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玲珍
中山市南頭鎮(zhèn)民安小學秉承“一切為了師生的發(fā)展和幸?!钡霓k學理念,以“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為校訓,致力于培養(yǎng)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的少年,形成了“育德、促智、健體、彰美”的學?!拔洹闭n程樣態(tài),讓每一位師生都從中得到發(fā)展,收獲幸福。
一、“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特色學校建設緣起
“武術”是學校的重要特色項目。自1997年民安小學聘請專職教練,正式成立武術訓練隊,武術進校園就開展起來了。學校把學習武術精神與武術文化結合起來,讓廣大師生、家長了解武術這一項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多年來,學校大力開展武術教育,以武育德,以武啟智,以武健體,以武彰美,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能文能武的人才。通過武術強身,武德導行,武技意趣,武魂勵志,塑造學校良好形象,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武術,熱愛武術,在活動中,快樂成長,增強身體素質(zhì),磨練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校以廣東省立項課題“微課在小學社團中的應用”作為基線貫穿于每周的武術課中,開展全校武術普及活動,通過系統(tǒng)創(chuàng)編與課程教材教學配套校本教材《武術園》,讓學生熱愛武術、學習武術。學校還安排每天晨會課學習武術禮儀,在全校大課間開展功夫扇、五步拳術、棍術、刀術、劍術、太極和腰鼓的特色項目,讓學生感受武術文化,效果明顯。
二、“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特色學校建設內(nèi)容
特色學校建設有賴于校本課程的支撐。為此,學?;I劃了“崇文尚武”校本課程體系。(如下表所示)
三、“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特色學校建設路徑
特色學校建設既需要課程支撐,更需要路徑規(guī)劃。為此,“厚德篤學·崇文尚武”特色學校建設在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目標內(nèi)容的基礎上,主要從校本課程特色化、拓展課程個性化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多樣化入手。
1. 校本課程特色化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學校開發(fā)了《武術園》特色課程,“武術魂”介紹了古今中外武術人物感人的事跡、高尚人格。有精忠報國的岳飛、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永不放棄的世界南拳冠軍吳毅懿、勇敢頑強的全國散打冠軍胡喬峰、男兒當自強的李連杰等武術名人的故事、事跡、品格。通過學習這些特色課程,讓學生感動、感染、銘記心頭,受益終身。我們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點,按一到六年級,分別安排了武術入門基本功、武術操、五步拳、少年拳、初級刀、散打拳法、散打腿法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武術基本技能訓練,還編排了武術電影、武術歌曲、武術劇本、武術繪畫、武術手工制作、小小武術家等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做一做、寫一寫、畫一畫、評一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全方位接觸和感受“武術文化”。學校為了更好彰顯武術特色課程,特意安排了每周由武術專職教練授課的方式進行實施。
2. 拓展課程個性化
為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發(fā)展其特長興趣,成就卓爾不群的人生,全校開設了36門個性化社團課程。每學年初,學校會讓學生自選喜歡的課,每周四下午的個性化課程是學生的最愛。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除了由專業(yè)教師授課外,還借助家長委員會資源優(yōu)化師資力量,讓家長進課堂授課。
在拓展課程的課堂中,學生間密切溝通、交流與互動,小組內(nèi)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使課堂成為享受快樂與展示自信的地方。在武術自信、浩然正氣、敢于爭先精神的帶動下,主動參與、善于質(zhì)疑、聲音洪亮、討論熱烈、辯論激烈、爭問搶答、歡呼雀躍的課堂氛圍已逐步顯現(xiàn)。
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多樣化
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應該是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為此,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課,每年不同的季節(jié)均有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讓學生有展現(xiàn)的舞臺。藝術節(jié)中,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有成為編劇、導演、演員的經(jīng)歷,他們將自己編排的主題節(jié)目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xiàn)給全體師生、家長。學生在編排節(jié)目過程中,多了溝通、合作、交流,更加陽光自信??萍脊?jié)上,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用雙手做出自己的夢想禮物,既從中學會獨立思考,又從中提高科技素質(zhì),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興趣,陶冶科學情操。體育節(jié)中,學生通過武術修德,有了豐富多樣的鍛煉機會。
學校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jié)則以綜合性課程為主導,結合藝術節(jié)班級愛國歌曲大合唱、武術操表演、現(xiàn)代舞、課本劇、魔方表演等方式,實現(xiàn)個性化生長。舞臺表演、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親子活動、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為綜合性活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活潑有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學校培養(yǎng)“崇文尚武、厚德篤學”的好少年。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