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大赫
“銀發(fā)旅游”案件具有以下特征:案由集中,損害后果嚴重。近年來“銀發(fā)旅游”糾紛案件數量并不多,案由主要集中在侵權責任糾紛(如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等),以及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而且,許多案件的損害后果通常比較嚴重,大多表現(xiàn)為大額財產損失、重大傷殘甚至死亡;受害主體單一,責任主體多方。老年人作為“銀發(fā)旅游”的參與者,也是旅游糾紛中的受害主體。然而在“銀發(fā)旅游”相關案件中,責任主體通常不止一方,尤其在造成人身損害的情況下,旅行社、保險公司、租車公司、賓館、景區(qū)等往往都可能成為共同責任主體承擔法律責任;風險因素多樣,責任競合多發(fā)。
相比普通的旅游案件糾紛,“銀發(fā)旅游”的風險因素更多樣,再加上老年人自身身體素質的特殊性,更易誘發(fā)嚴重的旅游事故。而這些風險一旦發(fā)生,往往會出現(xiàn)法律責任競合的情況,尤其在人身損害案件中,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經常同時構成,當事人需擇一請求權基礎進行訴訟;法律意識薄弱,維權路徑曲折。一些老年人受自身年齡、身體素質、溝通渠道等多方面的限制,難以直接掌握正當的維權途徑。有的老年人盲目聽信侵害人的“承諾”一再延誤維權時機,更有甚者害怕家人責備選擇忍氣吞聲,使得追責之路更加艱難。部分老年人是在經歷了協(xié)商不成、投訴無果之后,才最后走上訴訟之路。
那么老年人出游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呢?下面我們從常見的糾紛入手,梳理了“銀發(fā)旅游”中幾種典型的法律風險:
警惕旅行社無資質、超范圍經營。我國《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旅行社的設立條件有著明確規(guī)定,申請人需在取得《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后方可經營旅游業(yè)務。然而,市面上卻存在大批無證經營的“黑社”,他們并不具備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的能力;有些旅行社即便是取得了營業(yè)資質,也時有超范圍經營的情況發(fā)生,比如國內旅行社承接境外旅游業(yè)務。旅行社無資質、超范圍經營在出行安全、旅游投保等多方面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警惕誤入“保健品營銷”騙局。當前市場上有一些組織老年人免費出游的保健品營銷組織,他們平時免費為老年人量血壓、做理療、提供健康咨詢,獲取信任后打著“回饋老客戶”的旗號,號召老年人“療養(yǎng)”,去的都是一些免費景點,借機煽動老年人購買大量保健品或者養(yǎng)生養(yǎng)老項目,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保健品營銷手段。這類營銷公司并不具備保證安全出游的能力,老年人無從知曉活動組織者或者說銷售者的信息,購買的保健品也拿不到正規(guī)的消費憑證,事后維權較為艱難。
警惕免費或低價出游陷阱。一些旅行社利用老年人保守節(jié)約的消費心理,發(fā)布“低價團購”甚至是“免費出游”等廣告,以超低的價格吸引老年人呼朋引伴報名。事實上,組織老年人出游需要更高的成本開支,因為老年人出游都有身體檢查、隨團醫(yī)生等需求,免費和低價根本無法滿足老年旅游團的正常開支。于是,老人們在游玩過程中往往面臨幾經轉手拼湊成團、臨時改變行程路線、擅自增加旅游景點、購物場所強制消費等艱難處境,遭受財產損失的同時還增加了危險系數。
警惕一次性高額套餐費。老年群體中也不乏追求高品質出游的人群,有些旅行社針對這類人群推出“高端旅游定制套餐”,這類套餐不僅價格高昂,還要求老人預繳高額的“保證金”。為了降低老人的防備心理,旅行社還會與老人簽訂“退款協(xié)議”,約定一定期限后退還“保證金”。許多老人認為有協(xié)議在手可以放心付款,殊不知,有一些缺乏誠信的旅行社甚至在出團前即“人去樓空”,給老人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警惕合同缺位和免責條款。旅行社在出游前一般都會簽訂規(guī)范正式、統(tǒng)一格式的旅游合同,這是老年人維權的有力依據。如果旅游活動的組織方不提供或拒絕簽訂旅游合同,需要考慮組織方無資質不規(guī)范的風險。但是,旅游合同中常有約定不清、責任不明的情況出現(xiàn)。旅行社為了規(guī)避責任也常設定免責條款,老年人往往由于自身疏忽或出于對旅行社的信任,未經仔細閱讀就盲目簽約,為發(fā)生糾紛后的合法維權埋下隱患。
