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利潤及財務費用的基本概念進行闡述,并結合實際案例剖析單一商品在非現(xiàn)金采購支付和延后收款交易活動中的利息計算,從而準確計算商品的實際利潤,為企業(yè)財務報表提供準確數據,真實反映企業(yè)的運營質量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利潤計算;財務費用;考核單價利潤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4-0165-02
一、利潤基本定義
獲取利潤是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然行為,利潤的高低反映了企業(yè)運營質量的好壞,體現(xiàn)了企業(yè)決策者和管理者的領導力。在財務報表中,反映企業(yè)盈利能力的報表就是利潤表。利潤表數據為正,則代表企業(yè)盈利;利潤表為負,則代表企業(yè)虧損。利用利潤計算公式(即:利潤=收入-費用),可得知企業(yè)自身盈虧狀態(tài)。該公式雖然簡單,但細分下去,實際包含了很多細項,只有當每一個細項計算準確,企業(yè)的實際利潤才能準確無疑。
利潤公式中,“收入”項下的細項一般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這些收入計算比較容易,本文不做詳細闡述?!百M用”項下的細項一般包括:營業(yè)成本、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營業(yè)外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本文重點針對財務費用的計算進行分析。
二、財務費用基本概念
各教科書或專業(yè)財務書籍上對財務費用的說法都比較籠統(tǒng),簡單表述為財務費用主要是指利息支出及到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業(yè)務的各種手續(xù)費[1][2]。在實務操作中,利息支出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計算口徑,計算結果就會出現(xiàn)千差萬別。財務費用不準確,則影響到公司財務報表的利潤計算,影響企業(yè)運營質量的好壞,最終影響到企業(yè)決策者和管理者對企業(yè)的戰(zhàn)略發(fā)展的決策,決定了企業(yè)的興衰成敗[3]。
企業(yè)財務費用的計算,基于對單位商品產生的財務費用的計算。為便于表述,本文針對商品流通企業(yè)討論單位商品即商品的單價包含的財務費用進行闡述。只有各商品的單價中包含的財務成本計算準確,匯總到該商品的總的財務費用計算才能準確,進而匯總到企業(yè)的總財務費用才能準確,企業(yè)最終的財務報表才能真實反映企業(yè)的運營質量。
為了避免對相關概念引起的歧義,本文所說的概念定義如下:
1.銷售結算額:指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金額,在財務報表中填入“營業(yè)收入”欄。
2.采購結算額:指不含增值稅的采購金額,在財務報表中填入“營業(yè)成本”欄。具體公式為:采購結算金額=現(xiàn)金采購結算金額+貼息的費用(我方貼息)。如付現(xiàn)金,則貼息費用為0?;颍翰少徑Y算金額=承兌采購結算金額(對方貼息)。
3.價差:不含稅的銷售單價與不含稅的采購單價的差額。
4.財務費用:包括銷售商品墊資生產的財務費用、采購承兌付款由我方支付的貼息費用。
5.利息收入:包括銷售商品對方支付承兌付款由對方支付的貼息費用、采購承兌付款由對方承擔的貼息費用、應收賬款到期后產生的由對方支付的利息。
6.考核單價利潤:價差減財務費用加利息收入。
具體公式為:考核單價利潤×銷售商品的數量-公司的管理費用=該商品的毛利潤,企業(yè)所有商品的毛利潤匯總后即為公司的毛利潤,公司根據會計準則要求計算出公司的總利潤,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真實反映出來。
三、財務費用計算實例分析
1.假設前提
(1)企業(yè)銷售的商品為鋼材,數量單位按t計算,金額單位按元計算。
(2)不含稅的銷售單價,如現(xiàn)金預付款,則單價為4200元/噸;如后付墊資,則應增加墊資的財務費用。
(3)不含稅的采購單價,如現(xiàn)金采購,則單價為4000元/噸;如銀承支付,則貼息費用包含在采購單價中。
(4)年化利息利率和承兌貼現(xiàn)利率統(tǒng)一為6%。年化利息利率如按實際情況取值,雙方可以協(xié)商,或根據銀行同期利率確定。
2.案例分析
(1)情形一:鋼材銷售為現(xiàn)金預付款,現(xiàn)金采購。
(2)情形二:鋼材銷售為現(xiàn)金預付款,采購采用三個月的承兌付款,我方貼息,貼息費計算到采購單價中。
(3)情形三:鋼材銷售貨到兩個月后現(xiàn)金付清,采購采用六個月的承兌付款,我方貼息,貼息費計算到采購單價中。
根據上述三種不同情形,根據不同的采銷模式,分別計算價差,價差計算如表1所示。
表1中,A、B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在情形三中,銷售單價為貨到兩個月后付款,我方墊資了兩個月的財務費用,銷售單價包含了這兩個月的財務費用,年化利息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A的計算如下:
4200+4000×0.005×2=4240(元)。
在情形二中,采購單價采取三個月銀承付款,貼息費用由我方承擔,年化承兌貼現(xiàn)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B的計算如下:
4000×(1+0.005×3)=4060(元)。
在情形三中,采購單價采取六個月銀承付款,貼息費用由我方承擔,年化承兌貼現(xiàn)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B的計算如下:
