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燕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蒲州街道上莊小學 浙江 溫州 325000)
情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據了核心地位。在危急時刻,人的情緒高于理性,并且在思維和行動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當人們面臨危險、屢遭挫敗時,僅靠理智不足以解決問題,還需要情緒作為引導。在任何時候,人們都不應該忽視情緒的力量,情緒是與生俱來的,但恰當地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卻是后天學習的結果。善于管理情緒可以使我們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正確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并理解他人的情緒可以讓生活順風順水;錯誤表達自己的情緒,忽視甚至誤解他人的情緒,就可能招致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情緒能力尤為重要。
而繪本的故事短小單純,像久遠的傳說,讀過之后,會產生立即告訴別人的沖動。這樣的圖畫加上這樣的故事,就成了創(chuàng)意獨特、想象新奇、個性鮮明、生動有趣的繪本。為此,筆者思考:在為孩子進行情緒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一個美妙的童話或故事的作用,遠遠勝過長篇大論的道理。同時,繪本還能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促進孩子的情緒情感、個性心理特征的發(fā)展。本文將從學?;顒臃矫嫒胧?,談談借助繪本媒介,提升低段孩子情緒能力的實踐探索。
1.1 現狀觀察:小學低段學生,大約是6-7周歲,這個時期他們的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全,所以在控制情緒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弱。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變化無常,容易疲倦;行為動搖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沖動和特別敏感;對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都很強烈。同時,感情容易激起和爆發(fā),不善于控制,不考慮行為后果,雖已能從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動搖。
1.2 預計后果:兒童進入小學階段后,實踐活動領域逐漸擴大,情感體驗內容不斷豐富,積極健康的正面情緒和消極的負面情緒也隨之產生。一個人有各種情緒的表現是正常的,但如果長期出現消極情緒或情緒不穩(wěn)定,則會影響這個人的身心健康。小學生消極情緒的表現多種多樣,如:自卑、冷漠、消極、厭學、嫉妒、驕傲、放縱、恐懼、憤怒等。這些消極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消解,會聚集發(fā)展成為情緒問題,嚴重者會惡化為情緒障礙,嚴重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2018年,學校課程《繪心童行》初步實施,它是我校1+X的課程體系下,“X”拓展課程中“文明禮儀”課程群中的一個課程。它是低段語文學科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德育拓展性課程,它分成三個模塊,分別是認知德育、人際交往、親情體味。每個模塊主題指向一個學習目標,分別是“悅納自己”、“悅納親人”、“悅納他人”。課程安排都是在“悅納世界、責任擔當、身心健康”主旨的引領下,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實施中,筆者發(fā)現繪本在心理輔導課中可以實施,而且對孩子的消極情緒的管理很有幫助。
2.1 理論支撐,鋪開實施。閱讀治療技術是表達性藝術輔導中的一種治療技術,它是指在接受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以當事人的日常生活行為、生活處事的態(tài)度以及人生成長的問題相關主題的文學作品為媒介,在閱讀思考討論交流中釋放自己的情感,改變自己對問題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以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陂喿x治療的繪本閱讀即以繪本為媒介,當事人在專業(yè)人士的協(xié)助下促進心理健康,走出心理困境,獲得個人成長的心理力量。有了以上理論的支持,筆者并大膽地在學校里開展了繪本走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研究。
(1)為孩子們營造了舒適、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
