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軍
摘 ?要: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很多弊端,獲得了非常積極的教學效果。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整體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而微課的引入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實驗目標,突破各種學習條件限制,高效地完成實驗任務。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將微課運用到實驗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其引導深入了解實驗過程,還要注重拉近師生雙方之間的距離,從而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效應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許多新型的教學模式也走進了初中物理課堂?!拔⒄n”以課堂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豐富多樣的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吸引力的主題式學習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物理實驗相對于物理理論來說,能夠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奧秘,然而教師的引導往往不能很好地起到誘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作用,但如果利用微課為實驗探究過程增添活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微課的輔助優(yōu)勢,最終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應。
一、引入新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廣大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必須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導入環(huán)節(jié)對課堂教學的開展是極為關鍵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精心開展教學設計,運用有趣的方式導入新課,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1]。例如在“力學”知識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首先為學生們講述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故事,牛頓在蘋果樹下被落下來的蘋果砸到了腦袋,學生對這個故事也有所熟悉,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也想要對這個故事的背景進行深入了解,激發(fā)出了濃厚學習興趣,從而主動探究學習。教師在講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應該運用親切的話語,善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借助微課為學生解釋這個故事中的物理實驗原理,展示萬有引力的相關教學內容,這樣學生一定會懷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學習中,在師生互動配合下,確保了物理實驗教學的良好效果。
二、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引導深入了解實驗過程
讓學生明確實驗的具體過程并且理解實驗原理,這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大多數學生習慣于完全聽從教師的指揮,然后按部就班地進行整理和總結,很少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思考。另外,在一些教育設備缺乏的地區(qū),學生甚至很難接觸到相關的實驗器材,也就缺乏相關的實際經驗。再如,有的實驗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才能有結果,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等待。所以,教師應當在學生充分掌握基礎原理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通過微課觀看具體的實驗過程,幫助學生積累直觀形象化的經驗,并且實現(xiàn)積極思考、完善個人認知的過程,同時產生嘗試的動機[2]。例如,在探究“固體熔化時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時,因為該實驗需要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下進行,而教師能利用的實驗設備有限,安全性未知,于是便設計了微課輔助實驗教學。視頻中探究固體熔化的實驗過程清晰具體,并且利用了科學性較高的儀器進行各方面的測量,讓學生能夠準確地捕捉到實驗現(xiàn)象及變化的規(guī)律,即使不能親自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學生也牢固地掌握了相關知識的精髓。
三、專注重難點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針對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之后遇到的問題和在實驗中遇到的疑惑,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進行分類總結,應該建立物理教學方面的長遠計劃,要考慮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僅僅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們觀看了微課視頻之后,已經能夠解決簡單的問題,可以收集整理復雜的問題,這樣更加專注難點的講解,大大提升了課堂利用率[3]。例如當講到“浮力”內容時,老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為什么鴨子能漂浮在水面上?”學生們自然能夠想到是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然后讓學生做以下實驗:①將相同體積的鐵塊和鉛球浸入水中,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②將不同體積的鐵塊浸入水中,測量浮力。這樣,學生們經過做實驗之后,也能夠知道浮力和物體的體積、密度有關系。當很多問題都已經解決時,剩下的便是重點講解浮力公式,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也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前面省下了很多時間,老師就有充足的時間對其進行重點的講解,這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四、重視師生互動,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
很多教師過于依賴微課教學,反而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單一的實驗展示或講述形式枯燥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實施實驗教學方案做良好的鋪墊[4]。例如,在設計微課之前,開展“調查民意”詢問學生的想法,在學生進行微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選擇恰當的時機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微課教學之后,教師還要完善教學總結和評價工作,科學檢驗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詢問學生的反饋建議和意見。例如在進行“串、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的實驗教學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可能無法及時地跟上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步伐,甚至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到學生對于電流表的指示意義不是很明確,而又不好意思向教師或同學求助,所以才落后下來。于是教師便指導學生觀察實驗視頻中的電流表使用細節(jié),幫助學生及時彌補了不足。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識,并且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性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輔助作用,配合合理的講解,充分體現(xiàn)微課教學的巨大效應。
參考文獻
[1]凌文杜.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09):134.
[2]吳國俊.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23(8):66.
[3]徐劍偉.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07):74-75.
[4]申群偉.試論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7(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