素,每周1次,治療3周,孕期治療2個療程,第2個療程在孕晚期進行。對照組治療方法同觀察組,但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多數(shù)患者難以配合完成治療。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新生兒結局及妊娠結束后性生活質量評分。妊娠結束后性生活質量評分主要包括有無性交痛、性生活頻率、性高潮、陰道干澀、性欲喚起需要時間,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性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早產率和流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25,P=0.030)(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結局對比 例(%)
觀察組新生兒結局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42,P=0.028)(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對比 例(%)
觀察組妊娠結束后3個月、5個月、7個月性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束后性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性傳播,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國妊娠期梅毒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隱性梅毒和胎傳梅毒的比例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胎兒及孕婦的健康[7-9]。妊娠期梅毒的發(fā)生與孕婦懷孕時發(fā)生感染有關[10-11]。對妊娠期梅毒患者采取積極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分娩質量。妊娠期梅毒經胎盤和血液垂直傳播至胎兒,使胎兒發(fā)生宮內感染,胎盤血管發(fā)生阻塞,導致母體和胎兒的營養(yǎng)供給被阻斷,發(fā)生早產、先天性梅毒等,嚴重影響分娩質量。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早產率和流產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結局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過產前規(guī)范抗梅毒治療,能夠提高產婦的分娩質量,改善新生兒結局。多數(shù)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初期,都是隱性梅毒患者,缺乏明顯的臨床特征,多在后期產檢篩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時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在進行產前篩查過程中,還存在誤診、漏診等情況,也潛在影響了孕婦及胎兒的健康。臨床主要通過血清檢測進行妊娠期梅毒診斷,可以提高診斷效果。對于情況嚴重的患者,及早終止妊娠是十分必要的。對梅毒患者進行抗梅毒治療,有利于安全分娩,降低了早產率和流產率[12-13]。通過早期的抗梅毒治療,可以改善產婦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妊娠結束后3個月、5個月、7個月性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前規(guī)范抗梅毒治療還提高了產婦分娩后的性生活質量。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要積極進行性病知識的宣教,提倡孕期健康生活,盡早發(fā)現(xiàn),積極治療,以提高母嬰健康,促進夫妻生活和諧。
總之,產前規(guī)范抗梅毒治療對妊娠期梅毒患者有積極效果,可降低早產率、流產率,改善新生兒結局和患者性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