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麗玲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農村從事教育已經十七年了,也帶過許許多多的班級。在這十幾年間,既收獲過喜悅,也遇到過許多煩惱的事情。作為班主任,最煩惱和頭疼的是班里的后進生,他們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是常常給班級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好后進生轉化的工作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后進生的轉化,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的動力呢?在工作中,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與總結。我通過自身的一些教學實踐,獲得一些經驗,在這想與大家分享與探討。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jù)我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發(fā)現(xiàn),后進生是一般學習習慣較差,導致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首先培養(yǎng)后進生對老師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作為班主任,每天早上早讀前我都堅持到班級走一圈,一來是了解班級學生到校情況,二來我要跟班里的幾位后進生打招呼問好,老師打招呼的同時學生也必須向老師打招呼;接著培養(yǎng)后進生對同學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同學間見面要學會互相問候,當后進生得到同學的幫助時要學會說謝謝。最后培養(yǎng)后進生會學會認真聽課的好習慣。文明禮貌的習慣培養(yǎng),使后進生的心扉慢慢打開,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更加信任和信賴老師。
二、用愛心開啟后進生的心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的至理名言;“捧著一顆愛心來,不帶半顆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對教育的愛的理解,可見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出發(fā)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老師關注。這就要求教師用愛心滋潤他們的心田,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產生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力量。2014年春學期,我剛接了一個新的班級,有一個叫黃東的學生,思想品德惡劣,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隨奶奶生活,奶奶每天要干很多農活,根本沒有過多的精力管理他的學習和生活。久而久之,這孩子養(yǎng)成很多惡習,喜歡撒謊、打架、拿別人東西等。了解情況后,我不體罰學生,對于這樣的后進生我始終胸懷一顆“愛心”去感動他,把他的座位調到第一位,上課留心觀察他,并喊他回答問題,下課找他談心,經常鼓勵他好好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正直的人。經過一年的教育,這孩子的成績比原來進步了,使他從思想上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并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每次考試都能達八十分以上。在后來的學習中,黃東學會了與老師交流,也會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了我。其實教師愛后進生,就是關愛他們的生活與學習。愛是一種力量,它能消除后進生對教師的戒備心理和逆反心理,能恢復或建立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人由衷的關懷,這就是教育才有的血和肉?!币虼岁P愛后進生,并且給予尊重和理解,是打開他們心靈的一把鑰匙,它能使老師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進行對話,情感的交流。
三、用賞識樹起后進生的自信
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需要教師的賞識,賞識是師愛的表現(xiàn),而后進生由于缺失了來自家庭的關愛和教育,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認真,擾亂課堂秩序,課后不完成作業(yè),成績不夠理想,從來產生一種失敗者的心態(tài),有自卑感,如果他們得不到及時的幫助與鼓勵,就會無所適從自暴自棄??突f過“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因此,教師對這些后進生更應該真誠的贊美和鼓勵,以此來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
1.以“表揚和鼓勵”為契機,賞識后進生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那么如何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呢?首先,我們應該堅信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當然也都有缺點,這是一個最基本性的評價。其次,教師要擁有一雙善于捕捉“閃光點”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留守學生身上的才能,千方百計的挖掘后進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然后用欣喜的眼光,愉悅的心情,發(fā)自內心的贊美之詞鼓勵他們,肯定他們每一點進步。教師看上去幾句普通的話語,卻能激起學生心靈上的感應,使他們產生一股向上的動力,對他們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創(chuàng)造一鼓勵性的環(huán)境,給后進生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和要求。
2.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施賞識教育
課堂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做到正確地認識學生,評價學生,并逐漸的形成“賞識教育”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模式。后進生自卑,敏感等心理,在課堂中不敢發(fā)言,不敢大膽的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學習效率低,針對這種情形,我在課堂上總喜歡提問一些后進生,只要有同學舉手,我都會用燦爛的微笑,鼓勵的眼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話。說錯啦了我也不生氣,用寬容的態(tài)度表揚他能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錯了跟老師把正確的答案讀一遍。親切的話語,愛鼓勵,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觸動,錯誤得以改正,從而幫助他們掃除學學習障礙,改進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四、為后進生確立目標
后進生不論是知識的掌握,學習的效率,還有學習的積極性都是比較落后的,因為他們在學習上沒有明確的目標。作為班主任工作,我從班級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建特色的“一根棒棒糖”班級管理體系,在班級內實施“一幫一”,即一個優(yōu)等生對一個后進生的互助活動,進步了就能得到一根棒棒糖的獎勵;“一盯一”,即一個小組盯一個小組,先進的小組每人一根棒棒糖的獎勵。比學習、比紀律、比清潔、比體育等。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一種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帶動了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
用愛心澆灌,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斷努力與探索下,后進生轉化的工作會做得更好,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將來能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