4000×(1+0.005×6)=4120(元)。
關于采購單價的計算,一般存在兩種做法:一種是貼息費用另行計算,貼息費用的發(fā)票提供金融服務發(fā)票,稅率為6%;另一種如表1所示,貼息費用包含在采購單價中,統(tǒng)一開具13%的貿易類發(fā)票。本文討論第二種情況。
在計算財務費用和利息收入時,如果計算口徑不一致,則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考核單價利潤的結果就會存在不同。具體計算見表2。
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在情形二中,算法一的財務費用按三個月銀承貼現(xiàn)的費用進行計算,年化承兌貼現(xiàn)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D1的計算如下:
4000×0.005×3=60(元)。
在情形三中,算法一的財務費用不但按現(xiàn)金采購單價計算了兩個月的墊資成本,還按六個月銀承貼現(xiàn)的費用進行計算,年化承兌貼現(xiàn)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D1的計算如下:
4000×0.005×2+4000×0.005×6=160(元)。
在情形三中,算法二的財務費用按現(xiàn)金采購單價計算了兩個月的墊資成本,年化利息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D2的計算如下:
4000×0.005×2=40(元)。
在情形三中,算法二的利息收入的計算是因為在采購中已包含在采購單價中,應在利息收入中沖抵,年化利息利率折算為月利率為0.005,D2的計算如下:
4000×0.005×6=120(元)。
從表2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三種情形的采銷模式中銀承支付的價格屬于未來的價格,銷售延后付款,銷售單價已包含了財務利息,如果都回歸到“現(xiàn)在”,本質上都一樣,考核單價利潤算法也理應相同。具體分析如下:
(1)針對情形一,以現(xiàn)金銷售和現(xiàn)金支付的方式,且銷售回款沒有拖延的情況下,沒有產生財務費用和利息收入,兩種算法都相同。
(2)針對情形二,算法一的做法是忽略了采購單價已包含了貼息費用,但在計算財務費用時又計算了一次,屬于重復計算;算法二的做法不再計算財務費用,但由于采購采用了銀承支付的方式,采購單價是未來三個月后的價格,對“現(xiàn)在”來說,貼息相當于利息收入,其考核單價利潤應與情形一的考核單價利潤相同。因此,算法一是錯誤的,算法二是準確的。
(3)針對情形三,算法一中計算銀承貼息費用時同樣犯了情形二中算法一的錯誤,不應該把銀承支付的貼息費用重復計算;由于銷售是后付款,產生2個月的財務費用,財務費用的計算本金應以采購單價為基準計算這部分的財務費用;利息收入算法二的做法與情形二的做法相同。因此,算法一是錯誤的,算法二是準確的。
(4)針對上述三種情形,財務費用的計算應該看采銷兩端收支的時間差,如果沒有時間差,就不應該產生財務費用,考核單價利潤就應該相同;如果采購單價包含了貼息費用,則相應的計算在利息收入中,如果有時間差,如情形三,銷售端延后二個月回款,就會產生二個月的財務費用。
四、經驗總結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計算某商品的利潤,則必須先確定商品的價差,進而確定商品的考核單價利潤,然后通過銷售總數量來確定商品的毛利潤,最后匯總確定公司的總利潤。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確定商品的考核單價利潤最重要,只有考核單價利潤計算準確了,最終的總利潤才能準確。在確定商品的考核單價利潤時,計算口徑相當重要,計算口徑不同,考核單價的利潤就出現(xiàn)差異,最終將影響利潤的準確統(tǒng)計。在計算考核單價利潤中,財務費用的計算最為重要。財務費用的計算,需要關注三點:
1.客戶付款時支付了承兌匯票,同時承擔了承兌貼息的費用,該部分貼息費用應作為利息收入在財務報表中填入“營業(yè)收入”欄。
2.我方采購時采用承兌匯票付款時,如果我方負責貼息費用,由于采購單價已包含了承兌貼息的費用,在計算財務費用時不應重復計算,還需將貼息費用當作利息收入進行計算,將采購單價中包含的貼息費用給予平衡。
3.我方采購是采用承兌匯票付款時,如果對方承擔貼息費用,即我方免貼息,在計算財務費用時,該部分貼息費用應作為利息收入在財務報表中填入“營業(yè)收入”欄。財務費用計算時往往由于上述的三種情況沒有統(tǒng)一口徑,要么沒有計算利息收入,要么貼息費用重復計算,導致財務費用計算偏高。
五、結語
在商品交易中財務費用的計算比較復雜,只有正確計算了財務費用和利息收入,才能做到公司利潤的準確統(tǒng)計。本文從一個案例引出三個簡單例子,目的就是通過不同的采銷支付方式,理清財務費用的計算口徑,方便廣大銷售人員在實際操作中能準確計算某一商品交易活動的實際利潤,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報,為公司準確統(tǒng)計公司的總體利潤提供準確的數據,為公司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柳芳.“財務費用”科目設置之我見[J].中國市場,2016,(48):150+171.
[2]朱夢醒.我國現(xiàn)行財務費用科目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J].財經界(學術版),2014,(08):182+283.
[3]陳璐,許延明.財務費用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5,(14):125~126.
作者簡介:
梁崇永,供職于中國交通物資有限公司,工程師,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