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紅
新的時代特點決定著學生們新的思想特點。過去的學生主要是從教師、教科書那里獲得和接受信息。而今,由于視聽手段現(xiàn)代化、普及化,學生們是從學校、社會、影視、網絡等多渠道接受信息,有了選擇信息的條件。優(yōu)勝汰劣,在與其他渠道的競爭中,教師不是用先進的思想觀念,采用適合學生心理的方法進行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的話,那么教師就可能在諸多的施教者中,被學生放在輕視、甚至是淘汰的地位。實踐使我感覺到,那種教師一廂情愿的不停講大道理式的理想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學生心理實際,以致收效甚微。
我曾經作為政治課教師擔任過一個班的班主任。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收到了較說教式教育為好的效果。
1)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在民主的氣氛中討論理想。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和民主氣氛最為學生所歡迎。這樣的環(huán)境氣氛最有利于學生敞開心靈,爆發(fā)出智慧和理想的火花。如要建設社會主義強國還是資本主義強國的問題,我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既說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也說資本主義的某些長處;既討論社會主義存在的一些陰暗面,也討論資本主義某些不治之癥。由于氣氛民主,大家思考問題就更深刻,更有說服力。最后同學們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種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是資本主義無法具備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其實,教師們不組織討論,他們已經在議論在探討了。只不過那種探討沒有組織,常常很片面,很偏激。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受知識所限,往往只是看到現(xiàn)象不注重本質,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如果有組織的討論,教師正確的觀點容易滲透進去。
由于社會的復雜性,各種思想的影響,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有的學生在理想信仰問題上會產生迷茫,甚至會有錯誤觀點。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要馬上給學生扣帽子,要在民主、平等、心平氣和的氣氛中討論。通過討論理想與空想、信仰與迷信的區(qū)別,正面引導,讓同學們理解到只有樹立正確的理想,在學習生活中奮發(fā)努力,提高學習效率,為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生才有意義。
2)把理想教育寓于活動娛樂之中。班級經常召開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讀書報告會、科學家故事會,讓學生討論理想對于個人成長的作用。我讓每一個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就有了自信。在一次班會課上,全班同學踴躍發(fā)言,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有的愿當教師,有的愿當科學家、藝術家,還有的愿當農民。我問有位來自農村的同學為什么愿當農民,學生回答說:見到農民起早貪黑,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進行極其繁重的體力勞動,自己感到很難過,將來要當一個新型的農民,全面采用機械化作業(yè),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在這樣熱烈氣氛的感染下,學生心靈中理想的火花最容易燃燒起來,還可能越燒越旺。
有同學告訴我:班上某某同學受家里影響,常跟大人到廟里燒香拜佛,很少參加班上的集體活動,學習有所下降。為此,我特意組織了一次春游,和同學們一起去爬山,看廟宇。當看到廟里一尊尊泥塑的菩薩時,我問道:“同學們,你們看這些菩薩的模樣像不像人?”同學們都回答說:“像人,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我說:是人照著自己的樣子塑造了神。從而教育同學們崇尚科學,反對迷信。那位同學也因此受到了教育,不再去燒香拜佛,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我還定期組織學生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山烈士陵園、婁山關等地,現(xiàn)場對學生進行革命理想教育;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假期搞社會調查,寫《遵義五年來社會經濟情況的變化》、《十年來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等。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學生們從社會、家庭發(fā)生的變化中,深刻地認識到我國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無比正確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增強了學生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信心。
3)結合政治課教學進行理想教育。我盡可能把政治課教學與理想教育結合起來,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教書。
在課堂上,讓學生從理論上對理想、最高理想、現(xiàn)階段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精神實質有基本了解,對理想的產生、含義及作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理想與奮斗的關系等,使學生對理想能有較深入的認識。通過分析學校和社會生活中人們在人生理想問題上正反兩個方面的觀點和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針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幫助學生解決“理想是空的,有沒有理想無所謂”等等模糊認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道理,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思考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樹立崇高的理想,正確對待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在教學中,我結合實際讓學生展開討論政治理想、職業(yè)理想、最高理想、階段理想的關系。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每個人將來想成為什么家,做什么工作,這是職業(yè)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才是政治理想。不僅要樹立職業(yè)理想,而且還要有政治理想。職業(yè)理想不一定人人都能實現(xiàn),將來不會有那么多人成為科學家、藝術家,但只要自己將來在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踏實肯干,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那么就不會空虛失望。我們的最高理想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階段理想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是多少代人的事業(yè),我們這一代人看不到,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強國卻是我們的事業(yè),我們能看到。目標較近就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奮斗熱情。此外,我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寫《我心中的理想》、《理想給我動力》、《二十年后的我們》等文章,使他們對明天心馳神往,善于運用建設和改革的現(xiàn)實成就和群眾的切身經驗進行生動的理想教育。我體會到建設和改革的現(xiàn)實成就確實是理想教育的好材料。幾年來,我在政治課堂上經常給學生介紹反映革命和建設、反映英雄事跡的報告文學、通訊報道等。如《當驚世界殊》、《熱流》、《把一切獻給黨》、《向“??招l(wèi)士”——王海學習》等等,從這些文章中他們感受到偉大祖國正在大踏步前進,祖國的尊嚴神圣不可侵犯,增強了同學們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信心。
這些理想教育的形式較適合學生心理特點,他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覺中升騰起理想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