警惕“投保真空”和“盲目投?!薄@夏耆松眢w素質較差,易受傷且易突發(fā)疾病,按理說應該購買較為全面的保險。然而,許多老年游客保險意識薄弱,或出于經濟考量,投保旅游意外險的積極性較低。即便選擇投保,也常因老年人隱瞞身體疾病情況投保,產生保險公司拒絕理賠而引發(fā)的糾紛。或因老年游客一味追求低價、忽視實際需求、不仔細閱讀保險條款而盲目投保,后因對產品認知的差異而產生糾紛。
警惕公共安全隱患。通常來講,景區(qū)發(fā)展旅游業(yè)一般依賴其特殊的地勢地貌或風土人情,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居住的環(huán)境有很大不同。一些老年人在景區(qū)游覽時可能遭受生命健康損害,比如從高處跌落、古建筑脫落致傷致殘,動物園動物致傷,極端天氣、刺激項目引發(fā)身體疾病,地面凹凸不平致摔傷、地面濕滑至摔傷等等。景區(qū)環(huán)境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有的景區(qū)基礎設施安全不達標,再加上管理存在疏漏,老年人更易遭受人身損害。同樣的,老年人還需要注意酒店住宿安全風險和飯店食品安全風險;警惕黑店、黑車宰客風險。對于選擇自由行的老年人,住宿和交通出行都需要自行安排,而老年人缺乏社會生活經驗,不擅長使用手機軟件等安排行程,可能易遭遇“黑車”“黑店”,上當受騙。
老年人在決定跟團出游時,須謹慎選擇旅行社和旅游項目。
建議選擇有正規(guī)營業(yè)資質的旅行社,可要求查看其營業(yè)執(zhí)照和旅游資質證明,也可登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旅游管理部門官方網站進行企業(yè)實名信息查詢,還可撥打官方電話及時咨詢,盡量選擇口碑、信譽和服務好的旅行社。
此外,還應當謹慎選擇旅游項目,考慮自身年齡及身體素質的客觀情況,避開極端天氣和高峰時段出游,避開高強度刺激性的游玩項目,減少意外和疾病發(fā)生的幾率。
簽訂合同,注意特殊條款
老年人跟團出游時一定要簽訂旅游合同,堅決對不愿訂立合同的旅游活動組織方說“不”。
簽訂合同時,務必仔細閱讀各項條款,必要時應向親友咨詢合同風險,發(fā)現(xiàn)約定不明確、加重己方責任、排除對方責任的內容可同旅行社協(xié)商修改,必要時可拒絕簽約。
需要指出,免責條款在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情況下屬無效條款,也就是說,即便旅行社同老年人簽署了免責聲明,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合理投保,如實告知
旅游保險分為旅行社責任險和旅游意外險,其中,旅行社責任險屬于強制性保險,通常旅行社都會投保;旅游意外險項下還包括游客意外傷害保險、旅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住宿游客人身保險、旅游救助保險和旅游求援保險等多個險種,一般根據游客需求選擇性投保。
旅行社的旅游項目經常會贈送保險,但贈送的險種可能不全,需要格外留心。老年人應當重視旅游保險的作用,在投保時相應險種應盡量全面投保,面對風險,不應當在保險上省錢。
保留票據,收集證據
除了旅游合同和保險合同外,能有效幫助老年人維權的有利武器就是各類票據。機票、車票、船票、門票既是消費憑證,也是保險憑證;照片、錄音、攝像和購物小票、發(fā)票等也能反映客觀事實,一旦發(fā)生糾紛都可作為證據材料。
在旅游途中如果發(fā)生危險,第一時間應當撥打急救電話進行醫(yī)治;同時還應當及時報警,警察會調查詢問取證,固定事故原貌,報警記錄也是有力的證據。
及時維權,理性維權
老年人在意識到自身權益受損的第一時間就應當積極維權,首先可與糾紛相對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可向消費者協(xié)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投訴或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解決,仍不能解決的可根據仲裁協(xié)議提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發(fā)生危險事故或涉及刑事犯罪的應當及時報警,境外出游的老年人還可以及時撥打大使館和領事館的電話尋求幫助。
但是,在遇到旅游糾紛時,老年人不宜激動,應當選擇合理合法的途徑維權,所謂“有理不在聲高”,應當相信正義和法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