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梅 胡麗麗
【摘 要】 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強化治療方法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急診內(nèi)科的58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每晚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觀察組每晚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結(jié)果: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降低(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阿托伐他汀強化治療能更好得抑制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斑塊局部的炎性反應。
【關鍵詞】 阿托伐他汀;強化治療方法;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是一種由于冠脈粥樣硬化斑塊侵襲或者破裂,導致不完全或者完全閉塞性的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綜合征,主要包括急性非ST段抬高性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1]。阿托伐他汀口服吸收后在體內(nèi)分解的產(chǎn)物可以有助于促進心功能的恢復,避免心肌出現(xiàn)再次損害。本研究對阿托伐他汀強化治療方法對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進行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急診內(nèi)科的58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齡40~85歲,平均(57.36±14.28)歲;體質(zhì)量42~93kg,平均(57.14±13.44)kg;其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例。對照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齡40~85歲,平均(58.24±15.39)歲;體質(zhì)量42~93kg,平均(57.29±12.38)kg;其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都采取肝素、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及硝酸酯類等治療。對照組每晚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觀察組每晚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連用2個月。
1.3 觀察指標
評判治療有效率的標準如下:1)顯效:治療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癥狀消失,心電圖基本上已恢復正常;2)有效:治療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癥狀有所減輕,心電圖有所改善;3)無效:治療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癥狀和心電圖沒有改善。檢測兩組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及白細胞介素10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及白細胞介素10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降低(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斑塊發(fā)生破裂后引起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栓如果屬于非閉塞型,則會導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栓如果屬于閉塞性,則會導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機制包括:1)斑塊由于脂質(zhì)浸潤而迅速變大,或斑塊下的滋養(yǎng)血管出現(xiàn)破裂而引發(fā)斑塊下血腫,明顯加重血管的狹窄情況,引起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2)斑塊破裂,斑塊表面糜爛或者內(nèi)膜損傷導致血管痙攣,從而引起短暫ST段抬高的變異型心絞痛[3]。阿托伐他汀在治療心肌梗死、粥樣硬化、心力衰竭以及心絞痛等混合型高脂血癥疾病時,具有調(diào)節(jié)血脂、保護心血管、控制血壓和維持心率的功能。阿托伐他汀可以競爭性地抑制HMG-Co A還原酶的活性,使膽固醇的合成量明顯減少,有效逆轉(zhuǎn)粥樣斑塊以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進程[4]。阿托伐他汀可以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著縮小患者斑塊的脂質(zhì)核心面積,使斑塊的纖維帽得到進一步的加固,有效改善內(nèi)皮細胞的功能,明顯降低斑塊中巨噬細胞的數(shù)量,使斑塊可以不斷趨于穩(wěn)定,避免斑塊發(fā)生破裂。阿托伐他汀還具有抗炎性反應的作用,可以抑制多種炎癥反應因子的表達,明顯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機體內(nèi)多種血清炎癥標志物的表達水平,對炎癥反應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5]。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降低(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白細胞介素10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取阿托伐他汀20mg進行強化治療能更加明顯的抑制患者斑塊局部的炎性反應,提高療效。炎癥反應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病過程中具有較為關鍵的效果,早期強化給予他汀類藥物能減輕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機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增強動脈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強化治療能更好地抑制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斑塊局部的炎性反應。
參考文獻
[1] 梁茜,張健瑜,楊希立,等.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后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5(02):145-149.
[2] 孟祥雁,康治臣.血漿Lp-PLA2、HCY、hs-CRP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關系[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11):1916-1917.
[3] 徐風燕,張保儉,趙文麗.替格瑞洛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動脈炎性反應及心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01):73-77.
[4] 楊文典,孟志劍,丁亞楠.依折麥布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LDL-C未達標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易損斑塊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8,45(16):110-112.
[5] 韓文杰,劉恒亮.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月旨蛋白與炎性因子影響對比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20):3132-3134.