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媛
【摘?要】 目的:探討耳尖放血在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受試者根據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耳尖放血,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耳尖放血可快速的降低血壓水平,療效確切,在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耳尖放血;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安全性
文章編號:WHR2020044073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慢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見類型,也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以血壓持續(xù)性升高為主要特征,當血壓控制不良時則會損傷患者的心、腦、腎等靶器官功能,導致不良預后[1]。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以往西醫(yī)臨床除了應用降壓藥物外,同時聯合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遵醫(yī)囑用藥,以提高血壓控制率。中醫(yī)認為,高血壓屬“眩暈”、“頭痛”范疇,主要因人體經絡調節(jié)系統失常所致,因此應以扶正祛邪、調節(jié)氣血陰陽為治療目的[2]。本研究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耳尖放血在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相關檢查均符合WHO中高血壓診斷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判斷標準,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兼夾其他體質、繼發(fā)性高血壓、伴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精神病史、耳穴處皮膚潰爛、認知障礙及治療依從性差者。其中男47例,女41例;年齡53~80歲,平均(67.38±3.62)歲;高血壓病程5~21年,平均(13.43±2.27)年。將受試者根據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44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因病機、誘發(fā)及影響因素、治療方法、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防治措施以及遵醫(yī)囑用藥、科學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征對血壓控制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每日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多食用優(yōu)質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類食物以及新鮮的水果蔬菜,禁煙酒,根據自身喜好選擇有氧運動方式提高日?;顒恿俊M瑫r幫助患者疏導負面情緒,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耳尖放血,囑患者先靜坐10min,測量并記錄血壓水平,在耳廓頂端部位明確耳尖放血位置并進行標記,先輕微按摩耳尖部,促進局部充血,之后對操作者雙手及患者耳部局部進行消毒,將一側耳廓對折,左手提捏耳尖部皮膚,右手緊握7號注射器針頭快速刺入耳尖穴,深度控制在0.1~0.3mm,之后快處出針并行擠壓出血,出血量以5~7滴為宜,采用酒精棉球擦拭血漬并行壓迫止血,每周3次,左右耳交替進行,連續(xù)干預4周。期間囑患者避免過度勞累,放松身心,對于氣血虧虛者應減少適當放血頻次。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
1.3?療效評價標準[3]
顯效:治療后舒張壓降低10mmHg以上或收縮壓降低20mmHg以上;有效:治療后舒張壓降低10mmHg以內或收縮壓降低10~20mmHg;無效:治療后血壓水平較治療前改善不明顯;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包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時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治療總有效率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血壓控制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飲食結構與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老年人口數量的持續(xù)增長使得高血壓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原發(fā)性高血壓早期癥狀多不明顯,當患者出現頭暈、耳鳴、心悸等癥狀時多已處于3級,常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祖國醫(yī)學認為,原發(fā)性高血液的主要病理因素為風、火、痰、瘀,病變臟腑為肝、腎、脾,初期主要病機為肝陽上亢,患者表現為氣血虧虛,肝腎不足[4]。祖國醫(yī)學認為,十二經脈皆通于耳,人體各臟腑器官發(fā)生病變均可反應在耳廓上,高血壓也不例外。耳尖放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醫(yī)特色療法,主要是通過瀉血來發(fā)揮祛瘀瀉熱的作用。耳尖穴神經豐富,刺激該穴可通過神經核使患者內臟做出相應反饋,使機體自我調節(jié)達到平衡,此穴放血可促進機體局部微循環(huán)血流動力學改變,引發(fā)內臟做出調節(jié),從而達到即時降壓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的優(yōu)點[5]。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耳尖放血可快速的降低血壓水平,療效確切,在肝陽上亢型3級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紀江紅.天麻鉤藤飲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yī),2016,31(03):399-401.
[2] 張惠玲,楊浩,余爽,等.穴位降壓操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的療效探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40(14):1808-1810.
[3] 馮海艷,劉麗媛,薛晴.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0):2867-2869.
[4] 滕夢玲.針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療肝陽上亢型頭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17):376.
[5] 曾潔.耳尖放血治療肝陽上亢型1級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17):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