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杰
【摘 ? 要】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材料為例,分析中年級學生口語交際學習存在的問題,并由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讓口語交際具有需求性、層次性、真實性和延伸性。
【關鍵詞】口語交際;學習問題;改進措施
口語交際課的設置,是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運用語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谡Z交際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會聽、會說、會交流,同時也要通過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協(xié)作能力等。
筆者借助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的四次口語交際,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分析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然后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探究改進教學的策略,以提高口語交際課堂的實效性。
一、問題診斷
經(jīng)過課堂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三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存在以下幾個典型問題。
一是交往溝通興趣弱。雖然統(tǒng)編教材注重情境設計,如《我的暑假生活》一課用兩幅插圖喚醒學生的記憶,《名字里的故事》中的泡泡提示學生交流的對象,但是學生的表達興趣還是不濃厚,交流時千篇一律或人云亦云,甚至沉默不語,導致課堂氣氛沉悶。
二是成段表達不規(guī)范。課堂上總能看到這樣兩類現(xiàn)象:膽大的學生發(fā)言積極,卻容易夸夸其談,講話不完整、不規(guī)范。膽小的學生態(tài)度扭捏,說話聲音小,一遇到教師引導追問,立刻低頭不語。
三是對象意識不明顯。課堂上經(jīng)??吹綄W生以回答教師問題的心態(tài)開展交流,或者以口述習作的形式進行表達,渾然忽略和教師、同學的互動。學生把口語交際簡單地理解為是一種自我陳述、一種機械的課堂程序,更別提有應對意識了。
四是交流過程輕于聽?!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這種尊重與理解,不光表現(xiàn)在“說”上,更多的時候表現(xiàn)在“聽”上。課堂上,教師提問后,一些學生就把手舉得老高,爭著去“說”。但對于發(fā)言的同學說的是什么卻毫無興趣,置若罔聞。其實,“聽”與學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記憶力都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不會聽的人,是很難把握別人說話的要點的。
二、改進措施
(一)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讓口語交際具有需求性
教學情境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欲望。情境創(chuàng)設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通常按照“先簡單,后復雜”“先實際,后想象”的原則來設置?,F(xiàn)以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的教學為例。
1.展示故事情境
課始,教師可用多媒體演示課件,展現(xiàn)故事情境:亂涂亂畫、禮讓行人、爬樹拍照、上車插隊……激發(fā)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開展口語交際的興趣,使其主動進行表達。這些從學生認知出發(fā)創(chuàng)設的情境,激發(fā)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2.還原生活片段
在引導學生回憶情境的基礎上,教師設置了一條情境主線,以表演形式還原生活片段:到外面旅游的時候,聽從父母的吩咐拿著各種袋子搶座位,但最后又讓出了好不容易搶來的位置。這個生活片段一下子拉近了交流的話題和生活的距離,教師以此引導學生以口語的形式將角色行為背后的原因表達出來,從而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靈活運用。
3.表演填補空白
教師讓學生通過想象、交流,找出讓座的原因,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需要幫助的同學展開關于讓座的互動,以表演填補空白。
通過創(chuàng)設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的情境,學生模擬體驗社會活動,在辨別是非中,激發(fā)交流的興趣,繼而口述暑假生活中的所聞所感,提高交際的興趣。
(二)基于文本資源,讓口語交際具有層次性
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說的,口語交際教學要具有反思性,即不需要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學會的交際內容和技巧,而是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口語交際中表現(xiàn)出缺陷,但他們又不認為存在問題的方面。
比如《名字里的故事》一課,該課討論的是一個學生特別感興趣的話題,他們都有話說,卻不一定會說,說的時候可能條理性不強,不能抓住特點。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了。
1.讓學生明確講有要求
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明確講的要求:先講自己叫什么名字,接著講名字的含義,最后講名字的來歷,按照這樣的順序講清楚。
2.讓學生明確聽有回應
在明確聽的要求時,教師讓學生先觀看采訪視頻,然后自由表達,說說在聽的過程中該怎么回應,最后梳理出“有禮提問”“表達看法”“微笑贊許”“眼神鼓勵”這些禮貌回應的方式。
3.讓學生明確評有依據(jù)
小組合作交流時,教師出示生動表達的評判標準。
[講清楚 禮貌回應 聲音響亮 口齒清楚 語速適中 按順序說 有禮提問 表達看法 微笑贊許 眼神鼓勵 ]
以上教學以范例作為扶手,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生動表達、有條理表達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很重要。如果教師只注重交際帶來的表面熱鬧而忽略口語訓練的實質,口語交際教學就失去了其作為語文課程重要構成的本體價值。
(三)優(yōu)化課堂活動,讓口語交際具有真實性
王榮生教授說過,目前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在于“過分日常化”。不能將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簡單地搬到課堂上,那樣的口語交際實踐是沒有意義的。
以下是三年級上冊《請教》一課。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模擬請教的場景。
甲:鄰居小輝借了我的足球一直不還給我,怎么辦?
乙:告訴他的老師,叫老師幫你去要。
甲:真是一個好辦法,謝謝!
乙:不用謝。
一來一回,寥寥幾句,交際完成。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真的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解決嗎?教材中獨立安排的“口語交際”評價標準是什么?筆者認為,評判口語交際課成不成功,最樸素、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上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得到提升。如出現(xiàn)上述情境,那就必須質疑這節(jié)課的價值了。面對這樣的內容,教師需要有意地為學生設置一些“坎兒”,逼著學生去動腦筋,去想辦法。
1.交際第一坎:改變人物的身份
在真正的交際情境中,交際雙方的身份確認尤為重要。要想提高請教成功率,還得找對人。教師可以做這樣的假設:“假設你請教的人是(班長、你的同桌、你的好朋友、曾經(jīng)和你鬧過別扭的人),你該怎么向他請教?”
身份的轉變會把學生帶入不同的情境,他們要學會及時調整語言,思考如何通過提問、概括、舉例來幫助對方理解說話內容,還得學會及時應對。學生的交際能力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提升的。
2.交際第二坎:轉化請教的結果
既然是請教,對方想出來的點子就不一定有用。如果請教未果怎么辦?處理這種情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際環(huán)節(jié)。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又該怎么辦?學生就要考慮換人商量等策略。
通過這樣的應變訓練,學生明白在交際的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敢于面對挫折,要善于思辨。所以說,口語交際絕不只是“能說會道”,更是要從活動中孕育出應對智慧,形成交際素養(yǎng)。
(四)立足社會實踐,讓口語交際具有延伸性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僅靠課堂訓練是遠遠不夠的,社會才是真正展現(xiàn)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舞臺。
例如,教學口語交際課《名字里的故事》時,教師可以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訪談調查,在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一系列的采訪調查,讓學生在你來我往中不斷深化交際,全面呈現(xiàn)口語交際最本真的價值。最后鑒賞品評,學生從名字中看到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化以及文化的傳承。
當然,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xiàn)的。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建多種情境,設計多維度交際話題,把口語交際實踐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在實戰(zhàn)演練中培養(yǎng)出落落大方、談吐文明、善于交際的小公民。
參考文獻:
[1]萬春花.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0).
[2]徐霖藝.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之我見[J].語文天地,2018(6).
[3]劉麗娟.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4]楊振奎.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甘肅教育,2018(9).
[6]黃芙蓉.口語交際課怎么上才有實效[J].小學語文教學,2019(17).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zhèn)小學 ? 20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