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馨
摘要: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兩者的教學范疇有所不同,但其教學都對學生精神和心理層面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本文主要以“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首先分析了兩著的辯證關系及融合發(fā)展困境,然后探討了兩者的融合發(fā)展路徑。
關鍵詞:高校美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1;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261-02
一、前言
高校美育課程,是一門關于美育的基本理論課程。其主要針對文學藝術的基礎知識進行梳理和講解,并培養(yǎng)學生對各類文學藝術樣式及題材的鑒賞能力,通過拓展學生知識及視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注重學生“立德樹人”,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可以說兩者存在一定的契合之處,對兩者的融合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
二、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辯證關系
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兩者在教育教學目標上存在一致性
高校美育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對各類文學藝術作品的鑒賞、觀摩和理解等,形成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并進一步深化思想境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的哲學學習和政治素養(yǎng)培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念的教學過程。雖然兩者的教育方法和教學途徑存在差異,但從根本上來說,兩者的教育目標存在一致性,都是通過高等教育的形式,實現學生思想觀念的感悟和提升。高校美育教學,注重學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其以“美”為綱,從學習美、體驗美、深化美、創(chuàng)造美到傳播美,無一不是高尚的思想追求。從這一層面來講,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正確三觀等思想道德追求,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兩者在教育教學內容上存在相關性
高校美育教學,是以“美學”為主要內容和切入點,追求的對美的欣賞和感悟,并將這種感悟融入到人格塑造之中。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則是以價值觀念、道德培育等為主要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實踐,從而塑造人格的一種教育活動。兩者在教學內容方面都具有人格塑造的方面,且都注重“榜樣的力量”,通過“美學榜樣”或“道德榜樣”,激勵著學生對美好情感的向往,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得到思想素質和人文素質的提升四。此外,兩者都是文科類學科,具有一定的文科類共性。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強調“理性”,具有科學嚴謹的理性之美;高校美育強調“感性”,具有及激昂起伏的感性之美。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了人類的完整情感體驗,缺一不可。
(三)兩者在教育教學功能上存在互補性
高校美育教學,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將“美學”教育延伸到了思想教育范疇,并通過美學載體的運用,形成思想層面的感悟與價值提升。這些都對高校階段的育人工作意義非凡。美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感受美丑,讓學生在鑒賞及創(chuàng)作文學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形成思想道德層面的正確認識,這也是美育教育的功能化體現之一。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則主張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使其參與者形成相應的思想道德觀念,在高校的思想道德的功能,在于追求“真*善”一體的道德述求,若結合“美”的形式,能有效促進思想道德教育的實踐,便于學生的感悟和學習羽。因此,可以說兩者在教育教學功能上存在互補性。大學生在美育教學中,能逐步發(fā)現美、感受美,并隨之培養(yǎng)出開闊的心胸、平和的心境,并最終促進高尚人格的形成,而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題中之義。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擁抱“美育”的形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真*善”道德品質的追求。
三、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困境分析
(一)兩者的教學體系存在相互獨立的特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需要寓教于樂的實踐活動,才能促進教學效果的實現。而將美育融入其中,能利用其美學多樣性豐富教學實踐,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單一與僵化。但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存在部分“片面認知主義”現象,并直觀認為“有了道德認知,就必然會轉化為道德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價值判斷,忽略了審美情感的建立,并將“美育”的融合教學導向表面化。而在高校的美育教學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指導的情況也十分普遍,不少教師過于強調書本知識的教學,而對思想教育的重視不足,對學生的品德形成與行為教育,也缺乏引導。使得美育教學無法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協(xié)同效應。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兩者的教學過程彼此孤立
高校的美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發(fā)揮提綱挈領的作用。美育教學過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長期存在,也由此造成美育教學過程中,灌輸式教學、訓導式學習的問題,也屢見不鮮。學生成為美育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知識接受者的形象,因此也難以受到美學的感染和熏陶、實現思想境界的提升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對美育融合的忽視。不僅思想政治目標缺乏“美育”方面的設計,而導致思想政治教學的枯燥乏味,學生認同感低下,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缺乏“美育”的建設,導致只重視知識認知培養(yǎng)而忽視了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當前高校就業(yè)率的競爭,影響了教學方向的變化,使得學校更加偏重就業(yè)技能和應試技巧的培育,而忽視了在思想教育層面上的教學,其中的“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則缺乏相應的歸納與融合,使教學工作停留在了表面。
(三)兩者的教育環(huán)境缺乏協(xié)同
