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衛(wèi)建平
“小餃子,兩頭尖,
金碗盛,銀碗端,
端到當院敬老天。
敬得老天好喜歡,
一年四季保平安?!?/p>
年屆九旬的母親一邊顫顫巍巍地包著餃子,一邊流利地誦唱著這段兒時的歌謠,臉上漾滿了甜蜜的回憶和慈祥的微笑。
這是2020年2月14日,恰逢“情人節(jié)”,天氣晴好,春意融融,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美好。然而,這卻是一個不平凡也并不美好的“情人節(jié)”——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很多國家恣意肆虐,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就在這個庚子年春節(jié),“宅家抗疫過年”,便成了中國人應該說是“有史以來”最無奈的選擇。
隨著各個住宅小區(qū)和街道的不斷被封閉,原本和弟妹之間輪流陪伴母親的約定已逐漸變?yōu)椴豢赡堋6?,則有幸獲得了在這個非常時期單獨陪伴母親的“專利”。
然而,事物無不具有兩面性。因為這個“專利”的寵幸,卻讓我在真正不離左右陪伴母親的過程中,享受到了以前很少能深切體會到的、很溫暖甜蜜的“母子情”,有了大把的時間陪母親說話了!母親小時候的一些事、我們兄妹幾個小時候的一些事、已故父親的一些事、還有母親當年工作上的一些趣聞軼事、體會感想等等,天南海北,家長里短,雜七雜八,似乎隨便一件什么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母子之間興致勃勃的談資。聊到深處,我常常會驚異地發(fā)現(xiàn):母親的臉上煥發(fā)著奇異的光采,眉飛色舞之間似乎突然顯得年輕了許多,燦爛地笑起來簡直像個天真的孩子……那一刻,我在被感染的同時,也不禁生出了絲絲自責,突然深切理解到了老人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老人苦慣了,物質上的滿足對于她其實并沒有什么誘惑,而少一些孤獨,盡量地滿足她精神上的需求才是彌足珍貴的。
2月14日那天早晨,也許是巧合,抑或是這個特別的日子讓我“情”之所至,我突然有了一種想給母親包頓餃子的沖動,以“犒勞”母親這么多天來給我的幸福和溫暖??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因為以前家里包餃子我基本上都是打下手,沒有過單獨操作的機會和能力,而且我的手有些顫抖,包餃子的時候難免力不從心。
母親一定察覺到了我的尷尬,不聲不響來到廚房要給我?guī)兔Α?/p>
母親的視力早已退化,黃斑變性,幾近失明,不管是搟皮還是包餃子,都可以用“摸索著”來形容。可我?guī)状螖f她走,她都執(zhí)意不肯,好像終于逮著了這樣顯能的機會似的——是啊,以前家里包餃子都是姑娘、媳婦兒,還有孫子輩兒的齊動手,嘁里喀喳很快便結束了“戰(zhàn)斗”,哪里能容下她到跟前施展技藝呢!
母親很興奮,似乎找回了她久違的感覺,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和我聊著她兒時對于包餃子的生動記憶,那首歌謠也便伴隨著母親的娓娓訴說,如一股甘甜純凈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淌出來……
看著母親興致盎然的神情,我突然若有所悟:以前怕她受累,輕率地阻止她插手包餃子或做點兒其它什么事情的做法,是不是像一個想當然的大人,以簡單粗暴的態(tài)度褫奪一個好奇的孩子玩耍和參與的權利一樣,讓所謂的照顧變成了一種輕慢和專橫呢?或者從某種角度上說,對老人真正的照顧,則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意無意的給她安排一些能夠體現(xiàn)人生價值、讓她覺得自己對社會、對家庭“還有用”的機會呢?
餃子終于包完了。母親像一位打了勝仗的將軍,驕傲地拍了拍兩手的面粉,昂首闊步走出了廚房——那步態(tài),還真是比平時的蹣跚穩(wěn)健多了!
因為是摸索著包的,餃子的大小、形狀各異,而且餃子皮上粘了很多的餃子餡兒,花里胡哨的實在不敢恭維,但我和母親都吃得很香,感覺這才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好吃的餃子呢!
就這樣,2020年2月14日,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我和母親在一起過了一個特別的“情人節(jié)”。說它特別,是因為它比情侶間那種卿卿我我的情人節(jié)更多了一些濃郁的、幾乎可以讓人融化的母子親情。
是啊!不管疫情怎樣的猖獗,燦爛的太陽照樣會冉冉升起;春姑娘輕盈的腳步照樣會款款而來;每年的情人節(jié)也照樣會如期而至;人們的生活也還會繼續(xù)……多么希望母親歌謠里所唱的:“……一年四季保平安”能成為美好的預言,早點兒“紙船明燭照天燒”,送走這討厭的瘟神。也多么希望匆匆的歲月能停下衰老的腳步,讓這樣專屬于我和母親之間美好的“情人節(jié)”能年年不輟、生生不息,長久地、長久地延續(xù)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