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園
【摘 ?要】新課標要求:“在當下小學教育教學進程中,各個學科教師都需要注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特別是藝術類的學科需要格外重視”。那么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要依照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學習個性,深入新教育市場,積極地探索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為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保障,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學環(huán)境。此文簡要闡述了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積極探索了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具體策略,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學識,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核心素養(yǎng);情境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1-0132-02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ers in all disciplin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especially in the arts discipline, which needs extra attention." In the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art teachers need to actively explore various advanced teaching tools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concep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and learning personality, and actively explore various advanced teaching tools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concepts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uarantee and optimize the art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primary schools. This article brief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art, and thus actively explor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art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nrich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trengthen their comprehensive literac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Core literacy;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l
就小學美術這門學科而言,其屬于一門藝術學科,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涵蓋了諸多文學素養(yǎng),優(yōu)質的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不光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推動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進程。所以說,小學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光要重視基礎美術知識的教學,還需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爭取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美術教學活動的認識,了解美術在學習中的重要價值?;诖耍W美術教師就需要從情境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入手,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學識,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一、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
通常情況下,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內容涵蓋了圖像識讀、美術表現、日常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與文化理解等等。圖像識別主要指的是在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通過作品中的一些圖像和符號進行識別與解讀,一般涵蓋了作品的色彩、構圖、材質以及表達的意境,只有學生了解了圖像內涵,才能夠更好地解析美術作品,熟知美術作品的重要價值。美術表現是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運用的繪畫技術以及美術風格,傳統的、現代的、常規(guī)的等,都能夠有效地傳達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情況下,學生能夠根據作品的美術表現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創(chuàng)作者的生活背景,從而深入現實生活中感受美術藝術在其中的實際運用。審美判斷主要是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通過對作品的色彩和構圖進行鑒賞,體會美術作品傳達的思想情感。創(chuàng)意實踐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時一定要具備創(chuàng)新性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繪畫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無限潛力,強化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而文化理解是需要學生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去欣賞美術作品,主要表現在通過傳統美術文化以及現代美術文化,了解美術所蘊含的藝術價值以及文學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健康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二、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
(一)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育,優(yōu)化美術教學環(huán)境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課堂上也不例外,小學美術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育,給學生提供相對優(yōu)質、全面的美術教學活動。優(yōu)質的美術教學不光能夠豐富學生的藝術內涵,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所以說,在實際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就需要把更多趣味性的經驗教學活動滲透到實際美術教學進程中,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強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二)借助情境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在新時期的教育市場中,情境教學法是各個學科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在日常美術教學活動中,小學美術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激起學生的繪畫熱情和主動思考的愿望。如果美術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限制,積極地引用新教育市場中創(chuàng)新性的理念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轉變原有的美術教學思想,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促使學生自主投身于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感受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魅力,并且通過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強化學生對美術的高效認知。在此基礎上,美術教師可以高效地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把美術課程的重難點內容用提問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培育學生主動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帶領學生體現生活藝術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我國小學美術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靈活運用背景下,美術教師可以把美術課本中相對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直觀的動畫或者視頻,給小學生提供更為清晰的畫面。而且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比較好奇,那么在此基礎上,美術教師就需要熟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點以及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趣味性十足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自主地融入美術教學活動中,感受美術知識的實用魅力,強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在當下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美術教師需要緊跟新教育市場的發(fā)展主流,積極地引用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并且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興趣點,給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全面的美術教學指導,逐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年紀較小,對外界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具備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一定要轉變其以前的教學模式,減少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限制,并且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配合小學美術教師,在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活動指導下,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而推動小學美術教學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胡靜.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微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8(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