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會
【關鍵詞】根管治療;疑難;顯微鏡;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1.0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45-01
根管治療又叫牙髓治療,是治療牙根感染和牙髓壞死的手術,是將毒性產(chǎn)物、受感染的牙髓通過器械去除,并沖洗和消毒根管,同時采用填塞物對根管嚴密的填塞,防止細菌再次進入根管,預防根尖周病變,并促進其愈合[1]。根管治療目前應用廣泛,但根管結構較復雜,在治療時容易發(fā)生遺漏、穿孔、鈣化等問題。顯微鏡下行根管治療,能放大根管系統(tǒng),使手術視野更清晰,清楚的看到根管結構,提高手術成功率。有研究表明,在疑難根管治療中應用顯微鏡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患者接受程度更高[2]。基于此,本研究選用我院50例疑難根管治療患者,采取顯微鏡下根管治療,取得較為不錯的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100例疑難根管治療患者,均來源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間納入,分成傳統(tǒng)組和顯微鏡組,組內(nèi)均有50例。傳統(tǒng)組中,女26例,男24例,年齡20-60歲,均數(shù)為(40.25±5.38)歲。顯微鏡組中,女25例,男25例,年齡20-58歲,均數(shù)為(40.03±5.14)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
1.2 方法
傳統(tǒng)組:行去齲、開髓治療,找到根管口,備好相應根管(H型銼、K型銼),應用次氯酸鈉和過氧化氫對根管沖洗消毒,然后填充根管,冠部封閉。顯微鏡組:選用德國LEICA根管手術顯微鏡,根據(jù)各種疑難根管采取相應方法。(1)器械分離:清楚折斷器械情況,與患牙隔離,顯微鏡定位,制作旁路,將折斷器械取出,根管預備,封藥,填充,冠部封閉。(2)鈣化不通:將根管口顯露,用C先鋒銼疏通根管,在顯微鏡下將牙體質(zhì)切削,根管預備,封藥,7天內(nèi)無異常填充根管。(3)C型:觀察根管口特點,根管預備,清洗根管,用次氯酸鈉和小號銼對狹區(qū)清洗,在顯微鏡下將熱牙膠填充,冠部封閉。(4)MB2:在顯微鏡下觀察MB2根管位置,確定根管口,將根管用K型銼擴通,然后填充,冠部封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根管治療效果,效果鑒定如下[3]:有效:患者在治療后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無腫脹和疼痛,器械分離者完整取出器械,并保持根管壁完好,鈣化不通者完全將根管疏通,并將填充物完全清除;無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文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shù)±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其中顯微鏡組治療有效47例,治療無效3例,有效率為94.00%,傳統(tǒng)組治療有效38例,治療無效12例,有效率為76.00%,兩組相比較差異顯著(χ2=12.706,P=0.001),P<0.05。
根管治療是去除根管內(nèi)感染物質(zhì),預防根尖周病變,術后患者常常伴有疼痛感。在傳統(tǒng)的根管治療中,若患者存在器械分離、鈣化、C型、MB2型等疑難根管時,會使治療效果下降,還可能導致牙齒松動或牙根斷裂等嚴重后果??赡苁怯捎诟軆?nèi)部狹窄、發(fā)病位于口腔等原因,使操作者手術時視野不夠清晰,不容易完全清理出根管填充物,對治療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4]。隨著醫(yī)學和科技的發(fā)展,顯微鏡也逐漸應用在臨床中,且取得較為不錯的效果,患者的認可度相對較高。
宋毅[5]通過將128顆患牙(330個根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疑難情況分成五組,分別為器械分離、遺漏、填充不完整、鈣化、穿孔,五組均在顯微鏡下行根管治療,得出五組治療成功率均在較高水平,表明顯微鏡根管治療能提高根管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與文獻相符,得出顯微鏡組根管治療有效率為94.00%,顯著比傳統(tǒng)組的76.00%高(P<0.05)。在根管治療中應用顯微鏡,能放大手術視野2-30倍,變焦分級多,且擁有雙筒目鏡,能將患牙結構立體顯示出來,便于觀察,還可將其連接到電腦等設備,能完整記錄手術過程[6]。且顯微鏡可提供充足的光源,能清楚的看到根管結構、髓腔口等部位,將根管治療的范圍延伸,提高治療效果,使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更準確,確保病人安全。還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顯微鏡根管治療中,治療效果與操作人員的能力、經(jīng)驗也有重要聯(lián)系,操作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熟練應用顯微鏡的各種功能,在根管治療前仔細檢查患者病情,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效果。因此顯微鏡組的根管治療有效率高于傳統(tǒng)組。
依上所述,在疑難根管治療中應用顯微鏡能明顯提高根管治療效果,被多數(shù)患者認可,值得臨床采納推行。
參考文獻
柴勇,馬永平,寧靜等.顯微超聲技術在疑難根管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6,31(1):97-100.
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業(yè)委員會.顯微根管治療技術指南[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51(8):465-467.
吳桂梅.手術顯微鏡在疑難根管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9):113-114.
朱瓊.顯微超聲技術在疑難根管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9):2897-2898.
宋毅,徐小紅,丁存善等.牙科手術顯微鏡在疑難根管治療中的應用評價[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2(10):614-615,616.
高燕,蔣曉瓊.口腔手術顯微鏡在非手術根管治療中的應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6):34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