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海洋 梁晨
【關鍵詞】? 血液透析;安全隱患;防范策略
血液透析室,在醫(yī)院中是十分關鍵的一個地方,對于患者施行相關透析工作,醫(yī)師要為患者制訂針對性的透析策略,適合的血液透析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癥情況,減少患者的治療時長,降低患者的痛苦。通過血液透析,可以把患者人體中的血液和電解質溶液施行交換,從而幫助排除患者體內的新陳代謝廢物,使患者的酸堿平衡與電解質得以維持。所以,針對患者而言,保證透析時護理的安全和有效是十分重要的[2]。本次研究抽選了50例患者,旨在觀察血液透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相關防范策略?,F(xiàn)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選某院接診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這5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37歲-49歲,平均年齡為43.4歲,病程在0.8年-5.3年,病程的平均數(shù)3.6年。在觀察組中,存在12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齡38歲-48歲之間,平均年齡43.3歲,病程0.7年-6.1年,病程的平均數(shù)是3.8年。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普通資料的比較中,兩組數(shù)據(jù)分歧不存在統(tǒng)計學事理。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護理服務工作,相關護理人員要定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在選取穿刺位置之后,相關護理人員要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對其穿刺位置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相關護理人員要定期更換敷料,對導管施行消毒工作,固定導管,相關護理人員還要施行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針對觀察組的患者,施行全面護理手段。
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宣教。相關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有關血液透析的基本情況和流程,告知患者在血液透析時存在的情況與解決措施,緩解患者的疑問和焦慮,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
(2)注重護患之間的交流。相關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使用文明用語,多鼓勵患者,體現(xiàn)人文關懷,降低護患之間的糾紛;
(3)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相關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調養(yǎng)患者的身心,減少外部刺激,改善患者的焦慮情況與有關消極情緒,促進患者相關病癥的康復;
(4)病癥護理。相關護理人員要施行血液透析的培訓,確保護理標準化。在施行血液透析之前,要告知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防止插管位置產生碰撞。在血液透析時,要確?;颊甙踩?。在血液透析結束后,幫助患者走步,施行護理方式的優(yōu)化。
1.3觀察項目
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對相關護理工作的舒適度,血液透析依從度等進行觀察和對比,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在施行相關護理工作前后其焦慮情況與體重的增加狀況。
1.4選擇標準
(1)患者不存在意識障礙;
(2)患者不存在有關精神病癥病史;
(3)患者以及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4)患者在之前施行血液透析的時間大于12周,且透析時間是一周兩次或是一周三次,每次透析時間是4個小時,透析的血流量是1分鐘220毫升到280毫升,透析流量是1分鐘500毫升;
(5)患者在入院之前的六個月沒有施行外科手術,在最近四周中沒有應用有關抗抑郁和焦慮的藥品。
觀察組的患者透析充分性標準,營養(yǎng)指標和感染的發(fā)生幾率要比對照組的患者優(yōu),兩組數(shù)據(jù)分歧存在統(tǒng)計學事理。觀察組的患者對相關護理工作的舒適度與生活質量水平評分要比對照組的患者高,兩組數(shù)據(jù)分歧存在統(tǒng)計學事理。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目前的血液透析治療目的是幫助提升患者的生存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增多,以及患者逐漸高齡化,相關合并疑難雜癥數(shù)量增加,僅僅應用相關技術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護理反饋,因此需要注重血液透析的治療管理,打造強度高,精準化的頂尖護理隊伍,提升質量管理和水平[3]。通過本次研究,應用全面護理的手段,可以降低患者出現(xiàn)相關不良反應的幾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對護理的舒適度和血液透析的效果,減少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熊迎春, 胡曉萍, 毛靜芳. 血液透析室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探討[J]. 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4(5):621-622.
[2]陳作偉, 于忠哲, 樸順愛. 護理安全管理在門診注射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應用中的探索與實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8):203-204.
[3]劉霞, 姜青春, 王青,等. 護理安全管理在門診注射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應用中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14):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