①在班級閱讀區(qū)里,有數量豐富,內容適合低段學生年齡的經典繪本,孩子們隨手可以取放。其次,在培養(yǎng)孩子自主閱讀行為中提供適宜的支持性行為。如,增強孩子愛護圖書的意識,書是我們學習的朋友,要和同伴商量交換書,不搶、撕、踩繪本,破了用膠帶等工具修補繪本。在閱讀中,教師做孩子閱讀的伙伴,當孩子遇到疑問,適時給孩子一些指點和鼓勵。在良好閱讀氛圍中,激發(fā)了孩子閱讀興趣,幫助孩子初步掌握閱讀圖書的技能,使更多的孩子更好地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②從大量的繪本中精心截選了許多幅有關心理知識的精美圖畫,制作成寫真圖片,展貼在“舒心園”的大廳、走廊、樓梯、柱子等醒目的墻上,供孩子們閱讀。各班心理委員以“競標形式”來承擔“好書分享區(qū)”,展貼出自己對繪本的解讀、反思,從中悟出的心理常識。
(2)推薦繪本閱讀書籍,系列推進。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認為:“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繪本和孩子們一起閱讀,既有助于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化發(fā)展,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蹦敲矗趯W校里,老師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繪本供孩子們閱讀,也有一樣的效果。精選合適的繪本教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并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自我激發(fā)、自我覺察、自我完善、自我調適、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確保學生知情意行的協(xié)同發(fā)展,實現心理健康核心輔導目標。
下面以情緒管理方面的內容為例,編排成低段我校自己的心理教材《舒心園》閱讀輔導系列:
輔導主題輔導目標推薦繪本了解情緒多樣性了解情緒的多樣性,認識自己的多樣情緒。給低段孩子情緒方面的啟發(fā),幫助孩子們塑造良好性格?!对僖?壞脾氣》、《寶貝,別害羞》、《寶貝,別生氣》、《別說我是膽小鬼》、《親愛的,不煩不煩》、《親愛的,你也很棒》調節(jié)消極情緒認識消極情緒,了解消極情緒帶來的危害,以及初步掌握調節(jié)或消除消極情緒的方法?!渡鷼鉁?、《我好生氣》、《菲菲生氣了》、《我的情緒小怪獸》、《愛發(fā)火的克洛蒂》、《驕傲自大的盧卡斯》、《公主與牛仔》培養(yǎng)積極情緒認識積極情緒,了解積極情緒的重要性,以及初步掌握培養(yǎng)積極情緒的方法?!段液芸鞓贰?、《我不會害怕》、《不是那樣是這樣》、《改改壞脾氣》、《小雞快跑》、《蜈蚣在哪里》
2.2 根據消極情緒的分類,分別借助不同的繪本,提升低段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低段孩子容易碰到不被理解、被冤枉、受人欺負等等情況,此類情況出現時時,他們就會憤怒。這也就是我們說負面情緒不是壞事兒的原因,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情緒去找到情緒背后的原因,之后幫助孩子去處理,從而幫助孩子消解消極情緒,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1)生氣情緒如何利用繪本進行消除。繪本《生氣湯》以故事中主人公霍斯生氣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為線索,了解霍斯生氣的原因和表現,借助媽媽煮湯的方式幫助霍斯消除生氣所產生的消極情緒。在課堂上,利用繪本中人物的事例:借助媽媽煮湯的方式幫助霍斯消除生氣所產生的消極情緒?!吧鷼鉁被顒淤N近情緒實際生活的真實體驗,體察情緒的內心感受。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讓低段學生體驗生氣、幫助霍斯消除生氣等環(huán)節(jié)讓低段學生感受到生氣是正常的情緒體驗,并運用不同的宣泄方式進行消氣?;顒又凶畲蟮膭?chuàng)新是能把音樂中的節(jié)奏融合其中,讓低段學生擁有節(jié)奏的語言把各種宣泄的方式表現出來,從示范—看圖總結—小組創(chuàng)編—個體創(chuàng)編,難度層層遞進,頗受孩子的歡迎。整個活動孩子積極投入,在輕輕松松中學會了讓自己消氣的方法。整個活動心理輔導目標明確:閱讀繪本,在猜猜說說演演中理解故事情節(jié),知道生氣是正常的情緒體驗,積極交流排解生氣的方式。
(2)嫉妒心理如何利用繪本進行自我調節(jié)。繪本《我好嫉妒》圖/文[美]斯佩爾曼,翻譯:黃雪妍。這冊書描寫了一件件讓熊寶寶感到嫉妒的事情:媽媽疼愛妹妹、自己的好朋友跟別人玩、別人得到好東西、同學表現比他好……他說出了心中的感受:“嫉妒是一種刺刺的、熱熱的、討厭的感覺?!痹诖笕说膸椭拢軐殞毎l(fā)現嫉妒人人都有,于是他開始尋找讓自己不再嫉妒的方法。原來,嫉妒可以用很多的方式排解:可以說出自己的需要,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可以加入大家玩耍的行列……換個想法和做法,心情就不一樣了,嫉妒的感覺沒有了,熊寶寶又高興地玩去了。
