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一
美股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長達11年的大牛市,步入熊市。而從最低點扭頭向上,以漲幅20%再度進入技術牛市,也僅用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
股市有一鐵律,跌幅深,跌得快,反彈則強,牛熊轉換也快。新冠病毒引發(fā)的全球股市大崩盤,再次證明了這一鐵律。
美股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長達11年的大牛市,步入熊市。而從最低點扭頭向上,以漲幅20%再度進入技術牛市,也僅用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美股四大股指,道指、納指、標500和費半,分別于3月23日、18日已見底向上,目前均已漲幅20%以上,全部進入技術牛市。
美股是如此,眾多其他股市也是如此。
僅以滬深兩市可用人民幣交易的海外ETF為例作觀察(截至4月17日)。如整體弱于美股的歐股和日股,德國30(代碼513030),3月23日創(chuàng)下本輪熊市的最低點后,以漲幅24%進入牛市。日經(jīng)ETF(513520),在3月23日創(chuàng)下最低點后,也以漲幅20.9%進入牛市。
美股的分類指數(shù)ETF似乎表現(xiàn)得更好一點。如標普醫(yī)藥(161126)、標普科技(161128)和標普生物(161127),先后于3月23、24日創(chuàng)下本輪熊市低點后,也以20.9%、20.3%和21.2%漲幅再度進入牛市,完勝A股四大指數(shù)ETF,以及熱門的分類ETF。
原本以為A股大跌會被海外資金抄底,其實,同樣是做一個抄底操作,抄了海外的底,均比A股強許多。薅羊毛外國機會比國內(nèi)多。
有數(shù)據(jù)才有真相。A股四大指數(shù)ETF,上證50(510050)、深成指(159903)、滬深300(510300)和創(chuàng)業(yè)板(159958),分別于3月19日、2月25日、3月19日、25日創(chuàng)下本輪下跌的低位后,截至4月17日上午收盤,分別上漲了11.3%、9.3%、9.7%和12.6%,均輸給滬深兩市之中的海外ETF。
一些代表新經(jīng)濟的熱門ETF,輸?shù)酶?。如半導體ETF(512480),2月26日創(chuàng)出高點后,在3月30日創(chuàng)下股價低點,跌幅34.8%,由牛轉熊,而后反彈至4月17日,漲幅為11.8%,仍沒有走出熊市。又如芯片ETF(159995),從2月25日高點跌至3月30日低點,跌幅37.4%,由牛轉熊,而后反彈至4月17日,漲幅15.7%,還在熊市之中。
再如5GETF(159994)從3月3日高點跌至3月30日的低點,跌幅27.6%,由牛轉熊,而后反彈至4月17日,漲幅11.1%,依舊沒有走出熊市??梢?,抄底A股的,均不如抄底海外的;抄底海外的,又不如抄底美股的。
美股在技術上入熊快,入牛也快,這與美股的大市值科技股或科技領導股在牛熊迅速轉換的行情中,漲多跌少、屢屢創(chuàng)出股價新高相關,也就是與A股投資人十分通曉的領頭羊股票一路新高相關。
11年牛市的美股造就了“尖牙股”的領頭羊概念----FAANG,即五大高成長大藍籌股:臉書(FB)、蘋果(AAPL)亞馬遜(AMZN)、奈飛(NELX)和?谷歌(G00G)。在此輪美股牛熊、熊牛的大轉換中,尖牙股也暴跌不止,但亞馬遜、奈飛,竟然迅速收復失地,超越相關指數(shù),一馬當先,均在4月16日雙雙創(chuàng)出股價歷史新高。
亞馬遜自此次暴跌的低點,大漲51.35%,市值高達1.2萬億美元,已是阿里加上騰訊的市值。奈飛同樣自低點上漲了55%。相比之下,A股和中概股的3只巨無霸,茅臺、阿里和騰訊,此次自低點向上反彈至亞馬遜、奈飛創(chuàng)出新高日,漲幅分別為28%、25%和28%,雖跑贏指數(shù),但均未創(chuàng)出歷史高點,再次說明當下全球強勢市場依然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