無論是美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都無法避免環(huán)境的影響。由社會、學校和家庭所組成的環(huán)境因素,會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建設,造成負面影響。在社會層面,由于各種不良社會思想的存在,往往會對學生的價值判斷和思想行為產生負面影響,最終使得學生思想出現偏差,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也會對美育的感悟升華形成了阻礙;在學校層面,部分學校過度追求“理工科目”的技能培養(yǎng),忽視的人文主義的相關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相對滯后,直接影響了與之相關的文科類教學;在家庭層面,很多家長迫于生存壓力,無法集中精力對孩子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終也影響了學生的人格塑造。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因素,都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若無法從三個方面共同促進,就會大大降低教育的協(xié)同性,影響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融合效果。要促進高校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教學,就必須從整體出發(fā),讓學生從各個環(huán)境中樹立道德和美學榜樣,從而讓學生的實踐中獲得教學效果的提高。
四、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學路徑
(一)落實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fā)展理念
高校要積極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在正確認識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積極落實兩者的融合教學,推動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發(fā)展。其主要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其一,美育中樹立思想道德建設目標,避免美育教學流于形式。在美育教學過程中,要將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為美育教學目標,從而完善美育的素質教育⑤。
其二,高校要強化對美育的教學投入支持,并以“美育”為目標,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為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
其三,要促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協(xié)同工作。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美育教學的指導作用、美育教育對思想政治教學的促進作用等,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并進一步深入挖掘兩者的融合思路,促進融合實踐的有效性。
(二)完善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融合
關于兩者的內容融合方面,主要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其一,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學思維”指導美育教學實踐。在美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發(fā)現美、體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通過現象看到事務的本質(現象與本質),并將之應用于實踐中(理論與實踐),從而幫助學生通過豐富的實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其二,利于美育中的“美學思維”,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在美育教學中,“美”的存在主要以自然美、社會美、形式美等多種形式存在,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美育”教學,就需要積極利用“社會美”中的榜樣力量,和“形式美”的啟發(fā)意義,促進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讓學生的感受美的工作中完成學習實踐。
(三)營造良好的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育氛圍要營造良好的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育氛圍,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方面的共同推動。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美育”環(huán)境。政府要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真、善、美”的社會環(huán)境,并積極整頓網絡環(huán)境和校園周邊環(huán)境,從而讓美育獲得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其次,要優(yōu)化校園“美育”環(huán)境。高校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工作,要在思想政治教學指導下開展,從而樹立積極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的校園風貌,為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育,打下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基礎。
其三,建設家庭一學校聯(lián)動平臺。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強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推動“校家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教育工作,引導家長優(yōu)化家庭教育細節(ji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這也給兩者的融合教學打下了基礎。高校要積極把握兩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良好的理念整合、內容構建和環(huán)境優(yōu)化,促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學發(fā)展。
注釋:
①趙潔.美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意蘊和價值彰顯[J].現代教育科學,2019(12):45-49.
②張冬月.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深度融合重要意義及現存問題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84):199-200.
③楊錚.美育在高校大學生人格教育中的滲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81):351-352.
④李紅亮.美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9):88-89.
⑤蔣建輝,黃向陽.以美育德:淺論高校思政教育中審美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9(37):35-37.
⑥陳淑芬.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探析[J].教育觀察,2019(2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