在閱讀繪本中,我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你有沒碰到過類似的讓你嫉妒的事?在班級分享中,在思考與交流中產生認同,凈化。學生對故事中人物產生移情,放下自己的角色,走進故事人物的情節(jié)發(fā)展,站在故事人物的角度,去觀察、聆聽、思考和感受人物情緒情感的變化,體會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關系,覺察故事人物的情緒情感對人物關系的影響。低段孩子從熊寶寶的身上學到了:我不再去想別人都擁有什么,或是別人都能干什么,我去想我該擁有什么,我能干什么。嫉妒的感覺沒有了,我又快樂起來了。
(3)情緒的多面化,如何借助繪本進行自我察覺。繪本《再見,壞脾氣》,文:布萊恩·摩西 圖:麥克·戈登。此繪本再現了低段孩子情緒的生動寫照,通過六只可愛的小恐龍,表達低段孩子面臨的情緒。如生氣、嫉妒、憂慮、害怕、害羞等,給低段孩子情緒方面的啟發(fā),幫助孩子們塑造良好性格。除了《再見,壞脾氣》中格雷西,這套書里,還有以下五個小寶貝:《寶貝,別害羞》中蘇菲、《寶貝,別生氣》中安娜、《別說我是膽小鬼》中的塞繆爾、《親愛的,不煩不煩》中威廉、《親愛的,你也很棒》中的賈馬爾。
在課堂上,我特意挑選了第一本《再見,壞脾氣》的繪本,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里講述的是小恐龍格雷西脾氣不好,一天到晚牢騷不斷,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扔掉了壞脾氣的事情。故事閱讀結束,我們和低段學生一起討論:“如果生氣了,能不能亂發(fā)脾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式來克服壞脾氣?”小朋友們嘰嘰喳喳的開始發(fā)表意見:“我會躲起來”、“我會不說話”、“我會靜一靜”,“我會皺皺眉”等等。最后我們共同總結:“我們在學校或家里都可能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要用積極的方法來釋放情緒:“我們可以唱唱歌,可以和小朋友手拉手,可以跟著音樂跳跳舞,可以坐在位子上安靜一會”等等。從恐龍格雷西的身上,孩子們鐳射了自己的生活中的行為,進行糾正與調節(jié)——我們要把鬧別扭、發(fā)火、扔東西、不吃飯等壞脾氣統(tǒng)統(tǒng)扔掉,做快樂的小朋友。
在本次借助繪本進行輔導的過程中,我采用了閱讀+應用,當低段孩子產生新的觀念后,在頭腦中產生新的行為模式,對自己塑造新的形象,構建自己的生活場景和行為態(tài)度。他們在真實情景中探索行動,將自己的領悟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低段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他(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時候,我們不能掉以輕信、聽之任之,要加以正確引領,通過這個繪本的閱讀,引導他們,認識和察覺自己的多種壞情緒,認識到不但要扔掉壞脾氣,還要扔掉壞習慣,讓每一天都過得快樂,讓每天都過得更好。
盡管我們對繪本的了解與閱讀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圖書,是低年級孩子閱讀經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繪本的構成要素一是圖畫,二是故事。繪本的圖畫形式多樣,有素描、版畫、油畫、水彩、拼貼等等,其中不乏大師的作品,而孩子們讀圖的熱情和不斷發(fā)現的樂趣,會讓你見識到什么叫“百讀不厭”。在心理輔導課堂上,如何更好地使用繪本,利用那些圖、文?我們可以根據繪本的內容呈現出進行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課堂。
3.1 情境式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在情境中體驗、感受,這種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歡的,符合情緒好動的年齡特點,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例如繪本《再見,壞脾氣》,主角是一只壞脾氣的小恐龍名叫格雷西,同時她也是一位小女生。女生應該快樂、優(yōu)雅,或者調皮一些也是可以的,可格雷西偏偏是個壞脾氣,整天抱怨個沒完。這讓她的面部表情看起來很緊張。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孩子進入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小恐龍格雷西和恐龍媽媽,一起表演小恐龍和媽媽之間的對話。如下:
恐龍媽媽:你難道就不能當一天微笑的格雷西嗎?恐龍格雷西:我很想當微笑的格雷西。恐龍媽媽:微笑的格雷西,遇到以上的事,她會怎么做呢?恐龍格雷西:……
(這一次格雷西沒有發(fā)脾氣,而是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這一笑,讓她變得可愛又美麗!)
