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清
汽車穿行在曲折而險峻的盤山公路上,蜿蜒地向云頂進發(fā)。前面的山峰,如一團團綠色的云彩,迎面撲來。那最高大的便是“青云山”,至于青云山名字的由來,據(jù)說是因山上的云頂村在宋朝時出了個狀元叫蕭國梁,他是永泰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當?shù)匕傩諡榧o念他少年時曾在此山中苦讀,便將此山命名為青云山,意為“青云直上”。
大雨剛歇,一縷縷乳白色的水霧,像輕紗般在一個個山腰間飄動,青綠的山峰浮在水霧里,若隱若現(xiàn)。山谷間的水霧更濃,一團抱著一團地滾動。那條隱藏在云霧里的小溪,在奔跳著前行,有時從石縫間躥出,有時從高崖上躍下,哼唱著一首美妙無比的歌……那山谷間的回聲,有如一個樂師在撥動著琴弦。這時候,你總覺得自己已經(jīng)進入一種仙境。
青云山云頂天池
汽車在山頂一處寬闊的停車場停下。我們下車前行。一場雨,把山路上的沙石洗得干干凈凈。山路的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草場,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頂上,草不敢長得太高。山風拂過,淺淺綠海中便潮起潮落,輕輕柔柔的綠波從你腳下漫過,各種各樣的波紋起起浮浮,淡綠、墨綠、深綠夾雜其中,形成了炫目的底蘊。
草甸上零零散散地分布著一株株杜鵑,有的枝葉扶疏,有的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龍。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一團團一簇簇,迎風玉立,開得那么熱烈,那么絢麗?;ò陜好苊茉言?,蕊靠著蕊,瓣貼著瓣,相互依偎著。形形色色的小花散落在四周,像燭光一閃一閃的。這一切繪成了一幅意象飽滿的水墨畫,把我的目光一直送到那遼闊的天際。
草海的極目處,有一口呈橢圓形的天池,如一塊剔透的水晶鑲嵌在綠毯之中。沿湖邊的木棧道漫步,柔美的湖水,清澈明亮,白云倒映在淡藍色的湖面上,隨風搖曳。一陣陣微風拂來,吹皺一湖春水,那粼粼的波紋,如輕漾著的笑靨,在湖光里微微顫動。俯視白云倒映下的清澈湖底,在色彩斑斕的水石間,魚群鱗片閃閃,似天空掉下的顆顆星星,仿佛白云已被這波光蕩漾的天池所滲透了。時而有幾朵薄霧,繚繞飄動在湖面上,使湖水顯得靜謐,顯得空靈,顯得縹緲。
云頂棧道
一只只五彩斑斕的蝴蝶在翻飛起舞,把我從天池引到了花海梯田。梯田占地200 多畝,由一塊塊火山石壘成,一層緊扣一層從谷中的山腳下盤旋而上,一直延伸到白云繚繞的山頭,仿佛一條條迤邐行進的長龍,與周圍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一起形成一幅展開的畫卷。
此時正是人間四月天,虞美人、硫華菊、蛇目菊、金盞菊,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競相綻放。沿著花田小徑漫步,一片暗香涌動,沁入肺腑。那花,白的,潔白如玉;粉的,猶如嬌羞少女;紅的,風情萬種,在微風中展現(xiàn)它們絕美的身姿。它們或一枝獨秀地孤傲,或成雙成對地纏綿,或三五成群地輕語?;ǘ渖暇蹪M了大大小小的水珠,水珠沿著花瓣聚成更大的水珠在花邊黏附著,晶瑩剔透。那些還沒開放的花蕾被水珠壓彎了花枝。經(jīng)過雨水洗滌,花兒更加姣美可愛,花色更加鮮亮艷麗,這大概就是嬌艷欲滴吧。
