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英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時,還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和人生觀,綜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是小學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尚未形成,迫切需要語文教學的教育和引領,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生未來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對學生思想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這一點也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謀而合?;诖?,簡單談談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以期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礎時期,也是關鍵時期,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必要的理論知識講授工作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文學知識的內涵,感知文學知識的魅力,發(fā)揮語文學習對學生思想的熏陶作用。而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努力加強和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因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主旨是相一致的,所以可將這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以此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因此,本文探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
一、小學語文教學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未形成完善的是非觀念,需要教師給予指導和引領,而小學語文教學則正是發(fā)揮引導作用的不二選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幫助學生建立是非觀,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思想體系的形成,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語文教學將管理工作的含義和標準清晰地傳遞給了小學生,使小學生明確了管理職責和義務,從而積極配合班主任,極大地提高了班主任管理效率。同時,班主任良好的管理成效,也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有力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促進了小學生全面發(fā)展[2]。
1.小學語文教學有助于加強班主任思想教育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有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等,通過不同模塊的針對性教學,可從多個方面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可促進小學生思想體系的完善。小學階段不但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階段,更是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yǎng)與形成的重要階段,而語文課文中就有大量的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品格,良好的人生觀的課文內容,課文中還有大量的、積極向上的、很正能量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學到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語文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運用課本知識教育學生,降低外界不良環(huán)境對小學生思想的影響,遏制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班主任在管理工作過程中,可利用語文教學加強對小學生思想的引導和教化,提高小學生配合性,從而有效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
2.小學語文教學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思想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種隱性教育,是在平淡的文學知識講授的同時,對學生思想進行深化和提升。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多采取一些具有啟發(fā)意義的素材和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跨越淺層理論知識,深入其內涵,感受文字內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變化,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展開管理工作,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
3.小學語文教學可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小學生思想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很難完全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加大了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難度,嚴重影響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進行。而小學語文教學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討論和交流,從而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為教師和學生溝通架起了橋梁,便于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變化,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結合的策略
1.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高效促進學生理解班主任思想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堂組織和引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設具有教育意義的語文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對班主任思想教育的理解和認同,繼而使得學生被感化和教育。同時,在教師所營造的濃厚的人文環(huán)境中,小學生會不自覺地放松心情,此時開展思想教育也會取得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此外,教師還可開展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擴大思想教育的范圍和深度,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學會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體驗,從而能夠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4]。
2.多樣化教學手段,加強班主任和學生的情感交流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時代教育理念,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深入學生內心,把握學生內心世界的變化情況,為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班主任管理形成有效配合,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教學,豐富班主任管理工作內涵
在班主任實行管理制度,開展管理工作時,由于學生缺少相應的實際生活經驗,所以很難有深入的理解,進而自覺配合和服從,從而嚴重影響了班主任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加強教學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將語文知識以生活實例的方式折射出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和吸收,以此豐富班主任管理教育的內涵。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和尋找相關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學素材,并相互分享和交流,學習其中蘊含的人文哲理,給予人們的生活啟示,幫助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