這個故事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平日里孩子們發(fā)脾氣時的樣子。閱讀時,角色發(fā)生了奇妙的轉變:格雷西是發(fā)脾氣的當事人,而在讀故事的孩子變成了旁觀者!這時,教育的作用產生了。我指著格雷西問孩子們:“格雷西漂亮嗎?”孩子們搖了搖頭;我又問:“你喜歡她嗎?”孩子們又搖了搖頭!我心中竊喜:真好,能認識到這兩點就足夠了。
3.2 活動式教學。心理健康課是以孩子的活動和體驗為主的,因此可以在繪本賞析后,增加一些活動進行拓展。例如,繪本《我好生氣》中,蘊藏著一個很樸素又很偉大的真理:生氣是可怕的,大自然可以安慰憤怒的情緒。因此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掌握這一認識。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在故事結束后,把孩子分成幾個小組,讓孩子一起小組合作完成活動一:“菲菲在干什么,她跟大猩猩都玩些什么游戲呢”(出示第1副圖),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描述菲菲與大猩猩的假想世界,體驗玩耍時的快樂?;顒佣航憬銇砹耍l(fā)生什么事情,(續(xù)出示第2、3、4幅圖)哼~這下菲菲可氣極了~菲菲氣成什么樣了?鼓勵學生仔細看圖,模仿生氣的菲菲。活動三:出示圖13:菲菲坐在高高的樹上。指導看圖,展開想象:她看到什么,還會聽到什么?(海浪聲、海鷗叫聲、鳥叫)她甚至聞到了什么味道,這個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此時她,會在想什么?讓低段學生展開想象,在自我交流中,發(fā)現繪本中蘊藏著的真理:生氣是可怕的,大自然可以安慰憤怒的情緒,從而提升了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3.3 延伸式教學。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在提升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如教師引導大聲讀,讀后感悟;學生自讀自悟;讀后角色扮演中領悟等等。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
例如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是一本繪本立體書,作者是西班牙的繪本作家 安娜·納耶斯,她曾經接受過分析心理學培訓,并獲得藝術治療碩士雙學位,這些經驗對她后來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幫助。該書是她創(chuàng)作的第一本繪本,也是最知名的一本。她既是這本書的文字作者,也是插畫作者。在課堂上與孩子們閱讀繪本中,一起認識不同顏色的小怪獸,做動作做表情,感受自己不同的情緒,從而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管理自己的情緒。而后,活動延伸:制作自己的情緒小怪獸,可以是你自己的小怪獸,也可以是你討厭的情緒小怪獸。(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卡)
最后,進行交流。自己這個情緒小怪獸是在什么情況下或遇到什么樣的事情時出現的。如果是現在,你還會這樣嗎?
在這節(jié)心理輔導課上,低段學生既認識了多種情緒,又初步掌握了調節(jié)情緒的一些方法。一開始滿身混亂顏色的小怪獸,通過書中的小女孩的指引用干凈的玻璃瓶分裝不同顏色的情緒,慢慢理清了自己混亂、迷茫的情緒。低段學生在活動中他們會影響到自己,心理輔導效果潤物細無聲。正如課堂上某一學生所說:“當一個情緒被收起來了另一個又過來,那時我也不會害怕,早已經學會處理了!小小的人兒也不會被情緒所籠罩,了解了情緒就不怕它們突然出來作怪?!?/p>
總之,繪本以故事主題貼近學生生活。繪本語言非常精煉且淺顯易懂又不失內涵。小學低段的孩子們能夠借著圖所表現出來的情境,這樣孩子較容易進入繪本的世界,深入到繪本所描寫的故事中人的悲哀和喜悅中,進而理解故事包含的深刻的涵義。本文通過精選的心理知識相關的繪本進行閱讀,幫助學生認識情緒的多樣性;通過心理繪本的在心理輔導活動課上的引用,從而提升了低段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并通過以繪本為媒介,進行情境、活動、延伸拓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初步掌握消極情緒的調節(jié)方法及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方法。心理輔導活動課在繪本下探出一條新路子,讓低段學生在閱讀繪本中自我激發(fā)、自我覺察、自我完善、自我調適、自我發(fā)展,情緒管理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為學生幸福將來奠定幸福的基礎。
“股神”巴菲特在談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時說,他的成功并不是因為高智商,而是因為對情緒和理性的控制力。不要忽視自己的情緒,每一種情緒背后都蘊藏著強大的力量。在對孩子們進行情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一名一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那是職業(yè)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