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華
【摘 要】下肢動脈閉塞是致殘致死的常見病癥,早期科學準確的診斷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被廣泛應用在多種病癥的診斷中,具有無創(chuàng)性、應用便捷及結果輸出快的特點。但CTA 技術如何提高圖像質量和降低輻射劑量一直受到醫(yī)學研究界及人們的關注。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掃描參數(shù)聯(lián)合各種迭代重建技術在CTA中的應用,研究不同CT掃描模式對下肢動脈血管成像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的影響,旨在為患者探尋一種圖像質量理想且輻射劑量低的最佳下肢動脈血管成像掃描模式。
【關鍵詞】CT掃描模式;下肢動脈血管成像;圖像質量;輻射劑量
【中圖分類號】R816.2【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25-01
CT血管造影(CTA)被廣泛用于診斷疑似病癥中,在下肢動脈血管成像中也逐漸應用。隨著多層螺旋CT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CTA 不僅可以提高掃描速度,而且可以獲得下肢動脈血管信息。在日常工作中,輻射劑量越來越受到放射工作者、臨床醫(yī)生和患者的關注[1]。而CTA 的輻射劑量在不同CT和不同掃描方式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如何在不降低圖像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CT掃描的輻射劑量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筆者將不同CT掃描模式對下肢動脈血管成像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的影響進行如下綜述:
1 不同掃描參數(shù)聯(lián)合各種迭代重建技術在CTA中的應用
影響多層螺旋CT成像(MSCT)圖像質量及輻射劑量的因素很多,如對比劑劑量、管電壓、管電流、掃描范圍、層厚、螺距、各種迭代重建技術等。研究表明,血管光電效應增加后,CT值會增加,當管電壓降低后,X線光子數(shù)量會明顯減少,噪聲會明顯增加[2]。對比劑的劑量及注入時間對血管顯示也有影響,會造成血管顯示不清晰等問題。雙下肢CTA低劑量掃描切實可行,可適當降低kV的方法提高血管內(nèi)CT值,從而提高圖像對比度,從而實現(xiàn)保證圖像質量的同時降低輻射劑量。此外,不同CT掃描范圍、層厚、螺距、各種迭代重建技術等也對CTA產(chǎn)生影響,比較常用的包括飛利浦64排64層、飛利浦64排128層、佳能320排640層等。
2 不同CT掃描模式對下肢動脈血管成像圖像質量的影響
楊金鋼等[3]研究結果顯示顯示,應用320排螺旋CT,采用容積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蓋(SSD)等后處理技術,圖像主觀評分等指標顯著優(yōu)于64排螺旋CT掃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沈燕進[4]在其研究中,比較雙能量模式(dect)、64排64層CT掃描模式、320排640層CT掃描模式在下肢動脈血管造影(CTAP)中的成像質量,結果顯示:3種掃描方法的下肢動脈不同部位的圖像質量主觀評分與SNR之間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320排640層CT掃描模式效果最佳,顯著優(yōu)于雙能量模式、64排64層CT掃描模式,雙能量模式與64排64層CT掃描模式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3 不同CT掃描模式對下肢動脈血管成像輻射劑量的影響
王軍委等[5]研究中,A組接受64排螺旋CT掃描,B組應用320排螺旋CT,結果顯示:A組對比劑(66.13±2.01)ml、ED(3.65±0.51)mSv、DLP(195.82±42.18)mGy.cm、CTDIvol(5.88±0.75)mGy,B組對比劑(40.12±1.02)ml、ED(1.89±0.32)mSv、DLP(115.80±22.18)mGy.cm、CTDIvol(2.86±0.42)mGy,兩組的輻射劑量(DLP、CTDIvol、ED)相較存在明顯數(shù)據(jù)差異(P<0.05),A組輻射劑量值劑量較高,B組較小。丁忠等[6]研究中比較大螺距閃光模式、雙能量模式、飛利浦64排64層CT掃描模式、佳能320排640層CT掃描模式在下肢動脈血管造影(CTAP)中的輻射劑量,結果顯示:四種不同掃描模式的掃描長度、CT數(shù)據(jù)采集時間和有效管電流存在顯著差異(P<0.05),佳能320排640層CT掃描模式輻射劑量顯著低于大螺距閃光模式、雙能量模式(dual energy mode,dect)、飛利浦64排64層CT掃描模式(P<0.05)。
4 小結
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尋找下肢動脈血管成像的最佳掃描模式,這對提高醫(yī)院業(yè)務水平、提高醫(yī)院經(jīng)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在保證在滿足臨床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其中64排CT由于探測器寬度(40mm)受限,掃描范圍較窄,不利于CTP掃描范圍以外的腦血流評估,對CTP和CTA掃描先后順序及技師診斷水平有要求,而320排螺旋CT的寬體探測器達到160mm,可以實現(xiàn)全腦灌注成像,CTP和CTA掃描先后順序及技師診斷水平也無特殊要求,更有利于下肢動脈血管成像。
參考文獻
[1] 王軍委,成新玲,高劍波,等.320排CT血管造影和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價值比較[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10):1578-1581.
[2] 王軍委,成新玲,董志輝,等.320排容積CT血管造影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17):25-27.
[3] 楊金鋼,杜飛舟,莫小軍,等.320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軟組織腫瘤術前評估中的臨床價值[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6,37(9):72-74.
[4] 沈燕進.320排CT血管造影圖像后處理技術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9,28(10):2280-2281.
[5] 王軍委,成新玲,高劍波,等.320排CT血管造影圖像后處理技術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8,16(2):128-130.
[6] 丁忠,張雷,吳文娟,等.320排CT下肢動脈造影中對比劑用量的合理選擇[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20(5):456-459.
[7] 楊波.320排螺旋CTA診斷高齡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價值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