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瓊
【摘 ?要】目的:分析對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樣性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2020年1月~2020年5月,對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44例均采取多樣性護理干預模式,比較護理前、后患者血糖變化情況以及遵醫(yī)情況。結果:護理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較之于護理前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多樣性護理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輔助血糖水平控制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糖尿病;多樣性護理;血糖
【中圖分類號】R47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179-01
糖尿病為內(nèi)分泌科常見病,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為疾病特征表現(xiàn),患病后,患者主要有多尿、多食、多飲、消瘦等臨床表現(xiàn)。目前臨床尚無針對糖尿病的根治性方案,所以只能通過控制血糖水平來延緩病情進展。若未能予以充足重視,患者會因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繼發(fā)酮癥酸中毒、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狀,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不良影響[1]。所以臨床除了治療外,多輔以有效的護理方法予以干預,進一步幫助患者管控疾病。
1資料來源和方法
1.1基礎資料
2020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44例,入組符合條件:(1)無冠心病和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等病癥;(2)既往無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鎮(zhèn)痛藥物治療史。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2)合并嚴重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3)嚴重免疫系統(tǒng)病癥;(4)存在呼吸系統(tǒng)方面重大疾病;(5)存在低血糖癥狀;(6)有精神、認知障礙。2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別是144例和100例,年齡值在52~81歲間,平均年齡值是67.2±5.3歲,病程時間短者2年、長者19年,平均患病時間10.5±1.5年,體重自51~77kg、平均64.2±5.3kg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強調行多樣性護理干預:
1.2.1多樣性宣教
在以往常規(guī)枯燥、單一的宣傳教育基礎上,實現(xiàn)宣教方式的多樣化,例如納入:微信群宣教、組織宣教活動、制作有趣的小視頻、以漫畫形式展現(xiàn)的手冊圖畫等等,進一步強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講解疾病有關知識、治療知識之外,再具體針對患者個體教育需求與欲望,進行針對性答疑、解惑。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掌握血糖儀的使用方法,以理論指導、模擬展示的方式,使患者掌握正確用法,并叮囑患者應每天堅持測量血糖、記錄血糖。
1.2.2多樣性飲食
結合患者其自身實際病情差異、病情變化,再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家庭飲食等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給出飲食建議,使其認識到定時、定量進餐對于病情控制的重要性,用藥后需及時進餐。飲食方案中:高熱量的食物要少吃,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和清淡食物,少吃鹽,對有飲酒喜好的患者,強調戒酒的重要性,建議患者將日常飲品換成綠茶等可延緩動脈硬化的飲品。
1.2.3用藥指導
向患者再三強調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并將不規(guī)范用藥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予以告知,使患者形成自覺用藥的意識,同樣也可以禁止患者自行更改用藥時間、用藥量等不良行為,提高用藥依從性與遵醫(yī)程度,保證藥效可以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將胰島素治療應用的作用、使用時間、注意要點等進行指導,強調對胰島素保存的注意:應放在冰箱冷存室內(nèi)(溫度2~8℃),若并無冰箱設備,可以放在窗外陰暗、較涼爽處,以防受熱、光照和冰凍;注射之前1h從冰箱中取出升溫之后再用,以防過冷藥物注射不易被吸收,造成脂肪層萎縮。同時在每次來院復查時,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的變化加減用藥,保證藥效與患者病情的穩(wěn)定性。
1.2.4心理引導
在落實各項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應意識到,由于該病是無法徹底治愈的,只能是盡可能的把患者血糖水平盡量控制到最低,從而避免侵害到機體正常組織,而這一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在長時間治療療程當中,患者會因疾病影響而產(chǎn)生心慌、焦躁等不良情緒,影響到其治療的依從性,這種不良情緒的存在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病情控制。所以,在與患者溝通過程當中,若及時發(fā)現(xiàn)到患者有情緒異常,應主動、積極的通過良好關系建立、引導其訴說心聲等,釋放其不良情緒,從而保證降糖治療的順利實施。
1.2.5運動干預
根據(jù)患者實際身體狀況、可接受度,建議其采取相應的運動方案,通過積極的體育鍛煉來調整身心狀態(tài),注意運動一定要堅持且循序漸進,切不可貿(mào)然加大運動量,一旦自覺身體不適,立刻停止運動,待不適感消失再運動,并盡量有家屬陪同。鼓勵患者通過適當?shù)倪\動來提升其機體抵抗力與免疫力。
1.3分析指標
隨訪時間為半年,記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水平的變化,以此評估血糖控制效果
1.4數(shù)值處理
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是SPSS25.0,( ±S)作為計量資料的代表形式,采用t檢驗方法,當所得結果值P<0.05時,表示檢驗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較之于護理前有顯著差異(P<0.05),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慢性病,且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旦患病,患者就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用藥物來控制血糖、管控疾病發(fā)展,同時在治療期間,還需嚴格規(guī)范自我飲食、活動、日常行為,所以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2]。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我們多強調通過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來進一步實現(xiàn)疾病有效控制。
多樣性護理模式也是基于常規(guī)護理方案所形成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本次研究通過回顧總結,發(fā)現(xiàn)對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樣性護理干預方法,有益于幫助患者更好的管控其血糖水平、延緩病情進展,這對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有很大的幫助[3]。
因此認為:多樣性護理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輔助血糖水平控制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梅,郭蕊.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預作用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3):335-337.
[2] 魏艷紅.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方式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4):217-218.
[3] 任艷.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多樣性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1):229-230.
[4] 沈梅芳,陳志朋,黃桂珍.多樣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疾病認知、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7):42-44.
[5] 陳巖.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方式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