蜂蝶在花間嬉鬧著,一會兒躲在花下,一會兒鉆入花蕊,一會兒又在花瓣上輕挪舞步。它們不正是花的精靈嗎?花依著葉的體溫和心跳,盡情地做著旖旎的春夢。一幅幅靈動的畫面,不經(jīng)意間幻化成溫馨點點,飄落在這片洋洋灑灑的花瓣煙雨中。我想,生長在高山峽谷里的野花要比溫室里的花艱難得多,生存的過程也豐富得多。有時,它要忍受烈日烘烤;有時,它要挺住暴雨沖刷;有時,它要慘遭霜雪踐踏;有時,它要經(jīng)歷浴火重生。但它依然生生不息,依然快樂成長。不僅要活著,而且要活得精彩,要向人間綻放一絲春色,要向大地回報一縷芬芳。
云頂峽谷靜臥在青云山脈,是由千萬年前海濱火山地質(zhì)運動造就的。整條峽谷可以說是“樹在石上生,石在水中長,瀑在巖上飛,泉在山間唱”。沿峽谷一側(cè)鑲嵌在懸崖峭壁上的仿生棧道前行,溯流而下,一路巧石嶙峋,溪流潺潺,枝葉扶疏。杜鵑花零星點綴在樹木叢中,分外妖嬈,紅得鮮亮、透光。
順著隆隆水聲望去,眼前是一個數(shù)十丈高的寬大瀑布,那瀑布不停地從山上飛奔下來,毫無顧忌地宣泄騰囂,張揚著個性,狠狠地撞擊在巖石上,濺起無數(shù)晶瑩剔透的水花。于是峽谷里水汽、霧氣交織升騰,彩珠晶體相互碰撞,儼然一部雄渾跌宕而又充滿野性的交響曲。峽谷中有7條大小不一、造型迥異的瀑布。有彩虹瀑布的華麗、五曲瀑布的曲折、山神瀑布的偉岸、神書瀑布的神奇、知音瀑布的雅趣、一柱擎天瀑布的壯觀、雙姝瀑布的溫情。每一條瀑布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情、景致和內(nèi)涵。無怪乎有人說,七彩瀑谷歸來不看瀑。
一泓清水流淌在平緩的谷底,巖石是紅色的,有像木板一樣的紋路,清晰地記載著火山巖漿掠過的痕跡。有幾處被水石旋轉(zhuǎn)出的大水潭,水潭圓圓的,蓄滿了水,水很深,上面漂浮著枝葉和花瓣。水潭一個連著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陽光照射下,有的碧綠如藍,有的翠如松柏,水動石變,相映成趣。
潭邊的幾處樹木也很特別,樹木的根系發(fā)達,裸露在地面,樹根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苔癬,蒼勁古樸,就像是大地把經(jīng)脈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不遠處的石包上,有棵青松挺立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它的根系深深地扎進峭壁之中。這是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啊。
越往前行,兩邊的峽谷越窄,相距不過2 米左右,從樹蔭和石縫中漏進天光一線,宛如跨空碧虹。天光忽明忽暗,幽深詭秘,徒增些許驚悚和神秘氣氛。傳說這里是遠古的野人山寨,于是,我悄悄地問斑斑山洞,這是鑿石取火的痕跡嗎?問暗紅巖壁,這是茹毛飲血的遺跡嗎?問奇異石頭,這是青石器的幻化嗎?然而,峽谷并不回答,只有從峽谷里冒出來的一股股涼涼爽爽的清風,裊裊地從我耳旁掠過……
這時有朋友贊嘆道,云頂簡直就是青云山的“香格里拉”。這個褒獎真絕妙,我很欣賞,也很贊同。其實,愛山樂水的永泰人早就把云頂峰當作一個精神高標來推崇了。如果說,嵩口萬安堡門上的石匾題刻“智水仁山”還只是含蓄地傳達出百姓的意趣指向,那么棄官不就的宋代永泰人黃非熊的詩“寂寞云山非我宅,九霄高處是吾門”帶給我們的便是那心如止水卻又大氣磅礴的心境,足以沉淀人世間的喧囂。
夕陽在山,倦鳥歸林,我肅穆地站在峽口外,讓遠處傳來的清越鐘聲穿透我的身體,蕩滌我的心靈;讓腳下飄逸的云撫慰心中的寧靜,氤氳成禪定的心境,讓我身輕如羽,心思空靈。
蕩胸唯云頂,這里才能找到心中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